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买房”是否行得通?买到手的房属于自己吗?干货收藏

法学阶梯 2019-08-30 13:30 阅读 2000+
“借名买房”是否行得通?买到手的房属于自己吗?干货收藏

“借名买房”,即不具备购房资格的人自己出资,通过具备购房资格的人购买房屋到其名下,再将该房屋过户到自己名下的行为。购房时,房产证上的权利人(名义权利人)为物权法上的房屋所有权人,实际出资人并非物权法上的权利人,实际出资人在房屋过户到自己名下之前对该房屋并不享有权利。一旦名义权利人不想将房屋过户到实际出资人名下,则实际出资人无法对该房屋主张权利。由此可见,“借名买房”存在拿不到房的风险。下面我来具体谈一谈。

法律规定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不动产物权变动,经依法登记才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房屋属于不动产,必须经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才发生物权变动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存在例外,鉴于文章篇幅和本文内容侧重(借名买房),例外情况暂且不谈)。

尽管购房款并非由名义权利人提供,但根据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对于已经登记的房屋,推定房产证上的权利人对房屋享有权利,因信赖不动产登记的善意第三人,已依照法律行为为物权变动的登记的,其变动的效力,不因原登记物权之不实而受影响。如果名义权利人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第三人也因信赖该登记公信力而取得该房屋。这也是维护交易安全的需要。综上,“借名买房”存在如下法律风险:

1、名义权利人不将房屋过户给实际出资人

2、名义权利人将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风险防范

如果存在“借名买房”的情况,应当谨慎对待,可通过以下方式规避和挽回风险:

1、将“借名”买的房屋第一时间办理抵押登记在自己名下(以借款名义签订借款合同和书面抵押合同)。

2、签订书面协议,确定实际出资人和名义权利人,实际出资人应当从自己的账户支付购房款,保存相关单据凭证。

结语

“借名买房”有风险,买房之前需谨慎!保留好各项证据,在产生纠纷的时候才能更好地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注:特限时赠送法律文书、合同范本资料大全,请关注我私信或评论区留言获取。)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