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处城市副中心,未来会怎么发展?

天袁地访 2019-05-04 09:00 阅读 1000+

莘庄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将在6月启动国际方案征集,并计划于8月完成方案征集工作。此后,区规划资源局将对方案进行完善,并统筹纳入在编的闵行主城片区中部单元规划中。

莘庄城市副中心包括莘庄枢纽和莘庄商务区等区域,北至庙桥港,南至莘朱路,西至中春路,东至外环高速,本次规划总面积约4.3平方公里。

莘庄城市副中心重点培育行政、文化、商业商务等核心功能,形成面向闵行主城片区以及上海西南近郊地区的区域级综合服务中心,远景考虑与闵行滨江地区联动发展,强化向闵行南部地区的辐射功能。

<a href=上海这处城市副中心,未来会怎么发展?" inline="0">

莘庄立交

国际方案征集设计范围和设计深度

在区总规中划定的莘庄城市副中心范围基础上,以莘庄目前面临的存量用地转型、低效资源整合、城市更新等实际需求与问题为导向,本次莘庄城市副中心国际方案征集重点研究针对5个区域,包括莘庄枢纽核心区、七莘路沿线提升区、莘庄老街更新区、友东路存量工业转型区、停保场南部门户区,本次规划总面积约4.3平方公里,成果深度需达到指导编制控规附加图则的要求。


上海这处城市副中心,未来会怎么发展?

本次莘庄城市副中心国际方案征集重点研究的5个区域


1、莘庄枢纽核心区

研究范围约104公顷,该片区为莘庄综合交通枢纽及其周边地区,北部沪闵路沿线现状为莘庄行政中心区域,包括闵行区政府、财政局、人民法院、区经委等行政办公用地以及公共绿地;雅致路与水清路路口有部分商业以及办公用地,如置业大厦等;西部沪闵路沿线为龙之梦购物中心、东苑丽宝广场等商业用地等,部分为住宅用地,其中开城新村、长寿新村等住宅区建筑风貌、高度、建筑质量、年代等参差不齐。

该片区是从上海市中心城区进入莘庄的重要门户地区,区位优势显著,是提升莘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改善周边地区城市形象的重要承载区。根据初步设想,未来该区域重点打造成为地区CBD,结合轨交站点地块转型,提升功能及形象。


上海这处城市副中心,未来会怎么发展?

莘庄枢纽核心区



天袁地访对莘庄枢纽核心区的观点——“莘庄眼”

莘庄枢纽核心区是莘庄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的“点睛之笔”,可以称之为”莘庄眼“,未来的莘庄副中心发展的核心区一个是北侧新兴的莘庄商务区,一个就是这片莘庄枢纽核心区。

这片区域发展条件较好,是闵行区的政治中心、市区西南近郊的交通中心、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商业中心。

上海这处城市副中心,未来会怎么发展?

在建的莘庄天荟工地


这片区域现状最大的问题,袁童鞋认为是”割裂“

沪闵路、七莘路都是国省干道(沪闵路外环线到北松公路段属于320国道、七莘路则属于省道),而沪杭铁路、地铁1号线这类轨道交通廊道将这一地块分割成互相连通薄弱的多个象限。从这一片区的莘庄龙之梦,前往仲盛或者未来的天荟,直线距离并不遥远,但是行人步行的话,既要穿越车来车往的沪闵路,又要穿越铁路,且莘朱路地道环境复杂,感觉步行空间并不舒适。而莘庄龙之梦与北侧的东苑丽宝广场一路之隔,各自都有地下商场,却隔莘松路望路兴叹互不连通,必须到地面上走一遭,地下空间格局也欠缺合理的整体设计,与徐家汇、五角场这类成熟的商圈相去甚远。

沪闵路-漕溪路-衡山路属于一脉相承的一条道路,地铁1号线与之平行或重合,1号线自衡山路地铁站以南,每一站均通过地道或者天桥能与 沪闵路-漕溪路-衡山路两侧进行联通。从上海南站往南开始,一号线开始偏离沪闵路往南,但上海南站、锦江乐园站有沪闵路过街地道,莲花路站和外环路站有沪闵路大型过街天桥,唯独莘庄站没有沪闵路的过街天桥或地道,甚至连更近的莘建东路、莘朱路亦无过街设施,导致了南北向过街的人行交通与沪闵路东西向机动车交通之间常常形成冲突。

