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腾讯科技岛设计方案、南科大二期效果图曝光

搜狐焦点深圳资讯 2020-05-23 01:07 阅读 1000+

近期,腾讯科技岛、南方科技大学校园二期项目传来新进展,大量效果图曝光,惊艳!

腾讯科技岛2个设计方案曝光

继荷兰MVRDV建筑设计事务所公布了腾讯前海科技岛设计方案后,美国JERDE建筑事务所近日又公布了其参赛的设计方案,将整个腾讯家族紧密整合成一个统一社区。

不过,此方案为JERDE参与竞赛的方案,都并非腾讯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最终实施方案以腾讯园区最终公布为准。

美国JERDE建筑事务所设计方案

腾讯波浪园区基地位于广州,澳门和香港之间的黄金海滨地区,坐落于城市和水域的重要交汇处。

坐拥社交,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丰富机会资源,引领智能城市设计的新领域。无论从当地机场,商业枢纽和活动场所都能便捷达到,使得这个新型科技园区能够无缝融入城市的变革发展。

由于该园区在大铲湾的狭长线形基地,它将被战略性地编织进城市网络——通过地铁线、高速路,规划路,地下道和桥梁将基地与城市中心和周边区域连接。

作为深圳新前海区的一部分,腾讯波浪园区将被展望作为创新经济引擎和高科技园区。现有相邻和规划的道路系统以及一系列葱郁繁茂的景观和公共空间将把基地和前海区域其余部分统一起来。

这段绿意盎然的地带将作为滨海景观的填补,同时对行人来说更友好,自然,安全,增添了一道景观魅力。一个有趣味的视觉景观就好像绿色公共空间的一段独特舞谱,从周边社区蔓延出来,同时点缀了迷人的建筑标志。

腾讯波浪园区将成为“新浪潮”喻义和未来的舞台,运用科技和可持续创新改善人们生活增强体验 。该园区的目标是将整个腾讯家族紧密整合成一个统一社区。

起伏的绿台作为项目所有区域的中心焦点——一个欢迎游客和当地居民漫游和享受室外活动的有魅力的公园。当地蔬菜和本地植被贯穿于基地繁荣生长,遍布于丰富起伏的地形,绿色屋顶和墙面,巧妙地融入公共空间和建筑中。

对于大铲湾已建景观来说,占地超过一百万平方米的该基地将成为很大一部分的补充,它将分为两期开发建设。南端的创意办公区域;东面的商业、娱乐和社区用途;初创办公楼和住宅塔楼将在西面和北面形成一道独特的天际线。园区主要分为五大特色区域:创造、生活、学习、互动和工作。

多个中转节点通过起伏的波浪公园和基地连接,更加强了可达性和舒适性。其他在自行车道,行人道或码头边穿梭游玩的人,也可自由进入探索腾讯的创新文化。

作为一股全球化的催化力量,通过共享一个激励所有人“抓住浪潮”的场所,向一个互联社区、智能绿色生活和人才培养及文化建设的时代大步迈进。

*此方案为JERDE参与竞赛的方案,最终实施方案以腾讯园区最终公布为准。

荷兰MVRDV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方案

MVRDV的方案和研究展示了这个科技园区的形成过程:各种功能被整合到一个仿若连绵起伏山脉的智能城区,同时围绕基地创造一个滨水公园。

图/Image: © MVRDV

MVRDV为腾讯园区设计的方案包含一项复杂的研究,最终圆满呈现了一个连绵起伏像山脉一样的智慧园区

中国科技巨头腾讯为了适应业务的飞速发展,在位于深圳的总部——腾讯海滨大厦刚竣工时,就立刻着手计划在深圳前海湾建立新的总部。但腾讯下一代总部的规模达到另一个层次: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00万平方米,可容纳8-10万名员工。

图/Image: © MVRDV

腾讯新总部计划总建筑面积为200万平方米,可容纳8-10万名员工。

腾讯的新总部不仅拥有更大的体量,同时在技术层面上也充满了宏伟的愿景。腾讯的经营理念是将科技带来的“用户价值”及其为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放在首位,在这种价值观下,腾讯希望新的园区能成为智慧城区的典范,向人们展示最新科技改变城市的潜力。

图/Image: © MVRDV

腾讯园区被设想为一个由100多座建筑组成的网格状园区,屋顶是起伏的光伏板

MVRDV的一系列研究在竞赛中圆满呈现,腾讯园区被设想为一个由100多座建筑组成的网格状园区。屋顶起伏的光伏板以及多座将建筑连接在一起的桥梁,构成一个让人联想到绵延山脉的连续表面。在建筑底部,滨水公园沿着场地的东侧蜿蜒盘旋,汇入前海湾。滨水公园将邻近建筑的低层扩展成被绿色渲染的梯田式露台。

