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新政,一线数据告诉你,深圳本轮最严调控底层逻辑!

房产速递 2020-07-17 03:04 阅读 1000+

深户购房也须满3年社保或个税证明离婚买房3年内的房产也计入在内二套首付比例不低于70%增值税征免年限由2年调整到5年750万元以上为非普通住房完善交易价、评估价、登记价“三价合一”制度

近两周市场传言的深圳楼市调控升级,终于落定成为现实。

深圳市住建局联合市规划和资源管理局等8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堪称“史上最严”的“深八条”,重点内容如下:

1、落户深圳满3年,连续缴纳3年个税或社保;非深户连续缴纳5年个税或社保。

2、离婚3年内买房,名下房产套数按离婚前家庭总套数算:

家庭有2套房,离婚3年内禁止买房;

家庭有1套房,离婚后无房一方可以个人名义买房,限购1套;

家庭无房,离婚后任意成员可以个人名义买1套房。

买房家庭无房无贷,首付3成;无房有贷,首付5成;非住宅首付6成起;

家庭有房,首付7成起;非住宅首付8成起。

3、二手房满5年免增值税。

4、普通住宅界定标准:容积率1.0以上、套内面积小于120㎡或建面小于144㎡,且成交价低于750万,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即为豪宅。

5、加强热点楼盘销售管理,销售方案报所在区住建局备案;

6、推行房屋抵押合同网签管理;

7、加大二手住房交易信息公开力度;

8、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深圳此前的购房政策如下,可以看出这次调控范围之广,力度之大。

今天一大早,楼市重磅炸弹来袭,一直喊狼来了的深圳新一轮调控,在住建局副部长走访深圳、深圳市住建局到长沙市住建委学习后,姗姗来迟,本次调控力度比市场想象的还要猛!

我们的独家解读虽然来得有点晚,是想以清醒的头脑并综合我们一线的反馈,提供给大家最客观、全面的解读,让你看明白深圳本轮调控的低层逻辑。

“715”新政主要内容是:

1、非深户依旧社保5年才有购房资格,深户要求落户满3年且社保/个税满3年;

2、普宅增值税征收由2年免变5年免;

3、豪宅线在原来面积标准之下加了总价750万的限制;

4、夫妻离异的,任何一方自夫妻离异之日起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5、首付比例:无房无贷首付30%;无房有贷款记录买普宅首付50%,非普通住宅首付60%;家庭有1套买普通住宅首付70%,非普通住宅80%;

6、新房抽签优先无房、个税或者社保年限长的购房者。

总结起来就是,增加购房交易费用,堵住落户就能买房和假离婚买房漏洞,侧面抑制豪宅价格过快上涨。去年双十一豪宅线取消,市场皆大欢喜,现在不仅收回,还进一步精准打击,同时也误伤了一批需求。

1深户落户满3年且社保/个税满3年

这个措施我们之前一直在提,今年来深圳楼市后半部分热潮就是由外地投资客入侵造成的,宽松的落户政策让外地人买房非常容易,资金避险需求下,深圳的普宅、豪宅都被外地投资客涉足,不少是全款、加价买的,对6月份以来的深圳房价拉升非常粗暴力,导致不少本地刚性需求对房价望尘莫及,抱怨高房价。

精准之处:从源头上堵住了投资客利用深圳宽松的落户政策,通过大学生落户或者低成本落户获取购房资格,一遇深圳楼市有活跃、利好迹象,便大举入深买房,助推房价短时间内上升,挤压本地刚性需求,直接增加刚需购房压力,支持!

误伤群体:对家里能提供首付支持、初入深圳没几年的年轻大学生刚需来说,需求被生生的切断了,想买房都不行,只能在深圳租房至少3年。通过我们内部客户群体反馈的情况来看,至少30%以上需求被误伤。

这里不得不提到腾讯的小伙伴了,本来入职满2年公司就有无息安家贷款,加上家里的支持,2年的时间基本都能轻松上车,现在必须要3年之后了,3年之后家里的支持估计变化不了多少,公司的福利政策不变,个人收入也很难有明显突破,但深圳房价在3年后却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硬生生的把这部分小年轻需求往后推,彻底切断了他们原本该有的低成本上车机会。

当然,这里有个疑问,社保满5年、入深户不满3年会不会受限制呢?按道理不应该,有人说问了zjj的人,这种是有资格的,不过从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公众号上看到的回复是,没有否认,也没有肯定,应该会有细则落地,不然对一些非大学生群体、只能通过交社保获取入深户资格的群体来说,太不公平了,“来了就是深圳人”也许会变成深圳最大笑话……

