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大势已定,但个别城市的刚需可能得尽早买房

匿名 2020-12-04 05:25 阅读 1000+

所有的购房者在买房的时候基本都看两点,一是自己需求,二是市场变化。

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其实当前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只不过最近有一些消息让大家觉得有点看不清。

比如安徽宿州,完全彻底放开落户,农民进城买房可享全额契税补贴。

还有扬州,公积金最高限额从35万变成50万,其中单职工最高限额由21万恢复至30万;

呼和浩特则是收紧了调控,调整土拍规则,允许商业地块调整为居住地块,三套房不予贷款等等。

先来简单点评一下,这三点措施基本都对楼市构不成实质性影响,其实就是很小了。宿州竞争力不强,城镇人口增量基本上来自于本地农民,更何况楼市已经早已经告别亢奋期,此举对农民的影响力更小了。至于扬州的公积金调整,也是如此,毕竟公积金在楼市的存在感已经非常非常弱了。

至于呼和浩特,因为二手房价一直领涨全国,这次不得不加码楼市。不过说得风风火火,但真正有杀伤力的措施一条都没有,不过是调整一下土拍规则,试图通过地价影响房价,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意味着呼和浩特的房价很难就此转变,该涨的还得涨。

说这三个城市,其实就是强调一点,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房地产并未有大变化,逻辑仍然是一贯的,非本地长住刚需就不要买了,即便买,也不必太着急,现在有足够时间来挑选房子。

不过在个别城市,可能会有点变化,比如深圳。这个城市相当特殊。对于一个城市的房地产基本面来说,与深圳差不多的不在少数,但有类似818这种级别政策红利的,却是极为少见的。

整个市场由二手房说了算,新房非常少,但是受818影响,二手房成交量明显上升,供应量减少,中低价位的二手房基本被收割一空,现在看涨预期比较强烈,如果你是刚需,我建议你可以早点入手一套。难就难在,刚需对价格敏感,很容易就错失了机会。

同样纠结的还有杭州。整个上半年,杭州新增了3.5万套新房供应,前9个月,杭州土地成交2239亿,位居全国第一,但同比下跌2%。杭州的供应量不低了,但仍然一房难求。杭州的问题在于,二手房比新房高太多了,新房由于限价,吸引了大量刚需去摇号买房,现在虽然难度比之前低了,但买房依旧不容易。大家都想着买了新房变二手房,瞬间涨价赚钱呢,进而挤压了大量刚需的购房空间。不过对于杭州楼市来说,我个人是有点持保留态度的,这几年杭州楼市有点虚脱,杭州的概念太多了,有明星企业阿里,有大事件,比如互联网大会、比如G20、比如亚运会等等。这些概念一波一波给杭州楼市以刺激。但实际上,除却阿里,杭州的薪金水平跟其他二线城市也没有多大差别,可怕的是杭州的房价却相比其他二线城市要高出许多。

中指院的数据显示,杭州的新房和二手房价差有进一步收窄的趋势。杭州新房均价为25501元/平米,环比上涨0.75%,同比上涨9.94%,新房价格中位数为22000元/平米;二手房均价为 29092元/平米,环比下跌0.29%,同比下跌3.97%,但二手房价格中位数却达到了35896元/平米。目前新房和二手房价格中位数价差达到了13896元/平米,这意味着相当多的刚需根本买不起被吵高的二手房,杭州目前畸形供需结构仍会维持。对于杭州的刚需来说,如果你打算买新房,目前唯一值得称赞的是,限价执行非常到位,买没有问题,如果你对二手房有刚需,那就建议等一等了,现在不大合适。

对于大部分城市来说,未来房地产走势,我想说的是,大势已定。

只看两点即可,一是LPR,通过LPR来影响房贷利率,进而在需求端通更加灵活地调节购房需求,二是土地市场,今年土地市场最高峰出现在4月份,但随后一路走低,到8/9月份,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土地供应量增加,但土地溢价率明显降低,热点城市普现底价成交土地,就在今天,无锡三宗地块全部底价成交,郑州三宗地块全部底价成交,南京出让9块地,流拍1宗,7宗底价成交。土地市场这般表现,未来房价也会相当稳定,至少新房如此。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