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买房升级3.0版本,“社保巨子”退场

梵高先生 2021-05-24 16:37 阅读 1000+

01.

最新消息显示,深圳的积分买房政策再次发变化。

今天(5月22日),保利勤诚达誉都公众号发布销售公示方案,同以往华强城第1版积分规则、缙山府第2版积分规划不同,此次销售公示的积分规则有了新的变化。

(保利勤诚达誉都最新版积分规则)

最值得关注的是这两条:

1、夫妻双方或者单身在深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总月数,每人社保累计时间最长不超过20年。

2、家庭或单身有未成年子女积分5分。

为了方便大家了解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的区别,我将这三张图截过来了,来看下积分政策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我们首先来看第二版

(缙山府第二版积分规则)

这次发布的最新版积分规则,最大的不同就是将夫妻双方在深的社保年限作了限制:最长不超过20年。

再具体一点算,差不多是2011年大学毕业就来深圳那波人,大致的年龄段是1989年出生那批人,踏空了深圳楼市的两波行情。

当然,还有一个意外惊喜,那就是将家庭有未成年子女的积分提高了:从2分提升到了5分。

这个规划的变动,很大原因是受最新发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所影响:因为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了。

这次将积分提高,相信在于很多购房人的生育意愿、同时照顾到有未成子女的家庭。

而将社保年限限制到20年以内,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杜绝“社保巨子”、“养老社区”这样的可笑剧情发生。

按照这个规划计算:家庭社保最高只有48分,夫妻双方深户10分,有未成年子女5分来计算。

家庭最高103分,单身最高74分。如果首套无房家庭,最高积分103分,而如果是二套家庭,这三项全部满分有63分。

02.

如何看待新的积分摇号政策?

其实是对前两次积分摇号政策的修订与查缺被漏,因为里面实在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了。

最被人诟病的,当属社保积分政策。我们来看第一版的积分摇号政策


(华强城市花园积分规则)

总结一下:

1.无房50分,有购房记录+无房40分,深圳一套房10分;

2.夫妻深户10分,夫妻双方仅一方或者单方深户5分;

3.单身与夫妻在社保总月每月0.1分。

第一版的积分摇号政策刚发布之时,从当时公布的名单看:最高分达到109.5分,最低“入门分数”为62.4分。

因为社保不限制,就导致很多“社保巨子”找到了BUG:有房转给子女,自己靠长社保获取摇号资格的,单纯拼社保就可以干趴一帮人。

而到了第二个版本,仍然没有修正。这就导致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件出现:

万丰海岸城:在入围名单中无房类入围客户2114批,最低社保月数为278个月。

宝安松风明月:入围人选中社保最高缴纳时长为510个月,即42.5年,最低缴纳时长为135个月,即11.25年。

前海天健悦桂府:入围人选中社保最低缴纳时长为437个月,即36年。

社保年限最高长达42年,平均每人高达20年。请问这是真正的刚需嘛?从2021年开始算,2001年就在深圳买社保了。

这也就意味着,更有可能是一帮老大爷与老奶奶在跟年轻人抢房子。

他们真的无房嘛?还是房子腾出去给子女给子女或他人代持呢?我不说一定是这样,但不排除有这个可能性,因为确确实实是个BUG。

修正是正确的,只是有点姗姗来迟。

03.

对于刚需来说,“打新”一直是深圳买房人的痛。

这种痛,更多的在经历深圳二手房业主联合抬价、二手房评估价上去、深圳房价上涨过快等原因倒逼所致,就像一座又一座大山,压在本来就稚嫩的刚需肩上。

而打新,也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热盘打不着,打着不一定合适。他们日复一日的为自己的房子奔波着。

从年初到年尾,从一个目的地到另一个目的地,从两眼放光到渐渐失望。看中的楼盘迟迟不开,捂过一年又一年。

楼市供应呢?像挤牙膏似的少的可怜,表过的决心似乎从来没有真正完成、也没有真正兑现过,惹白了深圳购房人的双鬓。

他们从来不是炒房客,更多是为了上车,或者是为了升级改善。他们像望夫石一样,看着高的离谱的二手房,然后痴痴的等着下一个新盘的到来。

打新这个词,从2018年开始,源于深圳一二手价格的倒挂,催成了深圳人买新房的热潮。这股热潮,从蛇口双玺的2000万蹲开始,到润4的开盘到达高潮,全民皆知。

如果要将打新分成阶段来算的话,这阶段的打新人是最幸福的:只管傻傻摇号就行,运气好就中,运气不好就撤。

然后,深圳开始进入积分买房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是:你运气好不行,还得拼社保年限、还得拼孩子、还是拼无房。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拼的背后,共识已经承认了一个逻辑:深圳的住房已经成了一个福利型的产品了,进入到了一个福利分房的时代。

跳脱福利分房之外,是被按的死死的二手房市场,715新政到208指导价之间的这段时间里,有一段管控真空期,如今,也被填满。

查看如今的调控路线,以前是只管新房不管二手,现在两手一拼抓,深圳楼市完全动弹不了。

因为市场失灵了,更强的干预政策也是合理的。当下的房价与购买力,你也不知道有没有泡沫。

可以确认的另一个事实是:刚需永远是最受伤的。



本文转载自:梵高先生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