2“普宅增值税由2年免变5年免”

恢复2015年330政策前的普宅满5年免营业税而已,现在叫增值税。

精准之处:增加交易成本,降低购热情,压制短期投资获利空间。

误伤群体:每次调控收紧政策出台,明面上是利好刚需,实际上在二手房市场定价自由这个环节,所有的成本都会算到买方身上。所以已经满五年的新豪宅线以下的房子会更加抢手,业主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提高报价,政策限制之外的那部分刚需群体可能并不会享受到政策打压导致的市场冷却下此类房源报价也下调。

3“豪宅线新标准:原先标准+总价750万限制”

相当于收回去年双十一豪宅线取消政策,终于掐灭了去年来这轮房价上升的直接火苗。

精准之处:在原先界定的普宅标准——容积率大于1.0;套内面积低于120平(含)或建筑面积低于144平(含),基础之上,进一步通过价格来界定普宅——实际成交价低于750万(含),提高交易成本,直接打击豪刚、改善买房热情,降低市场交易活跃度。

误伤之处:以深圳湾为代表的一些高赠送、建筑面积低于144平的户型,以及部分热门片区、带学位的总价在750万以上的小户型,又回到了原先的被豪宅情况;税费提高,改善换房积极性下降,市场原本可释放的房源流动性相应下滑。750万为界限,相比之前最高的南山豪宅线标准490万,看起来是上调了,实际这个界限不过是根据这大半年的涨幅把豪宅线往上平移了,比如诺德国际51平的小2房去年双十一前报价在500万左右(豪宅线490万),现在报价在730万左右了(豪宅线750万),这个豪宅线的界定在南山、福田以及宝安一些热门片区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

但另一方面,原先在总价上界定普宅,各区有不同的标准,现在是全市统一标准(不知是否会有细则),一些原先不怎么热门的片区因为总价在750万以下,可能要迎来补涨的机会了。比如宝安的西乡、福永、沙井等一带,龙华、龙岗部分区域,还有罗湖的老小区,因为户型和总价在豪宅线以下,这些片区的房源会变得抢手,原先报价在750万以下的,业主相应的会上调价格,直到接近750万。不受政策限制的刚需购房者接下来要重点关注这类区域,赶在业主调价前上车。

4“夫妻离婚,购房资格倒追3年计算套数”

这条措施可以说是在原先堵JLH漏洞上了,更加有的放矢的一次。

精准之处:JLH等低首付购房途经被最大化限制,抑制全民炒房之风。

误伤之处:预算有限的纯换房群体失去低首付换房途经,住房改善需求被迫推迟,部分学位房买家也被误伤。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新政出来后,市场在慨叹之余,网上各类“对策”也出来了,比如说针对JLH买房的。

5“首付比例调整”

首付比例——无房无贷首付30%;无房有贷款记录买普宅首付50%,非普通住宅首付60%;家庭有1套买普通住宅首付70%,非普通住宅80%。另有认公积金贷款记录,有过公积金贷款记录的人倒霉了。这两项直接就是抑制第2套房需求入市。

精准之处:提高第2套房买家购房成本,抑制外地投资客低成本买入深圳房产,特别是大资金买家对深圳豪宅价格的推升。

客观来说,不存在什么误伤,毕竟还是支持一卖一买的纯换房需求,能有效推动存量房市场房源流动性,同时抑制了有自住房的多套房投资需求,把机会还给了刚需。

6“新房抽签优先无房、个税或者社保年限长的”

终于,打新不再是有钱人的游戏,真正到了考验你对深圳热爱程度的时候了!政策限制外的刚需们,好好抓住这轮调整期下的打新机会吧,资金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少了很大一批,与你预算相同但卡在落户年限和社保的竞争对手也少了很大一批。

另一面是,又是限价、又是大金主买家减少,开发商估计要失去上半年的傲娇姿态了,不知道上半年一直拖着不入市的几大网红盘开发商,现在感想如何?

综上,本轮“715”调控收紧政策,严厉程度快赶上北京了,目的很明显:第一条就是堵住落户宽松下的外地投资客来深买房途经,掐断炒高深圳房价的热钱流入;第二至五条是抑制多套房改善需求,前面几条的目的在最后一条表现很直接,最终就是保证并支持真爱深圳的刚需买房需求。

那些被政策重伤的部分刚需和改善需求!

