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划重点:补齐科创短板,稳健湾区金融,电子支付互联!

匿名 2020-12-03 09:54 阅读 1000+

导读

2019年2月28日(星期四)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邀请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罗文,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发布会要点。

NO. 1|壹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罗文:

《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就是

“一个中心,一个愿景,七大重点,四项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罗文先生率先进行演讲,他表示:《规划纲要》的编制主要作了四个方面的考虑:

1、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明确大湾区的战略定位。 2、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3、发挥粤港澳比较优势,增强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4、深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概括起来,《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就是“一个中心,一个愿景,七大重点,四项措施”。

“一个中心”就是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一个愿景”就是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成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示范。 “七大重点”就是明确了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七个重点领域。 “四项措施”就是加强组织领导、推动重点工作、防范化解风险、扩大社会参与。

下一步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沟通协调,精心组织实施,进行跟踪分析评估,把《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NO. 2|贰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

广东将切实担当好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职责

作出应有的贡献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简要介绍了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展的有关情况。主要为六个部分:

1、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 2、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不断深化。 3、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 4、营商环境加快对接。 5、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有序推进。 6、港澳居民到广东发展更加便利。

下一步,广东省将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的总牵引,切实担当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职责,为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广东应有的贡献!

NO. 3|叁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

香港的角色将会是积极的

“参与者”、“促成者”及“推广者”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对香港在大湾区的优势进行了阐述。

香港既是国家的一部分,同时拥有不同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香港是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城市,拥有开放便利的营商环境及优质的专业服务。

香港可以把这些优势与大湾区内地九市的广阔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科技实力较强等优势结合起来。通过推动大湾区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香港的角色,将会是积极的“参与者”、“促成者”及“推广者”。

香港可以将丰富的国际联系经验延伸至内地,协助引进外资,也可以与内地企业共同开拓海外市场,拼船出海,寻找发展机遇,促进两地的经济发展,互利共赢。

NO. 4|肆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

《规划纲要》赋予澳门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

给澳门自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角度解读了两方面的认识。他表示,特区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是基于这些认识而展开。

第一,澳门的担当与挑战。

此次《规划纲要》赋予澳门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整个《规划纲要》中直接指向澳门的,据目前统计的有49项,说明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既是澳门的担当,同样也是对澳门的挑战。

第二,澳门的机遇与责任。

《规划纲要》公布与实施,给澳门自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抓住这个机遇,通过积极参与大湾区发展建设,获得自身的跨越发展,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多元,从而为澳门社会长久的繁荣稳定、澳门子孙后代的民生福祉创造条件和打下牢固基础,这是澳门特区政府必须承担的社会和历史责任。

NO. 5|伍

记者提问环节

涉及挑战、机遇、人才、5G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挑战很多,如何更好的推进大湾区的建设,请问有什么考虑?

罗文先生:

香港、澳门、广东省三个地方同处一个湾区,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经济方面各有优势,彼此紧密合作,必将产生协同效应和放大效应。

下一步要更好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着力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1、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2、坚持依法办事;3、充分发挥市场作用。4、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妥善化解可能产生的发展障碍。

张建宗先生:

香港将继续竭尽所能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把国家所需、香港所长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化的机制作用。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同时,也为香港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为香港的居民提供更广阔的生活和发展的空间。

《规划纲要》明确的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大力的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这些工作都有利于打造香港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米健: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你关注到去年主席在接见纪念改革开放港澳代表团的时候,他的讲话中已经有了。

主席表达的核心思想:1、港澳对内地改革开放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2、它之所以起到这么大的贡献作用,就是因为它有“一国两制”这种最大的优势;3、希望港澳在未来的新一轮国家改革开放过程当中继续发挥作用,前提条件肯定是“一国两制”。

南方日报记者:请问广东在推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有哪些举措?香港和澳门如何协助港澳青年把握大湾区带来的机遇?

林少春:

广东省历来都欢迎港澳青年到广东就业、创新创业,按照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自从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这三个地方设立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以来,港澳青年在这里的创业团队已经达到了360多个,落户在这个地方。

这360多个团队里,涉及到互联网、金融、科技、生物、医学等各个领域,从业人员、就业人员接近4千人,成效是非常显著的。下一步,广东省仍然会把平台优化提升,把相关鼓励创业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

张建宗:

香港鼓励香港青年参与大湾区的发展,并着力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及机遇,努力使大湾区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创新创业平台,同时促进香港青年的向上流动,也让他们参与大湾区以及国家的发展大局。

香港特区政府将整合聚集香港青年大湾区双创的资源,以大湾区青年双创基地为核心,建构一个可持续发展,支持香港青年双创的生态系统。

米健:

未来的大湾区是青年的大湾区,所以如果大湾区的青年强,那么大湾区才会强。在这方面,特区政府做了很多工作。

1、实施“千人计划”,让青年到内地交流学习,为创新创业做好准备;2、实施青年湾区创业创新计划;3、我们提供30万元上限的免息创业贷款,支持青年创业。很多青年靠着政府的这个政策到横琴,到大湾区其他的城市创业;4、连续几年组织“澳门青年创业创新考察团”到内地,学习创新创业的经验;5、在中山设立了一站式的青年创新创业平台;6、在横琴、南沙、前海都为青年提供了实践平台。

大公报记者:5G会不会在港澳地区率先实现商业应用?

