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深双光明云谷分展场已开幕!

搜狐焦点深圳商务 2019-12-31 11:02 阅读 2000+

光明-互联未来,迎接「光明」未来

——2019深双光明云谷分展场

2019年12月22日下午,2019深港城市 \ 建筑双城双年展(以下简称“深双”)光明云谷分展场正式开幕。光明云谷分展场以“光明-互联未来(GUANGMING INTER-CONNECTED FUTURE)”为策展主题,延续深双典型的“城市游牧”方式,将展场设立在城市未来发展的节点——光明科学城展示中心,并通过道路、装置与活动的规划与2017 深双光明分展场——迳口社区连接,使本届展览与往届进行场地互联及时空交接。展览为期三个月,将展至2020年3月22日,敬请持续关注。

把握发展机遇,迎接「光明」未来

科学与技术正在革命性地改变和重塑我们的生活和城市空间。与本届深双 “城市交互(URBAN INTERACTIONS)” 的展览主题相呼应,光明云谷分展场提出以“光明 - 互联未来” 为展览主题。“互联”是孤立的对立面,是针对过往城市建设当中相对孤立的土地、建设和产业发展方式的批判,同时也是形成多元活力城市空间的策略。“互联”也是对光明的城市建设提出的未来城市概念,从光明规划现状到未来新型城市展望,形成从历史到未来、知识到工具的关联性展览。展览设置“策展人特别单元”对光明区规划建设情况的研究与梳理,共有18个来自国内外的参展团队,围绕“历史中的未来” “光明回溯” “迈向未来的光明之城”“绿色与生态”和“光明未来”五大主题,进行互动并展开深入讨论,畅想光明未来发展。

以史为镜,建设未来都市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城市是我们值得不断回顾的城市建设经验。策展人通过《历史中的未来》从数千年城市发展历史中选取100个典型的城市设计进行呈现,以回顾的方式从历史的经验和对未来的想象中寻找新的触发点。同时,光明区在城市发展的历史上经历过几次重大的城市规划的变化与更迭。在成立区之初,便以“绿色”+“创新”为城市发展的两大主线,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不断寻找新的突破点和创新的规划思维。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光明回溯》沿着光明城市规划时间轴选取了四个重要的时间锚点,从光明源起、到新区建设、创新引领、再向光明未来延伸。研究团队希望通过回溯和批判性思考让人们对光明未来的规划建设保持持续的、动态的关注,凝练有价值的思想。来自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琼·布斯克茨、杨丁亮、迈克尔·凯勒则以《未来-秩序-城市:让历史告诉未来》来体现“城市设计中的规律性”研究项目的成果,研究认为其规律性可以解决当今城市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迈向未来的光明之城

面对光明下一轮城市化进程,设计与规划工具如何帮助新城建设?科技与数据如何作为支撑和平台?设计与城市生活如何接轨?国家战略与在地城镇如何链接?生态维护与城市发展如何平衡?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将要面对的新城问题。在“迈向未来的光明之城”主题下,十多家国际参展机构带来了前沿研究和实践案例,将城市问题和设计手段对应,为未来的城市提供更多元和丰富的手段。

数据与可视化支持城市系统

展望未来,信息技术驱动的城市变革,将不仅仅体现在科技领域,社会经济与文化伦理都将在虚拟城市中体现出重要意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全息城:多维感应•跨界互联》为题,重新思考新城新区的建设。未来的新城必然要告别工业化流水线的模式,而是更加复合、多元、包容、人性化的光明之城。

对于高密度城市,香港大学可持续高密度城市实验室(Sustainable High Density Cities Lab)通过《可持续高密度城市: 连接研究与实践》展示了数字时代的新兴智能技术,例如智能传感器,仿真和机器学习,为规划人员提供了应对复杂性不断增长的城市的新机会。人工智能和传统时空分析技术的结合赋予我们从全态势数据中发现知识、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领衔、香港大学团队共同参与的研究团队由此提出《合意城市》的理念,希望在此技术基础上通过适当的规划/设计手段,将城市调节到最优化状态,提高精细化水平。城市象限研究院(URBANXYZ)的《社区共生——京深移民社区与老龄社区的数据创想》则通过大数据和厚数据两种数据描摹手段,对北京和深圳的城市移民(即“外来人口”)和老年人生活的社区进行描绘,向参观者呈现一个量化的、基于数据展开的城市共生故事。