图/Image: © MVRDV

在建筑底部,滨水公园沿着场地的东侧蜿蜒盘旋,汇入前海湾。

整座公园内遍布该区域的公共建筑,包括一所学校、一所幼儿园、一个体育中心和一个数据中心等。公园的南端有园区内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一座仿佛山脚下石块的会议中心。该会议中心位于前海湾的入口处,它将成为彰显腾讯国际影响力的标志。

图/Image: © MVRDV

公园的南端有园区内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一座仿佛山脚下石块的会议中心。

在办公区中心地带的一个十字路口,坐落着园区的“心脏”——信息广场,由邻近的四座建筑各开辟一角组成。从入住率到碳排放量,这个圆形的空间向人们展示了腾讯园区日常运作的各种相关数据。“智慧城市”介入的另一个重点是园区的交通策略:在园区的东面,高速公路可直达四个地下停车场,地上交通网络则留给无人驾驶汽车和循环班车,保证员工和居民出行的便利性。此外,通往市中心的地铁和公交线路沿场地的东西两侧运行,将腾讯园区与深圳其他区域连接起来。

图/Image: © MVRDV

整座公园内遍布该区域的公共建筑,包括一所学校、一所幼儿园、一个体育中心和一个数据中心等。

“我们希望我们为腾讯所做的研究和设计,能够向人们证明智慧城市也将是一个绿色城市。” MVRDV联合创始人Winy Maas表示:“园区中心的未来主义数据中心,加上无处不在的智慧城市元素,腾讯员工会觉得自己被科技包围了,但他们也被自然包围着。员工可以在很短的步行距离内到达斗折蛇行的公园,绿色的阶梯状露台环绕着他们。”

图/Image: © MVRDV

设计团队设计了28种不同的外轮廓方案,并将它们排列成一个 “谱系”。

在腾讯园区的设计过程中,为了获得现代科技园区的最优方案,MVRDV进行了一个复杂的研究。设计团队设计了28种不同的外轮廓方案,并将它们排列成一个 “谱系”,当设计团队为初始方案添加更多关键品质时,这个“谱系”进化出多个分支。

“所有的研究都按逻辑汇编成脚本,这将为设计和维护未来的智慧城市提供一种新的方式,”Winy Maas补充道:“最终提交的竞赛作品综合反映了在这个反复打磨的设计过程中MVRDV收获的一切,一个多样化、灵活、绿色、动态、开放、适应性强,最重要的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科技园区。”

深圳南方科技大学二期效果图曝光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校园二期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大量效果图曝光。

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是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创新型大学。

校园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如何更进一步的推进南科大在深圳这座创新城市中,成为对接国际前沿的学院节点,在环境上形成独特的人文场所,是工作室设计的立足点。

南科大北依羊台山,东邻长岭陂水库,西侧为深圳大学新校区。项目基地地处山谷,自然环境优美僻静,方案力图将建筑设计和山地景观相结合,形成建筑和景观相互交融的一个整体。项目主要分为A地块和C地块。

A地块-南科大中心

南科大中心功能涵盖餐厅、图书馆及综合服务楼。我们设计了一个有百叶遮盖的环状系统,将不同功能的建筑体块有效率的统一在内,绿色步行长廊穿插缝合,创造出生动的公共空间,人性化的微气候,将南科大中心与校园内其他独栋的建筑形成对比。师生在各功能楼之间方便到达,充分享受室内外的活动,不受恶劣天气的干扰。

C地块-学术交流中心、人文学院

基地地跨山谷,校园的人文景观轴呈东西方向穿越基地。依据山势,我们将建筑设置在基地的南北两侧,在基地中部的低洼处设计了一系列湿地景观与校园人文轴线相呼应。建筑整体形态方面呈小体量群落状布局,顺应山势,空间和造型上都力图传承岭南传统园林的精髓,以现代的手法诠释岭南地域文化的内涵。

学术交流中心:建筑坐北朝南,呈合院式布局在整体形态上呼应了岭南传统建筑的气质。灰砖装饰的立面,坡屋顶和挑檐是对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呈现,同时,充满韵律感的立面设计,是对传统元素进行的一次现代的演绎。

人文学院:三个体量顺应山势呈一字排开,通过廊道联系。形态上,建筑的大屋檐和屋檐围合出的庭院体现了宁静的学术氛围,和岭南建筑中建筑与庭院相互交融的特质。建筑内部都拥有一个独立的内庭院,学科的办公室和教室向外享有湿地和山体景观,向内拥有宁静的庭院景观。

房掌柜综合整理自咚咚找房、环球建筑、© MVRDV、法国AS建筑工作室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