本轮政策,我们主要看到的是改善需求被堵得死死的,其实很大一部分刚需因为我们上面提到的第一条,也被深深误伤了。

刚需是如何被误伤的,我们上面已经分析了,现在就我们的客户群体来说,政策出来后,我们的客户经理收到了不少正在看房的首次置业客户发来的询问消息,最后发现自己作为刚需,就因为落户没满3年而失去了购房资格。很大一部分落户未满3年的刚需都被误伤了,ZF不让买,那就继续租房吧……

改善可能就不算误伤了,是直接被重伤!好几个近期打算换房的客户,现在都没法低成本换房了,甚至原先可以换豪宅,现在想都不敢想了,看看我们了解的这个客户的情况就知道有多惨了,简直就是煮熟的鸭子又飞了。

昨天我们这谈的一个房子,最终没有签约,现在买卖双方都被重伤。一套深圳湾2000万以上的房子,面积豪宅线以下,昨晚双方谈的时候,我们的客户经理已经砍下了近二百万惊喜价,临近签约的时候,业主有点有点不甘心,脑袋灵光一闪,反价100万,这时候客户哪接受得了,于是双方就这样散了。

客户本来是想JLH首付3成的,5成也有点勉强,现在新政出来,手里还有房,首付直接被干到8成,还要交大把豪宅税、增值税,换不起了……

而这个反价的业主,毫无疑问,接盘群体减少、房子多了高额增值税,还是当下市场的高价,现在估计降价出手都没人要得起,熬吧!

如果可以重来,业主一定会说——早知道我当时卖了,不反价;买家一定会说——早知道咬咬牙就买了,既可以低首付又能少交税费。所谓谣言从来都不是空穴来风,深圳已经好几次都是传谣、辟谣后,政策真就出来了,这次调控也被多数人认为是必出无疑,可惜有些人还是心存侥幸,结果……对市场要心存敬畏、对上面动作要时刻关注并警惕!

新政虽猛,不过也存在另一种机会,政策之外幸存的刚需,你们曲线上车的机会又来了。

楼市调整期,刚需绝佳上车机会

受政策限制之外的那些刚需,迎来了楼市调整期绝佳上车机会,如果这次调整期还不抓住机会上车,以后只会更难,楼市有波动才有机会。

本次政策力度之大我们上面已经说过,接下来市场将横盘或出现回调,成交量必定下降。那些房子满两年不满五年、报价豪宅线以上的业主比较惨,首先接盘群体被卡死了很大一群,再者交易费用提高,即便不受政策影响的买家也会犹豫三分,投资客这个时候不会贸然入市,没了投资客的带动,自住需求的购房者也冲动不起来,反而会观望,此时业主急卖房,只有降价,现在不趁新政初期降价先跑,后面想跑,可能要不断下调价格才有机会,所以就看谁跑得快了。

如此一来,那些政策限制之外的刚需或纯换房(一卖一买)群体就迎来了机会,房子谈价空间变大,淘笋盘几率相应变高。至于那些看空,觉得房价要大die的,深圳可能还会让空军失望,调控从来就不是为了降房价!况且这几年深圳买入的都是刚需、换房群体,投资的基本上也是长持,新政限制下市场参与者少了,供应并不见得有增多,不过是让手里有房的人换房冲动进一步变小了而已。

最后,深圳楼市对政策的尿性可以参看下16年104政策、18年731政策,深圳限制落户买房期限依旧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限人口流入和解决供应才是关键,但深圳根本没达到北京、上海那种户籍人口饱和的状态,所以现在的落户政策会继续宽松下去。目前的入户满3年和社保3年也只是在把部分需求往后推,不解决供应问题,深圳供小于求情况会越发尖锐。

调控就是这样,对一部分人来说是不利的,对另一部分人却是机会。

来源房客会

重大消息715限购新政后深圳房价要降啦

对此深圳楼市表示有话要说

?