引领未来的城市研究逻辑方法论

与那些传统的、固化的、有确定规划期限的城市规划带来的许多问题相反,雄安新区规划有可能成为世界上和人类历史上最大、最全面的“活的规划”。在过去三年时间里,美国雪城大学建筑学院密切关注着北京-天津-河北(即京津冀)的协同规划,他们以《设计 能源 未来:雄安》来展示对这个难以想象的关于城市规划及 “设计智慧”的大型知识库的观察与思考。针对泰国清迈古城护城河周边的复杂城市空间,来自香港大学建筑系园境建筑学部的《无明空间:设计基于城市环境的隐形逻辑》着眼于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确定城市中的“無明空間”,观察到常人难以触及的时间和细节,充分挖掘隐藏在表象背后的逻辑关系。汇集了巴尔的摩生态系统研究机构十余年累积的公开知识,维多利亚·J·马歇尔、玛丽·L·卡德纳索、布莱恩·P·麦格拉思、Steward T. A. Pickett团队的《图块集合:将城市的设计实践与生态知识整合为复杂系统》结合了设计原则和生态知识,有助于将城市理解为一个复合型、图块型的动态系统,词概念工具是一种通过科学理解和设计实践互动来研究、测量和观察城市的新方法。

可持续地建设未来

未来的城市建设将与材料生态学和新兴建筑技术有着越来越多的相互联系,HANNAH、康奈尔大学建筑系的《建设未来城市》以3D打印混凝土的方式展示实验作品,以及城市尺度的实验性住房设计和建造系统。探讨面向未来城市发展的理想蓝图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重视,作为打造新加坡整体城市形象的主要机构之一,新加坡CPG集团的《融汇自然,引领未来》展示了他们的著名作品包括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国家美术馆、滨海湾花园等。新加坡的未来需要更加智能和数字化的方式帮助建筑和城市,新加坡建设局通过《BuildSG:转变建筑方式》来讨论城市未来建设的可能性。此外,由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NRF)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urich)建立的未来城市实验室(FCL)在《塑造可持续的未来城市:通过科学、设计、因地制宜》中为规划可持续的未来城市提供了一系列结合了来自多个来源,分析技术,富有想象力的策略和跨学科知识的数据,以支持规划过程的数字研究工具。最新出炉的今日头条平台数据显示,2019年度的光明小镇·欢乐田园是深圳市民最关注的旅游景点之一。华侨城集团的《绿色与生态——都市田园的创新可能》通过展览和活动的介入,寻找到一条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出新的价值体系和新的社会发展模式。

迈向未来,展现未来

在城市迈向未来的时候,众多崭新的科技工具和数字化的方式让我们对未来的城市有着更多的想象与憧憬,但一切的技术手段都只是为城市生活提供支持。自动交通驾驶技术在未来不只是对公共交通的变革,更有可能重塑城市环境。城市形态研究实验室(City Form Lab)的《自动化公共交通:洛杉矶2047》以图画小说方式来想象未来城市,包括一系列的新的建筑类型、街道布局、城市形态和土地使用模式等。作为科学城的核心功能承载区,光明北片区亟需通过城市设计引导城市更新及新建开发,以完善城市功能、促进产业转型、提升城市品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深圳天安骏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光明北片区规划》以期通过兼具创新性与可操作性的城市设计方案,塑造一个更集聚活力、更具创新氛围、更有科学特色的科创城区,推动光明北地区建设成为光明科学城的触媒和标杆。

整个展览的观赏从“历史中的未来”主题展开,对光明区进行“回溯,在“迈向未来的光明之城”了解众多工具与手段后,最后抵达“光明的未来”。这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光明未来》希望通过一个开放式的选择留给观者对于未来无尽的想象。

新闻链接:“野生”活力、先锋前沿的思想碰撞是展览价值所在

提问2019深双光明分展场策展人尹毓俊

尹毓俊

Atelier Alternative Architecture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及景观建筑学双硕士。香港大学建筑系兼职教授。2017年雪城大学访问教授。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光明分展场总策展人,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助理策展人。

Q:2017、2019两届深双光明分展场策展的对比、如何实现场地互联及时空交接?