这片设计,希望在慢行交通方面多有“缝合”之举。

2、七莘路沿线提升区

研究范围约82公顷,七莘路-沪闵路服务轴在区总规中是串联闵行区四大功能板块的重要轴线,也是联系莘庄商务区、莘庄综合交通枢纽两大核心的重要廊道。七莘路沿线地区现状功能繁杂,空间缺乏秩序。七莘路东侧、北横泾西侧带状地区为工业、商业办公、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七莘路西侧沪昆高速南侧有部分体育用地。

通过存量工业用地转型、塑造滨水地区空间、建设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等方式,强化沿线地区的城市功能、发展综合立体的交通模式,同时梳理整合城市空间、提升整体形象,打造高品质的城市功能轴线。根据初步设想,通过提升七莘路城市界面风貌,增加商业办公活力,重点围绕疏影路整体转型,加快地区功能提升,结合沪昆高速以南现状体育运动学校,研究区级综合体育设施更新可能。


上海这处城市副中心,未来会怎么发展?

七莘路沿线提升区



天袁地访对七莘路沿线提升区的观点——“莘庄链”

莘庄七莘路沿线提升区是未来莘庄副中心向北呼应虹桥副中心、七宝地区中心、虹桥商务区、甚至未来新的自贸片区重要的南北向走廊,是闵行区北部发展的”中轴线“和莘庄向北链接虹桥的功能“项链”,而七莘路东侧的北横泾是闵行区“一号绿道”的载体,袁童鞋暂且称七莘路沿线提升区为“莘庄链”。

这片区域属于存量优化区域,沿线不少原先的工业厂房已经进行了腾退,腾笼换鸟成为了现代服务业。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条带上的原有厂房内,集中了莘庄甚至闵行区数得上号的诸多培训机构、青少年儿童拓展基地,甚至不少大院、独立大楼本身就是一座“学店综合体”,尤其是七莘路自庙泾路向南的区域(175、奈尔宝、乾锦创业园等等)和顾戴路附近的紫贝文化创意港。这片区域的产业方向往文教体育等方向发展,加之原有的莘庄镇文化活动中心、闵行区体育场等,是有群众基础的。

嘉闵线的“莘庄北”这一站,袁童鞋始终认为大概率位于这片区域的七莘路的某个路口,可能结合莘松路、沪闵路路口,也可能结合庙泾路、莘北路的体育设施更新。否转这一片不会提一笔“综合立体交通模式”。

这一片东侧的北横泾是莘庄数十年来重要的水绿空间,生态环境优良,但也不是没有缺点,一号绿道锻炼的老年人不少,但从沪闵路向北开始,一直到疏影路的污水处理厂为止,这一段一号绿道没有一处公共厕所,很多老年人要么忍,要么直接就地方便。

这一片,希望是以人为本的,城绿交融的。

上海这处城市副中心,未来会怎么发展?

闵行绿道


3、莘庄老街更新区

研究范围约89公顷,该片区为莘庄镇内建设较早的地区,存在大量老旧住宅区、办公楼、商场以及部分办公用地,整体城市风貌陈旧、建筑质量层次不齐,存在大量低效空间。其现状功能与品质与莘庄城市副中心的建设要求相差甚远,需整体统筹谋划,梳理低效用地,通过“留改拆”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整体城市功能与形象。


上海这处城市副中心,未来会怎么发展?

莘庄老街更新区



天袁地访对莘庄老镇更新区的观点——“莘庄源”

莘庄老镇更新区,袁童鞋认为是此次五大区域内,最为复杂也是最难设计的一个片区。

莘庄老镇片区是莘庄最早得名的所在地——莘庄的名称源于“莘溪”,就是今天的莘浜路,解放后被填没筑路。只有今天的莘庄公园内以及西侧,还保留着“莘溪”的余脉。

莘庄老镇片区也是莘庄最早发展成为西南大镇的源头——莘庄的发展源于清宣统年间沪杭铁路在莘庄设站,从此有了莘庄商贾的百年发展,沪杭铁路最早的老火车站位于今天的沪杭铁路莘东路西北角,也就是今天的海星综合市场以南。

莘庄老镇片区是莘庄真正早期城镇所在,也是原上海县政府和一些机关的驻地,属于上海县最后32年(1960——1992年)的县城所在地。

以上三个渊源,袁童鞋认为这片区域可以称之为“莘庄源”。

上海这处城市副中心,未来会怎么发展?