你以为这是个重锤但真相略毁三观来看我从100篇限购新政解读里挖出的这些被掩埋的楼市真相这些真相才是你应该知道的!我们从政策变化逐条分析以前只要落户就有买房资格现在落户之后还要再缴3年社保而且必须是深户的3年社保

这条政策杜绝了迁户炒房能堵住了一大批外地投资客

炒房客的房票早就有了

现在没有房票的

3、5年后也会卷土重来惨的是他们?刚入深户一两年的刚需突然没了买房资格P.S非深户买房的条件不变缴5年社保就能买房夫妻离婚购房资格倒追3年计算套数之前是2年内现在是3年内了打击了那些假离婚买房的人这条限制以前效果就不明显多一年限制估计也是无效以后会怎样还得看审核力度比较受伤的是守规矩且真离婚的刚需豪宅标准统一调整到750万这个标准脱胎于以下条款▽

四、细化普通住宅标准

享受优惠政策的普通住房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含)以上;单套住房套内建筑面积120(含本数)平方米以下或者单套住房建筑面积144(含本数)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总价低于750(含本数)万元。

可以防止炒学区房甚至能限制热门区域的房产涨价空间增加了改善买房的成本毕竟现在深圳好一点地段的房子都超过750万了而且房子只要涨到750万就要收豪宅税这多出来的税全都是买房的人来承担简单来说就是买二套房可能要比以前多付一成首付房贷政策变化见下表▽细化了房贷标准把普宅和豪宅区分来看豪宅多付一成首付改善型买房首付负担加重前面也说了豪宅标准是750万这个标准把改善买房需求都压死了

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由2年调整到5年而且只有普通住宅能免征也就是说不满5年卖房就要收转让增值税附上征税标准▽增加了短线炒房客的持有成本或者增加了炒房客的买房成本刚需买房跟着被误伤深圳70%的房都是二手房交易也就是说现在刚需买房可能要多付一笔税费了 影响1:短期会有笋盘出现这次政策很严把能用的调控都用上了业主心态会普遍下降挂盘量会大幅增加笋盘出现几率会比较大有购房需求的人多关注机会 影响2:深圳继续横盘,但不会暴跌政策虽严格但根据当前的经济情况金融尺度肯定还会继续放松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楼市就不缺乏新的血液

更重要的是深圳的区位优势在这儿地小人多依然能吃到人口红利 总之 国内一个楼市政策的出台目的都不是降房价也降不了房价调控所有出台的基点都是为了稳和保也就是说深圳房价只会继续横盘暴跌是不大可能了所以该买的房还是要买看中了就下手现在不买以后只会更难房子要趁早买缺钱没关系找蜜蜂优借出买房方案帮你想办法

