坪山高新区51.6平方公里大规划来袭!

楼讯深圳 2019-06-26 15:45 阅读 4000+

 6月24日下午,市政府召开推进深圳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以下简称工作会议),会上提出了瞄准三个“一流”做好深圳国家高新区扩区规划建设工作——培育一流的高新技术企业,布局一流的科技产业,营造一流的创新生态。

会议明确了平山高新区作为深圳国家高新区核心园区的地位,并指出了建设优质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平山的方向。

[摘要]无论从面积还是建设标准,抑或是运行机制上,坪山高新区承载深圳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


图为坪山创新广场

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

扩区后的深圳高新区以159.5平方公里的面积在全国高新区中排名第二,坪山高新区总规划面积达51.6平方公里,是深圳高新区5个园区中面积最大的园区。也就是说,平山高新区占深圳高新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为深圳高新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空间保障。

屏山高新区是全市少有的连续发展的工业用地,现在直接使用连续的工业用地为2平方公里。今后,平山高新区将把空间拓展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积极探索城市更新、空间准备、土地供应等方面,优先做好盐子湖等地区的土地准备工作。目前,我们正在努力推进“大兵团”作业的大规模工业空间维护,力争在年内释放5平方公里的优质连片工业空间。未来可开发土地的潜力将达到17平方公里。

  近期,坪山区正加快推进高新北、高新南等片区规划。其中,高新北片区面积5.36平方公里,重点打造昂鹅产业城和新能源总部基地;高新南片区面积3.9平方公里,主要以协同深圳技术大学的研发、智能制造及创新服务为主,规划打造产学研一体的田心科技城。

值得注意的是,安乐工业城和天心科技城分别是地铁14号线和16号线的创新载体,包括大量利用地铁覆盖的物业创造创新空间。

同时,在创新载体的建设中,创新广场已投入使用,生物加速器二期等多个创新载体专业园区正在加紧建设。同时,屏山推进老公园改造,鼓励和支持各单位建设创新型工业房,为科技创新项目提供更加低成本、优质、优质的发展空间。

聚焦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布局一流的科技产业。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机器人、生命健康、新材料等前沿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在高新区率先搭建应用场景,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的应用提供平台,打造新技术率先应用高地和示范地。在这些产业方向上,屏山高新区基本上都有布局。

坪山区在出口加工区拥有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生物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四个国家级“金标牌”,初步形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络。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生物医药产业以中小创新企业和原有企业为主,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技术三个子领域,聚集赛诺菲、世界500强、中医药等350多家企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充分发挥核心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打造以关键环节核心部件(集成电路)、终端智能制造和5G通信技术应用为发展核心的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主攻芯片、材料、设备及器件、整机终端生产领域,集聚了中芯国际、昂纳科技等行业知名企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深圳智能网络交通试验示范平台,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络产业的全产业链研发和制造能力,包括电池、电机、汽车、汽车等。以及完成车辆的电子控制。我们的重点是开发研发、生产、检验和测试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和材料,并聚集了许多著名的公司,如比亚迪。

规划和建设具有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起点和更高的水平

会议透露,坪山高新区将探索通过“高新区建设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运营公司”三级体系,加快建立高位推动、高效运转、专业运营的“委区共建”机制。这意味着平山高新区将以更高的规格、更大的活力和更快的效率运营。

同时,屏山高新区还将建立“1+n”宏观规划体系,具有前瞻性的视野和国际化的视野,面向荷兰的埃因霍温等世界级公园,并使屏山高新区规划具有更高的起点和高标准。

打造良好创新环境

要完善服务配套,把高新区的功能布局好,坚持交通先行、把交通组织好,把公建配套设施建好、把环境做好、把服务做好,让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人才工作生活学习感到方便、舒适和愉悦。同时,必须创新政策机制,不遵循传统的旧管理方式,运用改革思路,创新机制和现代管理方法,提升高新区管理现代化水平。

目前,坪山区已有深圳技术大学一所高等院校,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等国际名校的合作项目也已落地……创新环境日趋完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平山区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政策链得到了完善。以区委第一号案文形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屏山建设创新、加快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科技创新的战略方向。出台了“科技创新20条”系列政策,针对初创型企业,重点在人才团队、项目落户、创新创业、创新产品等方面予以专项扶持;针对成长型企业,重点在企业研发、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平台建设等创新环节上予以扶持。出台了“实体经济20条”系列政策,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原创版权归深圳楼讯,严禁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