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失约、利润下滑!远洋集团多元化路径的进与退

南方都市报 2020-06-07 10:00 阅读 1000+

  上半年即将过去,远洋集团似乎依然在“降速”中前行。

  在2019年,远洋就失约了1400亿元的销售目标,和原来计划中每年50%的增长速度更是相去甚远。

  机构数据显示,即便远洋2020年销售目标与2019年持平,前5月也仅完成全年任务的23%。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规模上市房企研究课题组统计发现,在刚过去的2019年,远洋集团净利润、土储规模、持有现金均出现了同比下滑。

  近日,远洋开始“动刀”组织架构,六大开发事业部架构完成。从2016年提出多元化,到2020年提出“全面聚焦开发主业”,远洋能否借此突破销售困局?

  

  失约销售目标

  扎根北京的远洋集团,曾一度失速,从百亿走向千亿的过程中,用了10年时间。

  时间回溯到2018年3月底,远洋集团召开2017年业绩说明会,当年公司协议销售突破700亿元。

  远洋集团董事会主席李明说,从公司的土地储备、城市布局、团队状态和开发能力上看,未来3-4年将保持每年50%的增长速度,实现2000亿元以上的销售规模也是必要的,公司2018年的销售额肯定会突破1000亿元。

  2018年,远洋实现了50%以上的销售增长,成功迈入千亿俱乐部。

  然而到了2019年,远洋突然“失速”,20%左右的销售增速与50%的增长预期相去甚远,也未能完成全年1400亿元的销售任务。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规模上市房企研究课题组统计50家规模上市房企发现,39家披露了2019年销售目标的房企中,仅有6家未能完成目标,而远洋就是其中一家。

  

  失约销售目标的规模上市房企目标完成率(%)

  机构数据显示,远洋集团今年前5月依然在“降速”中前行,前5月销售金额317.5亿元,相比较2018年433亿元同比下降27%。

  即便远洋2020年销售目标与2019年1400亿元的目标持平,这意味着,前5月刚刚完成全年任务的23%。

  从多元化道路撤退

  2020年疫情之下,房企的运营和抗风险能力再度受到全面考验。在此背景下,今年3月,远洋宣布启动全新五期战略,致力于成为“以投资开发为主业,发展开发相关新业务的综合型实业公司”。

  耐人寻味的是,从2016年提出有限多元化,到今年提出“全面聚焦开发主业”,远洋似乎进行了一轮重新的战略调整。

  2019年5月,远洋集团分别出售了北京邦舍置业有限公司和北京椿萱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和30%的股权,而北京邦舍和北京椿萱分别是远洋集团名下长租公寓业务和养老业务的投资主体之一。

  而这也意味着,远洋舍弃了长租公寓和养老业务的部分跑道。

  土储负增长

  战略规划后2个月,远洋6月前迅速完成了对房地产开发主业进行的组织架构调整,形成了北京、环渤海、华东、华南、华中、华西六大开发事业部。

  
图:来源于远洋集团官微

  从2019年报来看,京津冀地区销售额456.7亿元,长三角地区销售额282.7亿元,珠三角地区销售额225.4亿元,成渝地区销售额87亿,武汉周边地区销售83.2亿元。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贡献率依旧占最大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曾经高喊着冲刺2000亿目标的远洋集团,近两年却放慢了拿地步伐。

  2017年,远洋在土地上“全力开火”,创下历史新高,通过招拍挂、合作开发等方式购入59幅地块及7个成熟项目,购入地块总建面达1613万平方米,权益占比42%,成交总价约1145亿元。

  然而到了2018年,远洋拿地速度明显放缓,土地储备仅增加19%至约4044.4万平方米。

  到了2019年,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统计50家规模上市房企,同比2018年拿地减少的房企只有5家,而远洋拿地金额仅为414.74亿元,降幅最大,为42.6%。

  

  此外,截止至2019年末,头部规模上市房企总土储同比呈现负增长的有7家,远洋也是其中一家。

  总土地储备下降8%至3724.3万平方米,应占权益部分下降8%至2011.9万平方米。

  

  对此,远洋曾回应称,2019年投资的力度并未减少,只是在公开市场拿地较为谨慎。公司持续在深圳旧改、一级土地开发以及收购现有项目合作方股权方面进行投资。另据远洋集团介绍,公司土地储备足够满足未来3-4年的发展。

  “增收不增利”受关注

  2019年年报发布之后,远洋的“增收不增利”也成为关注焦点。

  研究员统计显示,2019年远洋集团的净利润为41.66亿元,同比下降了10.7%。同时净利润率也降至10%以下,为2016年以来最低水平。

  

  同时,截至2019年末,远洋集团总负债规模为1780.88亿元,其中总贷款额为839.07亿元,净负债率为77%,较2018年末小幅升4%。

  受财务杠杆上升所致,远洋2019年利息支出同比增长了24.37%。

  流动资金方面,截至2018年底,公司的现金资源总额(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受限制银行存款)下降21%至425.71亿元,流动比率由1.6倍上升至1.8倍。

  

  不过在融资成本方面,5.50%的加权融资成本表明远洋作为国企,面对融资政策不断收紧的年份,依旧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

  南都大数据研究统计,2019年融资成本5%-6%(不包括)的有8家,分别为美的置业、绿地香港、世茂、绿地、远洋、首开、万科、绿城。

  5.5%的加权平均融资成本,虽然同比上升了0.12%,但依然不算高。

  

  

  出品:规模上市房企研究中心

  研究员:王艳玲 伊晓霞 邱永芬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