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城市更新,上海这两个小区探索出新路径

澎湃新闻 2019-07-17 20:40 阅读 946

在空间有限、居住条件脏乱差的里弄或老小区内,如何进行城市更新,才能让老百姓住得更舒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城市更新,<a href=上海这两个小区探索出新路径" inline="0">

上海市房管局调研黄浦区承兴里的里弄房屋内部整体改造项目。图片来源: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房可圆”

日前,上海市房管局副局长冷玉英带领城市更新处和征收处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调研,实地走访黄浦区承兴里的里弄房屋内部整体改造项目、长宁区敬老邨社区环境改造更新项目。

其中,承兴里通过整治修缮、调整布局和内部整体改造,在保留里弄房屋建筑肌理和风貌的同时,消除房屋安全隐患、实现每户居民厨卫独用、提升小区环境品质,探索出一条保留、保护与居民生活条件改善相结合的城市更新路径。

而在敬老邨,新华街道则为老旧小区的“社区微更新”工作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探索出一条由街道社区基金会支持、条块联手整合项目、社会组织和社区单位及居民多方参与的新路径,初步解决了“钱从哪儿来”“项目怎么做”等微更新瓶颈问题。

冷玉英表示,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房管局把调查研究、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的全过程,对调研发现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做到落细落小、逐项整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承兴里:实现每户居民厨卫独用

建成于上世纪20-30年代的承兴里,是黄浦区第一个留改项目。这里的房屋形式多为砖木和混合结构的里弄建筑,少量共用卫生设备,大部分无卫生设备,多户共用灶间,房龄老、结构差且超负荷使用,小区内私自搭建情况严重,原街坊道路通行困难,存在安全消防隐患和小区环境差等诸多问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城市更新,上海这两个小区探索出新路径

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改造后的承兴里小区1号楼一层。

面对具有历史价值的里弄房屋,如何既能比较好地保留保护,又能通过适当的改造,让老百姓的急、难、愁问题得到解决,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基于里弄房屋的现状、特点和保护工作的要求,该项目在保留里弄房屋建筑的肌理和风貌的同时,通过整治修缮,调整布局和内部整体改造,实现房屋整体质量提升。同时,通过抽户释放房屋尤其是旧里房屋的空间和面积,降低居住密度和使用强度,实现每户居民厨卫设施独用。

综合改造过程中,该项目还通过租赁关系的调整,回搬后重新换发租赁凭证,保证改造过程中的公平和公正。

此外,该项目还综合考虑改造后的小区配套设施完善,适度增加公共空间和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目前,该项目部分里弄房屋的居民过渡已完成,正在施工过程中,预计年底前基本完工;旧里房屋的实施方案和操作口径已制订,居民抽户工作已完成,工作组正在有序推进旧里居民的宣传发动和签约工作。

敬老邨:探索社区环境改造新路径

长宁区新华路693弄敬老邨,这个曾经“小、散、乱”的老小区如今已面貌一新,变得“小而美”“小而精”。小区所属的新华街道,为老旧小区的“社区微更新”工作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探索出一条社区环境改造新路径。

敬老邨建成于1948年,隶属新华街道梅安居民区,原名安和村,小区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远近闻名。小区内现有3幢房屋,44户126位居民,其中,11户为租赁户。由于小区年代久远,敬老邨内的设施、设备逐渐老化,小区居民迫切希望改善居住环境。

如何满足居民对于改善社区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城市更新,上海这两个小区探索出新路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城市更新,上海这两个小区探索出新路径

敬老邨改造前(上图)改造后(下图)的露台。

新华街道开始尝试探索一条社区微更新之路,决定通过社区基金会资金来撬动项目启动。

2017年2月,新华街道在全区率先试点成立了上海市长宁区新华社区基金会。梅安居委会立足敬老邨孝亲敬老文化的传承,成功申报了“安和敬老邨孝亲敬老文化邨建设”项目,共申请基金9万余元,用于“安和亭”凉亭的建设、定期举办社区活动等,敬老邨的改造更新成为社区公益基金“取之于社区、用之于社区”,参与社区改造的有益尝试。

专业的设计类社会组织团队,也自愿为项目助力。新华路街区吸引了不少年轻设计师长期居住和工作,其中一位设计师主动找到居委会,希望自己能够和他的几位设计师朋友一起,共同参与敬老邨的改造更新。

在梅安居委会的牵线搭桥和指导下,几位设计师在敬老邨内成立了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用自己的视角为老旧社区注入新的审美理念和设计思路,免费为敬老邨的一系列叠加项目提供整体设计方案。由于设计理念新颖、效果美观实用,得到了敬老邨居民的一致好评。

“安和亭”落成后,带来了集聚效应,敬老邨又争取到了相关职能部门和社区单位的支持,邨内叠加了多个社区微更新项目。如家门口工程,用于实施小区内防盗总门安装、垃圾厢房改造等;适老性改造项目,用于安装连续性扶手、增加休憩座椅、地面防滑处理等;科技助老项目,用于购买爬楼机、触摸屏、远程医疗机、体质检测机及防摔倒摄像头等。

这些项目由街道进行统筹,梅安居委会负责对接落地,专业设计团队统一打包设计,全部微更新费用约200万,其中一半由区级财政承担,一半则依托社区公益基金会、社会组织等众筹得来,用有限的费用充分挖掘了社区空间的潜能、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此外,敬老邨的改造还充分发挥了小区内“能人”的作用,采取“自下而上商量办”,大事小事历来由热心小区事务、群众威望高的居民主动承担,目前的“村长”已是敬老邨的第三任。在“村长”的带领下,小区自治骨干组成“村委会”,“村委会”在“安和亭”下定期相聚,共商共议小区公共事务。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