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第21日,国祭与对抗

匿名 2020-12-03 00:11 阅读 2000+

一觉再睡醒,开工的日期又变长了,因为村里的路还在封着,县城的车还走不了,很多房地产公司已经开始了居家办公。

今天,是新冠病毒疫情的第21天,我们来说两件事。


●●● 1● ● ●

现在,纪念李文亮的汹涌大潮终于渐渐趋向缓和了,我们也终于可以平静下来说一说这件事。

这次真是的活久见了。

不信,你自己仔细想一想,在你已经活过的这几十年中,可有哪一个人,会像李文亮这样被从底层的民众,到武汉市,再到中央进行集体的祭奠。

有人说,这次对李文亮的祭奠,是一场自发性的民间国祭。

但是,我想很多人到现在都没有弄明白?当我们在朋友圈里刷蜡烛、发文字怀念李文亮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怀念什么?

怀念他仅仅是因为他抗击疫情,牺牲在一线吗?不完全是的,因为他并不是第一个牺牲的一线医护人员。

怀念他是因为他曾经说出了疫情,却被不恰当地训诫。从而成为在通报中被称为“违法人员”的八人之一吗?

是的,这是很重要一部分。但是,如果对于李文亮的怀念仅仅是逐步于此,那么,就仅仅是止步于泄愤的层面,是民众自发性的对于武汉市在前期疫情可控时期的云淡风轻,导致最终的汹涌澎湃的愤懑。

这很重要,但是如果仅仅是止步于此,就把整个事件的积极意义拉低了。

我们还需要的,是更具建设性的层面。

李文亮的意义,在于在他身上,我们找到了更接近心目中的公民的意义

如果说最开始,他在微信群里对于师友的警告,只是一种普通人保护社群的本能,对可能引发的官方反应完全没有预期。但是在问责后,他依然决定接受媒体采访,并且是实名的时候,这时候他一定会想到了这样做的后果,但是他依然这样做了。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这使他成为一个对公民义务有充分自觉的人。但是,包括你和我,我们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如果说在一开始,他只是一个耳语者,在病房接受媒体采访后,那是他吹哨的时刻,体现出难能可贵的公民性。



《纽约时报》采访实录

●●● 2● ● ●

接下来,我们来说另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真的很严峻,只是大家都被庞大的感染人群和人世间繁杂的闹市给遮蔽了,无暇顾及。

这就是,在华南海鲜市场被否定之后,一直到今天,我们都还没找到这次冠状病毒最早的起源。

也就是说这一次,我们并不知道病毒何去何从?

有人做过这样的预测:这次病毒也许发生在另外一个人和动物接触频繁的地方,以另外一种人和动物接触的方式,或者直接来自蝙蝠,或者间接来自蝙蝠。

在沉默中,病毒适应了人体,具备了较强的传播能力,来到了人口密集的交通枢纽武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没有特异的症状,和普通感冒或流感的症状相似,于是就和普通感冒或者流感混为一谈。

那么为什么突然爆发?

华南海鲜市场也许起到重要作用,有感染者把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给市场里的野生动物,病毒在动物体内重组变异,再传回给人类之后毒性增加,重症肺炎的比例增高,就这样终于从沉默变成爆发。

之前,我们一直认为是来自与华南市场的野生动物,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动物患上的病毒,也可能是被人传染的。也就是说,是人先传染了动物,然后动物又反馈给了人。

一切就这样扑朔迷离起来。

问题是,找不到根源,又不可能研发出特效药,毕竟非典到今天这么多年了也没有研制出来,这次,很大概率也挺难。

那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在人毒大战中,人类取得暂时性的胜利,病毒退却隐藏,将自己隐蔽了起来,等待着下一次的机会。

你无法想象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厉害的病毒想将人类一举消灭。

这个地球上眼前我们看到的最厉害的病毒并不是冠状病毒,而是丝状病毒。不该是非典还是这次的新冠状,普遍的病死率是百分之2点多。

但是随便一种丝状病毒的病死率都能是冠状病毒的几十倍。

臭名昭著的扎伊尔埃博拉的病死率能达到90%。这种病毒能夸张到什么程度呢?它在一个医学界有一个外号,叫做人类黑板擦。

黑板擦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将被粉笔描画的纷杂的墙面,清除的干干净净。

这是因为,它们选择的攻击方向过于心机,就是人类的免疫系统。这和艾滋病如出一辙,只是和扎伊尔埃博拉相比,艾滋病的凶猛程度显得小儿科。

这种病毒厉害到,每一次爆发都会如滔天巨浪,但是就在人们惊慌失措时,忽然一切平息,风平浪静。

这是因为,它的每一次出现,都会将将很多个村子团灭,因为过于凶猛,导致宿主死亡殆尽,最终因为找不到新宿主,自己只能退回到雨林深处,耐心潜伏,等待着下一个接触者重新启动他们。

你看它们虽然有的毒性强,有的毒性弱,但是本质上却都是相同。它们不断的侵犯人类世界,人类无法研制出对抗的特效药,一番艰苦对决之后,病毒自我退却,然后择机将一切重演。

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包含艾滋病在内,这些病毒集中性地爆发在近50年之内。

类似的病毒还有:拉沙热病毒、裂谷热病毒、奥罗波凯病毒、罗西奥病毒、委内瑞拉出血热病毒、委内瑞拉马脑又脊髓炎病毒、猴痘病毒、登革热病毒、基孔肯雅病毒、汉坦病毒、马丘波病毒、胡宁病毒、勒当泰病毒、科萨努尔森林病毒、艾滋病、塞姆利吉森林病毒、克里米亚-刚果森林病毒、马尔堡病毒、苏丹埃博拉病毒、雷明顿埃博拉病毒……

无疑,这个名单还在不断地增长之中。

包含非典(也许还有这次的新冠状)在内,它们无一不是来自于森林,分别在于有的是非洲的热带雨林,有的是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有的则是云南的热带雨林,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雨林。

雨林是全世界最大的病毒储备池,因为所有活物都携带病毒。病毒走出一个生态系统后,往往会在人类群体中波浪式传播,仿佛是正在衰亡的生物圈的回声。

也许,地球正在启动对人类的免疫反应,它开始对人类这种寄生生物做出反应。人类的泛滥仿佛感染,人类群落无限扩张和蔓延,正在给生物圈带来大灭绝。也许,生物圈并不喜欢容纳60亿人类。

大自然有自我的平衡手段,地球的免疫系统察觉了人类的无限制活动,开始发挥作用。

大自然也在试图遏制人类这种寄生生物的感染,做出对抗。

艾滋病说不定只是大自然的一种常用药,就像人类常吃的阿莫西林。

无疑,这种对抗正在无止境地继续下去。

一切都会卷土再来!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