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加力!龙华152个大项目挑大梁

深圳特区报 2020-08-15 07:58 阅读 2000+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明铭

横跨全市五区!一辆辆薄荷绿色列车穿城而过,地铁六号线试运行忙碌有序,开通进入倒计时;

投入超50亿元!铲车穿梭,塔吊挥舞,今年9所新校将提前开学,全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2630个;

“两院两馆两安居工程”齐发力!北站新城建设紧锣密鼓,一座座大规模现代化医疗、安居、美术馆、艺术馆综合体正拔地而起……

“今天的大项目就是明天的大发展!要努力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盛夏的龙华,处处涌动着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正争分夺秒,千方百计保安全、重质量、抢进度。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下行加剧。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和消费遭遇重大冲击,扩大有效投资成为稳定经济的重要发力点。

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牵引经济发展的“牛鼻子”,2020年,龙华区启动15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3436亿元,推动一批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项目加速落地,一批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项目启动,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布局,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添动力增活力。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龙华,实地探访这片处处涌动创业激情的热土,切身感受龙华以重大项目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干劲。

马力全开,重大项目建设全力突进

隆隆的机器轰鸣声,闪烁的电焊火花,一条条有序工作的自动化生产线……在宝能汽车生产车间,处处呈现出一幅幅只争朝夕的“夏日争产图”,一座世界级的汽车生产基地即将崛起。

“宝能汽车坚定看好龙华区未来发展前景,将致力于建设全产业链深度整合的汽车全球总部。”日前,深圳市宝能汽车有限公司在龙华区观澜街道揭牌,公司负责人表示,将努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打造深圳市高端制造的闪亮名片,未来将实现整车85万辆、发动机50万台的年生产能力。

“受疫情影响,传统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消费动力不足。龙华区主动危中寻机,今年将以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投资,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复苏。”龙华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和外贸强区,疫情对正处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龙华而言影响巨大。龙华区产业发达、经济开放度高、外向型经济明显,产业链全球化特征突出,疫情导致的境外订单大幅萎缩,外贸面临较大压力,消费信心也有待增强。2020年,龙华区安排15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3436亿元,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以重大项目赋能带动龙华逆势高质量发展。

干起来,把耽误的工期抢回来!

在龙华,一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的号角响彻中轴新城。

铲车穿梭,塔吊挥舞,重大产业项目为现代产业体系“筑根基”。三一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万众城时尚创意谷、宝能科技园(北区)三期、锦绣科学园(二、三期)、天马总部大厦等25个产业类项目建设加速,将打造现代化、智慧化的高质量产业发展高地;

穿山越河、长虹飞架,交通建设勇当“先行官”。地铁六号线、四号线延长线紧张调试试运营,今年均将开通迎客:沙河东路北延、侨城东路北延等重点道路施工现场喜讯频传,打通原特区内外交通瓶颈指日可待……全年195个道路交通类政府投资项目,全面掀起“交通建设大会战”。

争分夺秒、大干快上,民生项目建设为市民美好生活“交钥匙”。市新华医院、市第二儿童医院、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改扩建等市属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库坑中学、三智学校、安居瑞龙苑等48个社会民生类建设项目让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机器轰鸣、河流长治,城市品质提升架起“高速路”。深圳北(龙华)商务中心、梅林关、民治第三工业区等15个城市更新项目步履铿锵,观澜河综合整治、智慧环水综合系统、红木山水厂二期工程等6个城市安全环境资源类项目,描绘水韵龙华宜居图景……

投资加速,区领导率队打通堵点、难点

烈日炎炎,龙华区留仙大道和致远北路交汇地块,挖掘机轰隆作响、翻斗车往来穿梭、产业工人紧张忙碌,龙华区重大投资项目天马总部大厦施工现场热气腾腾,预计于2022年投入使用。