李宇嘉(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政策力度超出了预期,稳字当头始终是楼市的主基调

深圳楼市调控出炉了,解读如下:一、政策力度超出了预期,比如限购。这反映了,管理层对深圳楼市调控现状、调控绩效,房地产市场运行是不满的。所以,此次调控某种程度上是倒逼的,让深圳学习一下长沙,是如何做到“强力调控、经济发展、城市转型、人口流入、民生幸福”能同步推进的。深圳是先行示范区、标杆城市,在城市管理、行业管理上,必须要有统筹考虑,要有智慧和前瞻性。二、限购力度超预期,但精准打击投资炒作。深圳落户门槛低,人口流入大。先行示范区、大湾区等规划利好,叠加疫后货币超发,带来的就是落户炒房(包括中介协助假结婚)、新深圳人提前买房、炒房等。此次,购房要3年落户、3年社保,基本上堵住了炒房。不过,这个“3年落户+3年社保”的组合,比长沙要狠,这略微超出预期,反映了上面讲的,政策是倒逼的。同时,限购政策力度大,也彰显了,深圳房价暴力上涨,是对“房住不炒”的违背,这是不能容忍的。三、离婚炒房的漏洞,彻底被堵住了。2018年“7.31”调控时,对离婚炒房的,仅做杠杆限制,但也有很多漏洞钻。但凡在深圳长期工作居住的人,都知道,离婚炒房,在深圳居民眼里,就是家常便饭。特别是,在近两年“新房打新”和炒房创富的刺激下,深圳离婚潮愈演愈烈,有钱人能离得离婚了。这次,直接在购房资格上做限制,彻底堵住了漏洞,未来假离婚没有激励了,也可为精准调控。四、差别化住房信贷有保有压。纯粹的首套购房,这是要保护的,也是历次房价上涨最受伤的。所以,此次政策仍旧坚持3成首付。二套房,依然坚持部分“认房又认贷”的举措。这要比2013年启动(2015年退出)的完全的“认房又认贷”(只要有贷款记录就算第二套房购置),力度低了很多。这反映了,一方面,政府还是希望保护改善性需求,希望楼市交易能活跃起来,保持一定体量。因为,房价涨到这个份上,购买力的主力就是换房需求了。如果没有了换房和改善,深圳以二手房为主导的楼市交易、城市更新大规模放量,整个市场的循环,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要记住,深圳是个金融资产规模极为庞大的城市,这背后很大程度上,就是楼市。此外,真正的二套房政策(有一套房的家庭,再买一套)依旧未变,仍是7成,也反映了上述思路,保护换房需求。此外,对普通和非普通住房,做差别化信贷,非普通住房首付比例明显提升,这对于近期学位房高价、南山、宝安中心区等高价盘暴力护盘、集体拉升的炒作,是有很大抑制作用的。五、部分恢复豪宅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反映了政策上的不成熟、前瞻性和统筹性不够。去年“双十一”,深圳豪宅税废了,结果把房价拉高到这个程度。现在,再恢复起来,尽管这中间有去年下半年“稳增长”的考虑。但政策的严肃性何在?当时,完全可以通过限购端做长沙式的跟进(1年落户+1年社保),对冲豪宅税取消的影响,但可惜的是,深圳没做到。当然,担心豪宅税恢复造成大起大落,此次只是部分恢复。750万全市一刀切,对东部、中部、中小户型、非学位房,没有多大影响。影响的是西部南山、宝安中心区、福田的学位房等,这些都是去年以来涨价比较多的高价盘,也是近几个月被热炒的、有规划利好的区域。值得注意的是,上一班的豪宅税(2015年)标准,多在300万左右,最高的南山也才490万。现在,一下子从300万左右调到750万,也是担心豪宅税恢复后,对市场造成大起大落。另外,出于活跃楼市交易的考虑,二手房交易计税参考价,多年未调整了,二手房交易的评估价提高后,交易成本也会上升。总之,在高速运转的楼市列车下撒了沙子,深圳楼市交易下半年将明显降温,房价也会有所下跌,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交易的房子,价值可能下降。不过,稳字当头始终是楼市的主基调,对于深圳,监管层也一再强调,深圳既要调控,也要稳楼市,这就要考验深圳的智慧了。调控是短期之举,未来楼市若明显下行,不排除政策再相向而动。

03

官方解读(来源:深圳发布、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一、深户居民购买商品住房的条件做了什么调整?我市此前执行的限购措施,对深户居民没有落户时间和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的要求,居民落户即可购房。本次对限购政策进行“打补丁”,要求:深户居民家庭、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须在本市落户满3年,且能提供购房之日前在本市连续缴纳36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方可购买商品住房。我市对户籍居民家庭限购2套住房,对户籍成年单身人士、非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非户籍居民家庭连续缴纳5年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方可购买商品住房的限购政策,仍然继续严格执行2016年深府办〔2016〕28号文相关规定。二、对离异购房有什么规定?《通知》在2018年深府办规〔2018〕9号文关于离婚购房信贷政策基础上,对离异后购房套数进行了限制。《通知》规定:夫妻双方离异后,任一家庭成员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这样既可满足离异人士合理住房需求,也可有效遏制炒作。具体来讲,在离异之日起3年内,若离异前家庭名下在本市无房,离异后任一家庭成员可以以成年单身人士身份在本市购买1套商品住房;离异前家庭名下在本市有1套商品住房,离异后无房一方可以以成年单身人士身份在本市购买1套商品住房;离异前家庭名下在本市有2套商品住房,离异后任一家庭成员在本市均不得购买商品住房。在离异之日起3年内购买住房的,在执行相关税费、贷款、限购等政策上,按离异前家庭相应标准执行。三、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什么变化?为积极发挥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调节房地产市场作用,切实保障刚需,结合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对我市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作进一步完善,《通知》明确:合理确定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加点下限,对购买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对无房无贷的首次购房家庭,继续执行贷款首付款比例最低30%的政策;对无房但有房贷记录或已有1套住房的购房家庭,如购买普通住房,继续按2016年深府办〔2016〕28号文分别不低于50%、70%的贷款首付比例要求执行,如购买非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均提高10个百分点,即分别为60%、80%。四、如何发挥税收在住房交易中的调控作用?为使存量住房计税参考价格更贴近市场价格,更准确地反映我市存量住房交易市场的真实情况,《通知》对我市存量住房计税参考价格进行更新调整。根据我市房地产市场情况变化,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我市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由2年调整为5年,其余政策内容不变,具体如下: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5%的征收率全额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5年以上(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以销售收入减去购买住房价款后的差额按照5%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5年以上(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五、如何细化普通住房标准?为使我市住房标准更符合市场实际,《通知》对普通住房标准进行细化,规定享受优惠政策的普通住房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含)以上;单套住房套内建筑面积120(含本数)平方米以下或者单套住房建筑面积144(含本数)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总价低于750(含本数)万元。六、为什么要进一步加强对热点楼盘销售的管理?当前,我市热点片区部分楼盘因区位、学位等因素,出现抢购现象,不利于我市房价和市场预期的稳定。为此,《通知》对社会关注度高、预计购房人数较多的热点楼盘,提出严控认购人数,要求优先满足无房居民家庭购房需求,并根据在本市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时间长短等因素制定楼盘销售方案,合理确定房源和认购人数比例,确保有限住房资源优先销售给无房自住家庭。七、房屋抵押合同网签如何操作?目前,买卖双方实际交易价、银行贷款评估价、政府部门登记价未真正实现“三价合一”,易产生“阴阳合同”“高评高贷”等问题。下一步,我市将通过统一的房地产信息平台完成《商品房买卖合同》和《房屋抵押合同》网签工作,并同步将真实的合同数据推送到不动产登记部门办理产权登记手续,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交易业务流程,提高交易效率,真正实现“三价合一”。八、发布二手住房合理成交价格是出于什么考虑?目前,我市二手住房交易信息不够透明,交易信息更多掌握在中介机构手中,交易双方因信息不对称易被市场不实信息误导。加大住房交易信息公开,及时发布热点片区、热点楼盘二手住房合理成交价格,有利于增加二手市场信息透明度,规范中介机构交易行为,引导市场理性的交易,稳定二手住房价格。九、近期如何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市住房建设部门将继续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网信、金融监管等相关部门,持续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工作,对涉嫌存在捂盘惜售、价外加价、虚假广告、发布虚假房源、恶意哄抬房价、违规挪用各类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捏造和散布不实言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各类贷款主体、个别业主,依法依规采取约谈、暂停网签、停业整顿、取消从业资格、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理措施,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相关违法违规信息公开曝光,并纳入房地产行业诚信系统、公共信用信息系统等予以联合惩戒。

