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遭“狙击”!北京、广州,雷厉风行!

财经白话 2020-05-06 04:40 阅读 904

作者:公子小白

01

北京,是中国最牛的城市,没有之一。楼市也是一样,虽然深圳被认为是楼市的风向标,但带头大哥,非北京莫属。

这里汇聚着全国最优质的公共资源,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等,更是各种政策的策源地。

房地产的走势好坏,需要看北京的一颦一笑。就在今天,这位楼市的带头大哥北京,对学区房出招了。

据北京日报,明天(5月6日)起,北京适龄儿童将开始采集小学入学信息。今年“幼升小”,除近几年一直明确的过道房、车库房、空挂户等均不得作为入学条件外,城六区更是通过明确“六年一学位”,实施“多校划片”。

根据新规,新购房者子女入学,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而一个学区房,原则上六年内只提供一个登记入学学位。

这对于学区房,是个两个较大利空:一个是多校划片,一个是六年一学位。

02

何为多效划片?何为六年一学位?

在此之前,包括北京在内的几乎所有城市,实行的都是一校一片区。比如北京某实验小学,对应着周边的几个小区,只有买了这几个小区的房子,他们的孩子才能在这所实验学校读书。

导致的结果是,一些优质名校对应的片区成为了香饽饽,不光有需求的家长抢着买,投资客也看中了它们的价值,争抢入手,供不应求,最后房价水涨船高,天价房层出不穷。

如今,北京将此改为多校划片,就是将多个学校和多个片区混在一起,不再对应一个学校。换言之,那些原本以为买了某套房子就可以让孩子上名校的人,打错了算盘,因为即便买了名校学区房,也不一定能上名校,可能会分配到普通学校去。

事实上,去年年初,北京海淀区就率先实行了多校划片,表示从2019年1月1日起,在海淀区购房取得不动产权证的居民,申请学位不再对应一所学校。

今天,只不过将海淀的政策普及到了北京主城六区。

如此一来,学区房,尤其是名校学区房的炒作热度,必然会有所下降,这也是北京出台多校划片的初衷。

在北京普及之前,另一个一线城市广州,已经出手了。

4月20日,广州11区的中小学陆续发布2020年招生细则,其中天河区小升初的一条新规引起广泛关注:

2026年开始,小学毕业生(小学2020年后入学的)申请我区公办初中时,若公办初中招生计划(或招生规模)无法完全接收对口小学(或对口地段)的小学毕业生,公办初中将采用多校划片,电脑派位方式招收符合我区公办初中招生条件的小学毕业生。

虽然这条政策执行的时间,要等到2026年,但仍能起到敲山震虎的功效,警告那些炒作学区房的人,别太放肆了。

03

除了多校划片对学区房构成利空外,六年一学位,也是一把利刃。

很多城市的学区房大热,除了学区房本身的价值导致供不应求外,还有就是炒房客疯狂买入,频繁转手。

如今,六年一学位,也即六年之内一套房只锁定一个学位(多孩除外),即便转手也是如此,这势必会降低学区房的转手率,给其降温。

事实上,六年一学位,北京此前就是如此,不光北京,深圳、武汉、兰州、天津、厦门、苏州福州南通台州长春等城市,也都是类似政策,有的城市更是采取“九年一学位(小学和初中)”。

北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给被炒成天价的学区房降降温。但如此真能降温吗?本号并不认为会有好的效果。

原因在于,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仍非常稀缺,此外,教育资源与房产挂钩,里面牵涉了太多人的利益。想要一下子解绑,很难做到。

04

我们知道,中心城市单价最贵的房子,不是别墅,不是海景房,也不是地铁房,而是学区房。

君不见,此前各路媒体报道的天价学区房,让人瞠目。

比如去年传的沸沸扬扬的北京西城天价储物间。北京一家长花费360万买下西城区一个12平米的储物间,单价30万元,只为了给他的孩子争抢到一个上好学校的资格。

同样在去年,厦门也传出了天价学区房。去年7月份,厦门一套15平米的迷你学区房,挂牌价高达258万,均价突破了厦门的天际线,高达17.5万元/平米。

这套房子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图强小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破小,虽然破旧,且剩余的使用权只有38年,但争抢者仍趋之若鹜,挂出去没多久,就被人以250万总价买走。

炙手可热的主要原因,是该小区的关联学位房是厦门市实验小学,是唯一直属厦门市教育局的小学,是厦门市老牌名校。

学区房之所以贵,不在房子本身的质量有多好,而在于它附加的教育资源,如果交通方便,户型又不错,保准是个天价,即便不是天价,也是我等吃瓜群众望而却步的价格。

导致的结果是,好的学校只有有钱人的孩子能够上得起,穷人的孩子只能上一般的学校。

很多人发现,最近十多年来,很少再听到农村孩子逆袭的故事,高分生多半出现在城里,上面的教育资源与房产挂钩,就是答案。

好的老师都被好的学校挖走了,好的学校门槛就是好的学区房,好的学区房价格高不可攀,只有有钱人才能买得起。最后的最后,富人的孩子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富人阶层愈发稳固,穷人的孩子只能上一般甚至差学校,想要打破阶层越来越难。

尽管管理层正在努力改变这种形势,北京开始多校划片,广州将要多校划片就是证明。但是,中国的教育资源仍然稀缺,在稀缺的背景下,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仍会是那些有钱有权人家的孩子。

在教育资源没有彻底与房子解绑之前,即便是多校划片、六年一学位甚至九年一学位,也难以撼动学区房的价值,只要价值不减,购房学区房的人仍会趋之若鹜,价格难有实质性下降。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