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城市群将呈协同增长之势

凤凰网房产 2019-10-18 08:41 阅读 2000+

昨日,在由高力国际主办的“粤港联动,睿见未来”专题研讨会上,来自深圳与香港地产领域专家共同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如何协同发展以及未来湾区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会上,高力国际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2030年展望——未来十年的机遇与挑战》报告。报告指出:鉴于未来大湾区写字楼集群主要集中在深圳、香港和广州,根据2019年—2028年经济增长预期,预测未来三地市场需求总量将达2100万平方米;而大湾区城市群之间的连通性改善也将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推动湾区经济增长。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决策,目的是在华南区打造一个世界级城市群以及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中国的贸易网络。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到2022年,大湾区将成为一个世界级创新孵化基地;到2035年,大湾区将成为一个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城市群。至此,城市群之间的经济效益将发挥重要作用。

对此,高力国际华南区董事总经理冯文光表示,大湾区规划的主体是围绕四个核心城市(香港、深圳、广州与澳门)打造一个生产力集群,例如,深圳与周边就是一个独具优势的高科技生产力集群。除了注重各个城市之间的企业之外,生产力集群还应发挥金融服务、物流、运输与旅游中枢等专业优势;而其他城市如珠海惠州东莞、中山等城市应通过借助核心城市的力量发展并专注于高附加值制造、制药、能源与其他产业,以支持核心生产力集群的发展。

“这些城市计划大量投资基建,加强城际的互联互通,从而促进城市间人员的自由流动,协同各中心,合力拉动大湾区经济增长。” 冯文光说。

据了解,为支持优秀人才跨地域工作,深圳市政府就已制定资助计划并设立合作平台向符合资格的港澳企业家与专业人才提供商业激励与支持,并已颁布相关措施,通过技术运用,支持中小企业获得跨境融资,提高跨境金融服务效率。

高力国际咨询部华南区执行董事陈厚桥指出,连通性是既能促进亦能制约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区域规划者应优先考虑这一点,对实体基础设施(如铁路)和信息基础设施(如5G)的投资建设都应加强和升级。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