2016-2019年深圳楼市调控政策

2016年

3月25日:“325政策”

深户家庭限购2套;

非深户需连续缴纳3年个税或社保,限购1套;

购房家庭无房无贷,首付3成;无房2年内有贷,或有1套房,贷款已结清,首付4成。

4月1日:上调评估价

房产交易评估价格中,住宅类价格普遍上涨较大。按“一房一价”原则,个别区域住宅房源上调幅度超50%。

5月1日:“营改增”

全国性政策,包括深圳二手房交易营业税。

“营改增”,即对个人二手房交易中征收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

营业税买卖中按交易额征收 ,增值税按增值部分金额征收。

10月4日:“社保3改5”

深户家庭限购2套;

深户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在限购1套;

非深户需连续缴纳5年个税或社保。

10月10日:上调评估价

过户价上调幅度约30-50%。

2017年

1月19日:新房限价

首次申请预售,价格不高于周边同类户型在售均价;如无在售楼盘,可参考周边二手房价格。

分期开发、再次申请预售,报价不高于前一期实际销售价格

2018年

3月1日:首套利率上调10-15%,部分银行停贷。

3月28日:“三价合一”

“三价”,即二手房交易中的成交价、计税价、合同价(真实成交价、国土局过户价、银行贷款合同价格)。

“三价合一”,即缴税、贷款都按照一个价格实行,二手房“银行评估价=实际成交价=网签备案价”。

7月31日:“731政策”

企业禁购:暂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法人单位购买商品住宅;

公寓只租不售:各类新供应用地上建设的商务公寓一律只租不售且不得改变用途;

住宅3年限售,公寓5年:居民家庭新购买商品住宅,3年限售,商务公寓5年限售;

离婚2年内买房首付7成起,离婚前无房无贷首付3成,二套房首付5成,2年内2次离婚记录首付7成:购房人离婚2年内申请住房贷款,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七成;但离婚前无房无贷仍按三成执行,仅有一套房按五成执行;购房前2年内有两次及以上离婚记录按七成执行。

2019年

11月11日:调整豪宅线

2019年11月11日起,容积率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4㎡以下的房子为普通住宅,取消豪宅线。满两年可免征增值税。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