A:上届的主题是“城市共生”,提及城乡问题、乡村问题就会产生很多很强烈的在地关系。不管是所谓的乡建,还是艺术介入乡建,都要与本地村民发生关系,这是讨论的起点。到了2019这届讨论的话题已经扩大了,“城市交互”这个主题下,在光明分展场就是如何去建设一个城市,如何想象一个未来城市,讨论的问题更为复杂、多元。但万变不离其中,没有脱离开“以人为本”的这个出发点。

深双从2017年5个分展场,再到2019年的9个分展场散布整个深圳,政府和地方对于双年展的意识不断提高和重视,分展场“城市游牧”的主题也随之不断地强化与发展,形成了一种“各自为政”的极有活力的生长状态,同时也对主展场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回应。

今天,如果你从西九龙乘高铁出发,25分钟就到光明城站,从福田站出发仅需10分钟。每周六周日都有巴士专线连接光明城站与展场,每三十分钟一班。基于同一个主题之下,主、分展场间会形成更强的交互作用,更好地组织一场立于整个城市之上的话题探讨。未来,据说主展场将设有永久性场馆,加强档案及图书馆的功能,那么分展场的游牧性将会继续提高,形成更多的联动。

Q:本次光明分展场的策展使命及参展机构的选择是如何考虑的?邀请这些前沿的机构云集光明分展场,对于光明区未来的实际发展有什么促进或合作?

A:在光明科学城建设的大背景下,光明展场的使命在于打造一个活跃多元的学术平台,为下一轮城市化带来更多前沿的研究与管理工具,给职能部门与规划建设者搭建交流的平台。我们一同探讨什么样的城市才是好的城市,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建设好一个城市。

我们过去理解城市过于单一,规划单一、建设单一、管理单一,过于从上到下。作为策展人,选择参展机构、论坛出席的专家的出发点在于,邀请他们从不同领域来回应当前城市发展的问题。比如说管理上,新加坡建设局、重建局应用了数据可视化的工具实现了信息化城市管理。同时中规院、北大、城市象限这样的研究机构,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去研究大数据应用;中规院更多是基于一个全息平台,北大是区域的GIS数据,城市象限基于民间的数据,他们从不同角度去阅读数据内容。对于全球的规划系统,不少参展人对此进行反思、回顾,雪城大学建筑学院、香港大学建筑系园境建筑学部、新加坡未来城市实验室(FCL)等,利用不同的城市规划理念来反思现有城市规划弊端和问题。

本届参展机构涵盖了从交通、能源、可持续发展、智能化建造、关注弱势群体社区等各种领域,大多是前沿、研究型机构,代表了未来的城市发展的方向。对于未来的合作,主办方、承办方都希望这个展览能带进来国际智慧,也希望通过这些国际智慧把光明带向世界,这是一个双向的状态。

Q:关于《光明未来》展项的设定?既然是畅想未来城市,那么对观众、受众定位是如何考虑的?

A:《光明未来》这个项目基本是站在现在科学城规划这个点上去畅想光明区的未来,与当前规划成为互补。将宏大规划与日常生活想象结合在一起,更多是关于生活、工作、交通等方面的,未来科技、技术的应用,或者科技进入生活之后带来的变革,将上帝视角与在地方式结合,想象更光明的未来。

展览的定位,是在深双的主旨(立足珠三角地区急剧城市化的地域特点,关注全球普遍存在的城市问题,具备国际性、先锋性、公益性)上再考虑平衡学术和大众。对于光明分展场而言,我们不愿因为追求成为网红展而牺牲深双的学术地位。 深双的“野生”活力、先锋前沿的思想碰撞是最为宝贵的价值所在。欢迎观众参与进来一起畅想未来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城市。

搜索【光明天安云谷】公众号,即可获取电子门票,免费入场,了解最新展览信息!