今年以来,龙华区已有两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1月7日,龙华区以总投资375亿元的30个项目打响了龙华区今年投资建设的第一炮,是行政区成立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一次。3月底,龙华区举行今年第二批重大项目开工仪式,涉及项目28个,总投资228亿元,再一次在全区掀起建设发展热潮。两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合计603亿元,规模达历史之最,全面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项目建设中难免遭遇堵点、难点,外加疫情防控需大量的人力和成本,今年初不少重大项目建设按下‘暂停键’。”龙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龙华区努力以优质的服务和完善的机制破局,为项目建设凝聚强大合力。

项目复工初期,龙华区印发《关于助力工程建设项目复工的若干措施》。采取分类分级复工奖励,47个在建项目共申请825万元奖励;多渠道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龙华开通“点对点”复工专列、专车,集中包车接上千名工人返岗,主动搜集工人求职信息,建立招工信息平台;在近百个工地开展核酸检测,惠及7500人,费用由区财政补助70%;先后三次组织百万口罩发放行动,惠及4000余家企业及工地,助力40余万工友复工……

“我们项目地理位置特殊,东边紧邻高铁线,施工过程中要进行铁路方面的专项评审,还要去广铁集团进行专项报批,手续繁多。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龙华区发改局通过重点项目管理平台,主动与各政府职能部门取得联系,协助推进各项问题解决。”在工地指挥的天马总部项目总工程师迮建人连连点赞。

据悉,为切实加强稳投资重大项目协调推进,5月9日,由龙华区区长王卫担任总指挥部长,龙华区稳投资暨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总指挥部组建成立。“目前龙华区已建立起市、区联动机制,如遇需要市级层面协调的问题,可直接在重大项目系统里向市级相关部门直接反馈或径报市稳投资工作专班协调解决。”区发改局工作人员表示。

践行“一线工作法”和“行军鞋”精神,龙华区制定《区领导挂点服务重大项目工作方案》,选取108个市、区两级重大项目,由区四套班子27个区领导挂点服务,定时、定点走访各个重大项目现场,现场视察项目进展情况,“面对面”倾听项目单位的困难和诉求。针对有融资需求的重大项目,区发改局搭建银企需求对接平台,开拓线下重大项目金融对接服务,截至目前,已签约或达成意向企业近30家,涉及贷款金额近400亿元。

据统计,4月底,位于龙华区的市、区两级重大项目复工率已达100%,秩序井然、屡创佳绩。以重大项目赋能,龙华区正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质增效,不断为产业创新发展添动力,让龙华百姓享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化危为机,发力新基建培育新动能

“多年来龙华积蓄了坚实工业基础和完善产业链条,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为壮大5G、工业互联网等未来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龙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历经多年发展,龙华经济的“骨骼”和“肌肉”更强健了,“身体”更结实了,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更强了。

记者采访中获悉,龙华拥有工业企业1万余家,GDP比重长期稳定在55%以上,占据着龙华产业的主导地位,而电子信息产业更是其中的支柱,占比基本达到75%。经过多年培育与发展,龙华区电子信息产业已初步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市场主体多、涉及细分领域多,产业业态丰富、市场规模布局完整。

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5G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逐步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和工业强区,凭借自身产业优势,龙华也提出要打造智能互联新生态,加速释放“新基建”经济发展活力,壮大培育新经济新业态,大力发展城际交通、物流、5G、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基础设施建设。

龙华在全市率先布局5G产业,提速5G基础设施建设。本月底计划建成5G基站5500个,将在全市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

提升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龙华区还加快推进赣深铁路、深国际黎光物流园、外环高速桂花立交、智慧水务、清华信息港等重大项目设施配套,打造“5G+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推动工业互联网事业发展,加快构建省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龙华依托树根互联根云和富士康BEACON两大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优质平台服务商和行业领先的方案商。

凭借大数据、新技术先发优势,龙华区还提出打造“龙华数字城”构想,通过充分运用“智慧龙华”大数据平台的数据交换和处理能力,借助移动端、智能化、大数据等技术支撑,加快龙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未来智慧城市样板……

东方风又来,南海潮再涌。

面对危机,地处深圳中轴线上的龙华正以高站位、宽视野、大格局谋划新发展,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开启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