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并没有毁三观,它教会我们的远比想象中的多!

匿名 2020-12-02 20:36 阅读 1000+

最近各大平台都在疯传网上的一篇母亲写给儿子的信。

关于这封信,网上的讨论也挺多的。网友更多的是站在儿子这边,在这个房价上涨的年代,母亲帮助儿子出首付买房是更务实的选择。

而媒体界基本上一边倒批评儿子,而且集中在道德层面,母亲并没义务帮助儿子买房,一旦买房而且有可能透支母亲养老问题。

先亮明我的观点,这封信三观的确很正,但如果母亲能负担得起,掏首付帮助儿子买房才是最优选择,这才是最务实的选择

啃老买房不是中国人的专利

啃老买房在中国的确很普遍,我自己这套房就是双方父母掏的首付,自己付月供。如果现在买我这套房,仅仅3年,我要多掏一倍的房款,而这是我做不到的。

实际上,父母支持子女买房,现在早已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在西方,这种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据英国媒体报道,现在英国年轻人也越来越依赖父母买房,英国一家抵押贷款机构调查结果显示,20-45岁的购房者中,依赖父母买房的比例高达63%.。

而那些买不起房的年轻人选择搬回父母的住处,以另一种方式“啃老”。OECD在201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法国年轻人和父母合住的比例从2007年的12,5%飙升至2014年的53.5%。而意大利的比例最高,达到了80.6%。

大搞道德审判,不解决任何问题

在一个纯粹的房价上涨行情中,如果你的收入跑不赢房价,现在手中的积蓄相对于房价正在贬值,你说是买房还是不买房呢?结论当然是买房。

一些自媒体高举道德大棒对儿子指责一通,但道德是不能变现的,灌鸡汤也不解决任何问题。你骂的酣畅淋漓,别人却可能错过了一套房,甚至有可能真的一辈子租房。那么啃老买房,不能一刀切认为是可耻的行为,用最简单的逻辑来判断,只要投入和产出合理,为什么不呢?

有人说高房价正在毁掉年轻人的三观,我的观点是,懂点经济学应该是现代人的标配,是务实的标志,是成熟的标准,才能寻觅并抓住机会。

一定要等未来买不起房,前面的一堵墙变成一座大山吗?是拆墙容易还是移山更容易呢?边际成本在不断增加,当然是应该早点花这个钱才更合适。

更深一个层次,如果通过买房来实现了资产滚雪球,这个啃老对儿子,对父母都是最优选择。

稍微再反人性一点,如果这个儿子未来真的烂泥扶不上墙,作为父母,真的可以坐视不管吗?基于道德层面的考虑,他们或许未来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来帮助他买房,帮助他娶妻。有多少老人还在背井离乡,在工地上打工,帮助远在家乡的子女买房?他们难道不知道这并不是他们的义务吗?

如果说高房价还有什么可取之处的话,那首先一点就是快速普及了经济学常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杠杆的作用和副作用,知道用买房来对抗通胀,知道小城市的房子现在才是最大的风险聚集地……

这难道不远比灌鸡汤,坐而论道更有价值吗?

在买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必然做出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看似不合理的事情,比如啃老,但这与道德无关,与鸡汤无关,而是制度应该解决的事

顺便叨叨一句,在中国有很多资产的收益率比房子要高,但这些赚钱的门槛和风险远高于房子,杠杆的成本也往往高于房贷。这也是为什么普通人非常愿意买房,炒房客不愿意收手的重要原因。 而买房买的也不并不是房价,而是杠杆是负债。

(来源: 楼市微观察 文/吾心生)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