参展机构名单

(排名按展览地图序号01-18)

01 策展人特别单元

02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UPDIS)

03 城市形态研究实验室(City Form Lab - Andres Sevtsuk)

04 HANNAH &康奈尔大学建筑系(HANNAH & Cornel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05 新加坡CPG集团(CPG Corporation)

06 城市象限研究院(URBANXYZ)

07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CAUPD)

08 美国雪城大学建筑学院(Syracuse University Architecture School)

09 香港大学可持续高密度城市实验室(Sustainable High Density Cities Lab)

10 未来城市实验室(Future Cities Laboratory, FCL)

11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香港大学城市环境与健康虚拟现实实验室、宁波市江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12 香港大学建筑系园境建筑学部

13 新加坡建设局

14 维多利亚•J•马歇尔、玛丽•L•卡德纳索、布莱恩•P•麦格拉思、 Steward T. A. Pickett

(Victoria J. Marshall, Mary L. Cadenasso, Brian P. McGrath, and Steward T. A. Pickett)

15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深圳天安骏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16 琼•布斯克茨、杨丁亮、迈克尔•凯勒(Joan Busquets, Dingliang Yang, Michael Keller)

17 华侨城集团

18 策展人特别单元、深圳天安骏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展览时间

2019.12.22

-

2020.03.22

10:00-17:30(每周一闭馆)

展览地址

光明区光明科学城展示中心

交通指引

1. 公共交通出行:在福田或深圳北站乘坐高铁至光明城站(历时10分钟),随后转乘光明假日接驳专线3号(历时15分钟)至光明小镇欢乐田园站(节假日期间8:30-19:00,平均发车间隔30分钟/班)。

2. 自驾前往: 百度地图搜索“光明科学城展示中心(圳园路)”。

3. 共享单车绿色出行。

主办单位

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深圳市光明区科学城开发建设署

协办单位

深圳天安骏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策展团队

策展人:尹毓俊

联合策展人:张烁唐怡

助理策展人:Stephen Zimmerer罗向东孔艺霏刘浩强

视觉支持:SURE design 烁设计

传播顾问:多未

媒体支持

城市中国、UED城市环境设计、IDEAT理想家

Domus中文版、第一财经日报、建道筑格ArchiDogs

建筑中国Architecture China、世界建筑

ZaomeDesign、今日中国、谷徳设计网

*媒体排名不分先后

关于光明科学城

自2007年8月成立新区到2018年9月成立行政区至今,光明已有12年的历史,但同时也是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今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明确“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而光明科学城作为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承担着“主阵地中的主阵地”作用。适逢此历史机遇,光明区正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奋斗目标,努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伟大进程中勇当尖兵、走在前列。

目前,光明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已前瞻布局一批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深圳湾实验室、中科院先进院等一批高质量科研机构;建设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等优质高校,全力打造源头创新策源地和高端创新人才集聚地。同时聚焦城市功能,依托光明中心区、光明云谷、光明小镇等重点片区开发,引进培育一流名校;加快建设高水准的医院;推动国际化文化体育设施集聚;围绕得天独厚的“山、水、林、田、湖”资源建设生态活力绿环,为科学城提供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和公共空间。

关于深双(UABB)

2019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英文简称:UABB,中文简称“深双”)以“城市交互”为主题,于2019年12月22日起在主展场深圳福田高铁站、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对外开放。盐田综合保税区沙头角片区、宝安国际艺展中心、宝安桥头社区、龙岗坂雪岗科技城、龙华观澜古墟、光明云谷、大鹏新区所城、大鹏新区溪涌、前海合作区共九个分展场与主展场联动,形成遍布全城的有机交互网络。

2019深双光明云谷分展场:“光明 - 互联未来”迎接“光明”未来,2019年12月22日至2020年3月22日(逢周一闭馆)期待您的到来!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