罗文:

5G被誉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代表核心技术之一,也是实现万物互联、人机交互的战略性信息基础设施。我国高度重视5G发展,提出了加快5G商用步伐。

我们积极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之间加强对接和交流,共享发展成果,积极鼓励港澳地区电信运营企业开展5G。

新华社记者:中央为什么要支持粤港澳三地打造国际科创中心?下一步的工作考虑是什么?三地将如何推进?

罗文:

中央之所以要支持粤港澳三地共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1、这是完善我国区域创新总体布局,加快经济发展率先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迫切需要;2、发挥粤港澳三地比较优势,保持香港和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要求;3、发挥港澳国际化优势,带动大湾区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必由之路。

下一步,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

林少春:

粤港澳大湾区基础好、面积广、人口多、产业门类齐全,制造业特别发达,所以国家从战略的角度把科技引领摆在第一位,作为引领未来的发展,补充这个湾区的短板,是抓到了要点上。

广东的推进工作有几个方面:1、要推动建立和完善跨境的科研合作机制;2、协同港澳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点就是要加快在走廊里推动重大科技的基础设施、交叉研究的平台和前沿学科的研究;3、三地要探索加强资源共享,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畅通。

下一步,广东将在中央的主导下,积极加强和港澳的沟通,在科技创新方面更多的研究支持政策和措施。

张建宗:

香港特区政府在过去一年获中央政府支持多项具体措施,其中包括中央科研基金跨境拨付到香港来,确立中国科学院在香港设立院校机构,推动其研究院所落户在香港科学园的两个科技创新平台。

展望未来,香港会继续大力推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体的工作包括:一是鼓励我们全力的发展落马洲河套地区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二是联系国内外顶尖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建立科研合作基地。

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全力发展创科基建,推动研发汇聚人才,推动再工业化,加强对科研界的支援。我想强调的是香港的创新生态,在去年一年有明显的改善、明显的进步。

香港电台记者:大湾区发展的时候,怎么样可以减轻在融合过程之中港澳的压力,有什么措施可以使香港和澳门的居民可以放心参与大湾区的发展?

罗文:

《规划纲要》里专门列出了一章,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积极构建“一小时生活圈”。

在这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三个方面具体举措:1、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通关便利化方面;3、公共服务方面。

米健:

对于大湾区发展建设可能带来的人流压力,必须要有思想准备。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就没有措施,任其失控。这是要避免的。这就考验政府管理部门的智慧。三地的合作也是必要的,但总的来说,这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趋势。

澳门澳广视记者:目前粤港澳三地防灾害的工作具体有什么进展?

林少春:

怎么样防止自然灾害?目前我们有几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建立一个气象信息共享机制;第二,建立一个在灾害来之前及时互通互报的机制;第三,对澳门的供电,实现了双回路,是通过地下电缆,确保澳门电力供应的完善。

接下来之后,两地将会根据项目的建设,充分论证生态环境的影响,还有海潮、天文潮的数据要进行准确的测量,拿出一个科学有效的防控办法。我们现在都在建立这些机制,也在不断地完善设施,共同做好防御自然灾害的工作。

米健:

澳门方面,十年防灾减灾的计划,已经到了第六稿,其中重要是之一就是挡潮闸,挡潮闸已经到了技术论证阶段。

虽然这个挡潮闸基本方案可行,但真正把这个挡潮闸建起来,需要有天文、气象、海潮,还有洪水,所有数据的综合分析,才能管控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但请澳门居民放心,这件事情特区政府是把它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第一财经记者:在大湾区建设过程当中,港交所、深交所两大交易所将会如何来助力大湾区的建设?深交所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林少春:

在湾区促进金融业的发展,主要有这么几条。

第一,金融必须是稳健的,不能出问题,如果金融出问题,对整个经济影响太大了。所以必须按照国家有关金融的政策前提下来推动湾区的金融业发展。

第二,上海科创板从审批登记改为注册制,我们也在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目前我们正在按照国家要求,完善相关方面的必备条件。

第三,我们也按照国家的要求加强监管,防止金融方面的风险。按照国家的部署,在打好三大攻坚战里面,第一个就是防控金融风险,我们之后要确保金融业既服务于经济发展,又是健康的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除了硬件连通之外,社会各界也期待更加便利的管理措施,方便粤港澳人员车辆往来,推进高效便捷的流通,请问在这方面有什么考虑?

罗文:

我们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硬联通”方面。二是在体制机制“软联通”方面。

加强内地与港澳口岸部门协作,扩展和完善口岸功能,依法推动在粤港澳口岸实施更便利的通关模式,进一步便利港澳与内地居民往来。

研究制定和优化香港、澳门单牌机动车进入内地行驶的政策措施。探索推进在广东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和交通等民生方面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