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港未来15年总体规划发布:形成四大港区 聚焦发展六大功能

凤凰网房产深圳站 2020-11-20 14:44 阅读 1000+

凤凰网房产快讯 11月9日,东莞市人民政府网站正式发布了《东莞港总体规划(2020-2035)》 (下文简称《规划》)。

本次规划范围主要为东莞市境内沿珠江主航道约53公里的海岸线、主要支流河口口门段岸线以及部分内河岸线,整个东莞港将形成四大港区,即麻涌港区、沙田港区、沙角港区和内河港区,并在沙田港区、沙角港区等建设客船游艇码头。

规划提出,东莞港要与广州港、深圳港形成差异化发展,更加注重临港产业发展,重点发展装卸储存、中转换装,沿海港口集疏运体系节点,临港产业开发,物流平台,口岸服务,城市服务等六大功能于一体。

东莞港共规划港口岸线54.8km,其中已利用港口岸线23.9km、新增港口岸线20.9km、预留港口岸线10.0km,可形成码头岸线57.1km,其中深水岸线20.9km。规划建议,协调港城关系,保障港口发展空间;适当提高主航道的等级,为东莞港进一步发挥深水岸线资源潜力,适应到港船型大型化提供支持;加快港口锚地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为港口正常营运提供保障;加快改善港区通航环境,进一步加强水上安全和应急能力建设,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

港区功能分工

麻涌港区 包括东江北支流、麻涌河口、新沙南及淡水河口四个作业区。主要发展粮食、煤炭以及建材等散杂货运输,兼顾为后方的仓储物流及造船、环保等临海产业服务。

其中,东江北支流作业区以发展中小型通用泊位为主,主要承担散杂货运输,服务于东江北支流后方工业区;

麻涌河口作业区主要承担散杂货运输,服务于麻涌河口后方工业区;

新沙南作业区主要承担大宗散杂货运输;

淡水河口作业区分主要承担散杂货运输,服务于淡水河沿岸工业区。

沙田港区 包括立沙岛、东莞河口、洪梅、道滘以及西大坦五个作业区,是东莞港规模化、综合性港区,主要发展集装箱、汽车滚装、石油化工产品及液化气运输,兼顾散杂货运输、水上观光及游艇等港口休闲服务功能,全面发展物流、信息、综合服务等现代服务功能。

其中,立沙岛作业区主要承担油气化工运输,兼顾散杂货、集装箱运输及港口支持系统等功能;

东莞河口作业区主要承担散杂货、集装箱运输,兼顾港口支持系统功能;

洪梅作业区主要承担散杂货、集装箱及成品油运输,服务于后方工业园区;

道滘作业区主要承担集装箱、散杂货等运输;

西大坦作业区主要承担集装箱运输,兼顾汽车滚装、件杂货运输及港口休闲服务。

沙角港区 规划太平河口作业区,主要承担集装箱、件杂货运输。主要发展散杂货、集装箱运输,兼顾客运、支持系统等功能。

内河港区 包括中堂、石龙及莞城三个作业区。主要发展散杂货、集装箱运输,服务东莞市城镇生产、生活所需物资运输,兼顾城市休闲服务功能。

中堂作业区主要承担散杂货运输,服务于内河沿岸的工业产业基地;

石龙作业区主要承担集装箱、件杂货运输,发展成为东莞市进出口货物水铁联运中心;

莞城作业区主要承担水上观光及游艇等港口休闲服务。

港口布置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还提到港口配套设施规划,包括公路、铁路等。

麻涌港区主要通过作业区东路、进港中路、进港南路等道路与新沙路 直接相连,再与沿江高速、市域西部干线以及广深高速等高一级路网相接, 通向东莞市区、深圳、广州以及其它地区。

沙田港区后方连接港口大道、进港北路、进港中路、进港南路等道路,再与沿江高速、番莞高速、疏港快速路以及广深高速等高一级路网相接, 通达广州、深圳及香港等城市,并在东莞市域内联系厚街、虎门及长安等镇。

沙角港区及内河港区主要通过后方镇域主干道连接沿江高速、广深高 速等,进而到达广州、深圳及其他地区。

东莞港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区位条件,是广东省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和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东莞市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设国际制造名城和珠三角创新创业基地的重要支撑。经过近年来的开发建设,东莞港已初步形成以煤炭和粮食运输为主的麻涌散杂货临港产业带、以石油化工品运输为主的立沙岛石化园区、以集装箱和保税园区为主的西大坦国际物流园区,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未来仍将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但是,作为珠三角核心地区重要组成,东莞产业结构低端,急需升级转型。而制造业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产业之一,想必,随着东莞市现代物流业的加速发展,将对港口运输提出全新的要求。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东莞港要想挑起大梁,亟须完善和发展。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