莘庄老镇的莘庄公园

但是与厚重的历史相比,这片区域开发的年代不一,开发的品质不一,存在大量的低效空间,亟待腾笼换鸟。

这一片也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商业,有些街道店招虽然不统一,但袁童鞋也不希望城市设计出现呆板统一的情况,还是应当实事求是,对老镇的城镇风貌采取审慎包容的开放态度。

也许,未来一号线的西延伸一站(也许也是金山铁路莘庄站的站址、也希望丧失机场联络线正线的莘庄在途径这类的南站支线上能增设一个站点),给这片复杂而颇有历史渊源的区域带来涅槃重生的活力,实现莘庄一直以来所说的“宜居宜业”。一个站点,往往可以让一片区域甚至一座城镇插上腾飞的翅膀。

4、友东路存量工业转型地区

研究范围约73公顷,该片区现状为工业园区、厂房、仓库等,面临着存量工业用地整体转型的挑战,通过本次城市设计,更新地区活力、重构区域发展格局,并在功能与风貌方面与东侧莘庄商务区相协调。根据初步设想,规划建议增加市级文体卫生设施,配合莘庄商务区,增加研发用地,规划医疗、展览、科技等功能。


上海这处城市副中心,未来会怎么发展?


友东路存量工业转型区

天袁地访对友东路存量工业转型区的观点——”莘庄仓“

友东路存量工业转型区,此处是莘庄居民较少,而产业较为密集的一片工业仓储区域,是莘庄为数不多的”战略储备区域“。

这片工业转型区,袁童鞋认为必须需要与其东侧的莘庄商务区进行衔接,无论在风貌上、功能上还是产业上,能够相互赋能,使这片区域实现存量优化,同时也让莘庄商务区无形之中丰富了内涵,拓展了外延。

在这一片增加市级文体医疗设施用地,非常具有想象空间,在顾戴路北侧的中春路以东,龙华医院闵行分院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如果未来这片友东路区域也有市级医疗设施,那么就能和龙华医院闵行分院相互呼应了。

5、停保场周边地区

研究范围约58公顷,该片区位于莘庄枢纽西南侧,是从闵行南部地区进入莘庄的门户区域。现状主要为交通场站用地(上海大众公交有限公司车辆停保场、车辆管理所第二考场)、住宅用地等。地块面积大、土地效益低,可通过整体改造的方式打造莘庄南部门户形象。根据初步设想,规划结合地区功能更新,增加优质教育设施,提升地区功能。


上海这处城市副中心,未来会怎么发展?


保养场周边地区

天袁地访对停保场周边地区的观点——”莘庄门“

停保场周边地区一直使闵行区较为低调的一个区域,是莘庄的南大门,因为属于市级大型交通设施,知名度挺高,但作用比较局限。

这一区域南临春申塘,机场联络线曾有条件在5号线春申路站南侧设站,让这一区域可以像华泾南、七宝西成为上海轨道交通新铂金线(副中心线)上的大赢家,真正成为莘庄的南大门。但因为三年前的种种原因,莘庄地区在机场联络线的正线上失去站点,错失了未来快速联通浦东机场、上海东站、迪士尼、张江、前滩商务区的良机,在与川沙、虹桥、张江几大副中心的比较中,尚未出发就已落后一个身位,甚为遗憾。

上海这处城市副中心,未来会怎么发展?

浦东机场


此次提出增加优质教育设施,让人有些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在”闵行教育“2018年1月27日的一篇推送 敲黑板!2018闵行教育要做哪些事?听听书记、局长怎么说!,曾提到"在莘庄地区引进复旦大学优质资源,筹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着力打造莘庄“博雅”学区。"这条新闻迄今没有下文,复旦大学优质教育资源究竟放在莘庄的哪里?或许这个片区按照规划,充满一定的想象空间。而莘庄已有的几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如莘光和莘城)也未加入任何学区集团,“博雅”学区究竟是怎么样的?值得期待。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儿吧,作为长期关心、谏言闵行地区发展的一个公众号,天袁地访衷心祝愿莘庄的未来越来越美好。希望最终入围莘庄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的规划设计机构是一家做五片,还是几家分着做,都能够用心、共情、代入地来设计好莘庄未来的美好蓝图,既有前瞻设计,又能贴近民生,真正的实事求是,以人为本。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