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房地产市场四大怪象:深圳楼市大涨,原是有人薅政策羊毛

澎湃新闻 2020-04-22 09:05 阅读 1000+
  • 新闻

  • 国内
  • 国际
  • 图片
  • 评论
  • 探索
  • 军事
  • 本地新闻
  • 王三三
  • 体育

  • NBA
  • CBA
  • 综合
  • 中超
  • 国际足球
  • 英超
  • 西甲
  • 意甲
  • 娱乐

  • 明星
  • 图片
  • 电影
  • 电视
  • 音乐
  • 稿事编辑部
  • 娱乐FOCUS
  • 星捕快
  • 财经

  • 股票
  • 行情
  • 产经
  • 新股
  • 金融
  • 基金
  • 商业
  • 理财
  • 汽车

  • 购车
  • 行情
  • 选车
  • 车型库
  • 行业
  • 用车
  • 汽车图片
  •  
  • 科技

  • 通信
  • IT
  • 互联网
  • 移动互联网
  • 特别策划
  • 五道口沙龙
  • 易语中的
  • 专题
  • 女人

  • 亲子
  • 艺术
  • 时尚
  • 收藏
  • 情感
  • 星座
  • 美容
  • 手机/数码

  • 移动
  • 电脑
  • 手机库
  • 家电
  • 智能硬件
  • 相机
  • 手机视频
  •  
  • 房产/家居

  • 北京房产
  • 上海房产
  • 广州房产
  • 全部分站
  • 楼盘库
  • 家具
  • 卫浴
  • 衣柜
  • 旅游

  • 户外
  • 贵州
  • 美食
  • 四川
  • 景点
  • 新疆
  • 专题
  • 西藏
  • 教育

  • 移民
  • 考研
  • 留学
  • 公务员
  • 外语
  • 中小学
  • 高考
  • 校园
查看网易地图

  最近,房地产市场又热闹起来。一些许久没有出现过的怪现象,接二连三地出现了。让不少关心房地产的网友,心又开始扑通扑通跳得厉害。

  
到底是哪些怪现象?这些现象又折射房地产市场哪些走势?现在是出手买房的时机吗?来,往下看——

  
怪现象一:深圳楼市大涨,原是有人薅政策羊毛

  
近来,深圳因房价大幅上涨成为吃瓜群众茶余饭后关注的焦点。业界又爆出,这是当地房抵经营贷流入楼市的结果。

  
此前,为应对疫情,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深圳市出台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项目实施办法》,这让大部分银行放宽了抵押贷、经营贷等贷款项目,且贷款利率低于房贷利率。

  
好办理、利率低,不少人动起歪脑筋,拿到贷款后立即转投楼市,薅起了政策羊毛。

  
为了刹住这股歪风,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已于20日发布《关于规范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项目的通告》。《通告》明确,“贷款必须用于支持对象生产经营,不得用于并购贷款、国家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的项目以及参与民间借贷、投资资本市场和个人消费等”。

  

  虽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是否能够令资金流向它该去的地方仍是未知数。

  
怪现象二:千万豪宅秒光

  
买豪宅如同买白菜?是的,你没有听错!

  
这事,就在上海发生了。

  
4月13日,上海有个“碧云尊邸”的项目开始认筹,有网友反映,现场甚至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有人因为插队抢房源而大打出手!

  

  这个被称为“浦东豪宅之王”的住宅项目,总共有160套房源,最贵房子总价达8000万元,最便宜的也要1700万元起步。在众多的排队者中,甚至有购房者称“非这里不买!”

  
有网友感慨:几千万的豪宅竟然当成白菜买,还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更出乎预料的是,在上海,豪宅秒光现象并非孤例。比如,陆家嘴的“滨江凯旋门”、中环的“中海汇德利”项目,也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怪现象三:喝茶费“重现江湖”

  
想要买房子,先交喝茶费。

  
近期开发商和中介收取“喝茶费”的现象再次出现。

  
不过,这次喝茶费的金额相当惊人,单套房子“喝茶费”就达到百万元!

  
据报道,日前深圳宝安区、南山区有部分楼盘收“喝茶费”、“更名费”,总价2200多万元的房子,“喝茶费”就达到了150万元。

  

  有些网友不解,买个房哪来的“喝茶费”?

  
原来,政府对新楼盘限价,开发商备案价备不上去,就通过第三方来加价。有一些开发商把自己资产先以子公司名义打包购买,再对外出售,这就相当于左手倒右手,然后收取高额的“喝茶费”。

  

  怪现象四:多城楼市政策“一日游”

  
前不久,热点城市青岛重发“2020青岛百日消费季网络房展活动规则”,删改了放松限购、限售条款,成为继海宁、广州、济南、宝鸡、驻马店之后,今年第六个楼市松绑政策“一日游”的城市。

  
正应了一句话,步子迈大了,容易抻着。但话音刚落,又有城市出手了。

  

  最近,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湖北楼市,迎来了“力度最大”的刺激政策。

  
4月20日,湖北省荆州市发布《关于有效应对疫情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运行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商品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20%;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商品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

  
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有很多网友表示,动作这么大,会不会和之前一样,落得个政策“一日游”?

  

  其实,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段沉寂期。如今,疫情刚刚稳定,房地产怪事就接二连三。

  
也难怪。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稳就业、稳经济,各地出台扶持房地产企业政策的冲动一直都有,一些炒房者也伺机而动。另一方面,房住不炒的底线绝对不能突破。

  
还是那句话,炒房者就歇了吧,房地产市场期待平稳健康发展,不欢迎你们。

  
(原题:《短短几天,房地产市场竟发生这么多怪事,释放啥信号?》)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