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碧桂园不敢再赌博

好猫财经 2019-12-03 10:36 阅读 4000+


将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碧<a href=桂园不敢再赌博" inline="0">

上周五,杨国强带着一众高管,会见了来自摩根士丹利、高盛、中金、中信证券等22家投行的分析师。

会见之前,分析师们参观了碧桂园机器人实验区。想必,中午也应该吃了碧桂园炒菜机器人做的菜。

Boss杨(杨国强)上来说:机器人会颠覆传统的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未来一定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

CEO莫(莫斌)紧跟表态:只要启动了机器人这个龙头,并与主业相关联,相信机器人会在产业链上创造更大的价值。

这个语气,这个信心,和当年老贾的“生态化反”一样笃定。

博智林机器人的首席财务官左莹介绍,博智林机器人现在下设建筑机器人研究院、基础技术研究院、智能技术研究院、工程应用研究院等8个研究院,研发人员近3000人。

你要知道,Boss杨对投资银行没有什么好印象,2008年与美林对赌可转债巨亏12亿元,那简直是割肉一般的感觉。

现在又是会见,又是谈机器人,碧桂园有求于投行。得到这些国内外投行的认可,有助于碧桂园信用评级提高,从而提高投资人信心、扩大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CEO莫还表态,碧桂园明年将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和现金流管理,提升全周期综合竞争力,做到产品力、服务力和成本力的均衡发展。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

碧桂园明年开始不再是凭着老板经验做生意,而是要通过科学管理,在市场不好的时候,也要让碧桂园具有竞争力。

碧桂园的竞争力,不会仅仅是高周转,而是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控制成本都要有。

首席财务官伍碧君就很直白了,“公司一直在争取更多国际评级机构的投资级评级。保证健康的财务水平以及稳定的净借贷比率。”

如此向投行展示诚意,实属碧桂园罕见动作。CEO莫口中的全面预算管理,就是前首席财务官吴建斌力推之事。

2015年初,以吴建斌为核心的财务部门,向Boss杨提出建议:

适当加大一二线周边大型旗舰项目投资比例;重视负债率水平和境外投资比例上限管理;打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资源整合平台,期待迈入蓝筹公司行列。

吴建斌的建言,让Boss杨认为是否定自己,否定碧桂园,“大家绝不能怀疑我们的商业模式”、“大家不能怀疑我们的方向”。

两人最后不欢而散,吴建斌当时苦心运作碧桂园迈入投资级评级一事,就此功亏一篑。

在当时Boss杨心里,只想着如何早日实现500亿元净利润,卖房子回来的钱,全部投下去买地,一定要高周转,行情不好的时候就停止工程,实在不行就卖一部分项目。

这是Boss杨朴素的地产观,哦,还要最优秀的人才,全部要博士。

如今来看,吴建斌提的建议碧桂园基本都买下教训,一二线城市布局不足、海外投资遭遇滑铁卢、股价因工程事故长期低迷、转型被动。

全面预算管理本质就是现金流管理,这意味着,未来Boss杨不再可能任性的把钱,凭着经验投向自己的梦想,比如海外业务、农业,包括机器人。

此次高规格的会见,碧桂园机器人业务“博智林”只来了首席财务官左莹,难道就因为左小姐是碧桂园某高管家属?难道碧桂园职业经理人迅速转型成为了机器人专家?

当然不完全是,主要是博智林机器人处于群龙无首状态,早前从“发那科”过来的技术专家沈岗,加盟碧桂园不到一年就离职。

那时候,碧桂园回应称:沈离职是家庭原因。言外之意出生于上海的沈岗,希望离开顺德回到上海。

沈岗出门左拐,就加盟了美的集团老板何剑锋的盈峰集团,办公地点为顺德和深圳

沈岗5月离职,继任者周小天,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工程博士,在加盟博智林机器人之前,一直在博世西门子集团任职。

9月份,周小天同样离开了碧桂园。现在,常见两个高管为碧桂园机器人业务抛头露面,曾经做地产的张志远,曾经做媒体品牌的朱剑敏。

与恒大进入汽车领域一样,两年前,美的集团近300亿元并购德国机器人企业库卡集团。还在碧桂园的时候,沈岗有一次这样对外解释,碧桂园与美的集团是否存在竞争:

“现在我们与美的库卡更多是在谈合作,而不是谈竞争力,说老实话,我们现在也没有竞争能力。”

在BOSS杨口中,碧桂园机器人是颠覆行业的利器;CEO莫眼里,机器人是拉动碧桂园这架战车的“头马”;

在首席财务官左小姐的数据里,碧桂园机器人递交专利申请超过1200项,在研建筑机器人项目57个,其中26款进入工地测试阶段。

还是那句话,不要听他说什么,而是要看他在做什么。

博智林机器人那么多研究院,那么多专利,咱也不知道研究什么,咱也不敢问。通过工商注册主体,我们可以知道,碧桂园机器人板块到底在做什么。

碧桂园机器人动作最快的是机器人餐厅,在碧桂园顺德总部已经开始实验,凡是去参观碧桂园的客户,都可以在机器人餐厅吃上一顿。

半年前,碧桂园宣布将在广州CBD花城汇开出一家机器人餐厅,目前未实现。

BOSS杨之前说,全国将建设1000个机器人餐厅,每间餐厅有几十个机器人,采用中央厨房模式,菜品预制好之后,在餐厅进行二次精加工。

机器人餐饮板块的工商注册主体是“广东千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对外投资机器人餐厅工商主题“广东碧有味餐饮有限公司”,目前在广州、佛山、深圳均成立了子公司。

餐饮板块独立于“博智林”机器人之外。博智林机器人的工商主体是“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旗下有10家子公司,其中主要是四类公司。

一类是研发公司,取得了下面这样一些专利:

多功能轮椅和轮椅床、具有可升降扶手的轮椅和轮椅床、可调节形态的电动轮椅、菜品自动传送系统、一种多功能轮椅床、升降装置及运输系统。

一类是生产公司,如生产“全自动轻质墙板”、“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铝合金模板”、“PC构件”的公司,在全国均有工厂落地建设;

第三类是建筑公司,即以碧桂园宣称的建筑机器人和工业化建造方式,去承包工程业务。

这类业务碧桂园驾轻就熟,只要把所谓新技术加进去,只要总包费用压缩一点就好。目前这一公司,在四川、湖南等多个省份承接了工程业务,部分为碧桂园地产项目。

第四类便是投资公司,如“顺德机器人谷”这个产业地产项目的投资公司主体。还有医疗投资公司,估计是智慧医疗板块,目前未开展业务。

从这些落地项目来看,碧桂园机器人业务更多是为地产业务赋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需要警醒的是,碧桂园在上下游产业链上的布局,将抢占原本碧桂园供应商的市场,带来总体成本下降。

不过,在如今地产项目中,建筑安装成本早已不是大头,碧桂园机器人目前的做法,绝对带不来颠覆行业的效果。

反而,可能让碧桂园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