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土拍有点儿“凉”?高要求是中小房企的机会?

莱斯特 2021-06-28 13:39 阅读 803

22个城市集中供地进程已经完成了9成9,现在就差最后一个武汉了。而武汉从今天开始,连续三天进行集中土拍。

作为四大一线城市的上海,集中供地姗姗来迟。在集中供地城市土拍临近结尾,才正式开始。是躲开初期的火热行情?还是对集中土拍有这一定要求呢?

上海的土拍不热

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四大天王”之一的上海土地拍卖应该是火爆异常,但现实给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6月18日至6月24日,上海土拍“百花齐放”势头明显,超过40家房企报名,拿地企业中不仅有龙头房企身影。但龙头房企一家独大,横扫土拍市场的情形并没有出现。

在上海,规模房企不再是集中供地的大赢家。

竞拍规则上,上海通过设置竞拍“涨停板”,将溢价固定在10%以下,避免出现类似之前重庆等城市的高溢价情况;而一次性书面报价规则下,企业要测算平均价,叠加了一定的不确定性,打破了“价高者得”的同时;禁马甲令更是降低了头部房企包揽土地的机会,使得竞拍更加公平,给了中小型企业拿地的可能。

中小房企的机会来了

以往,头部房企以其资金实力占据了较大的拿地优势。

20城土拍的土拍数据也显示,TOP30房企在20个城市中共拿下273幅含住宅的地块,占全部地块的比重超四成。其中融创拿地数量超过40宗,万科、保利拿地数量均超过20宗。而TOP30强中,排名靠后的房企拿地数量却只有个位数。

而本次上海集中土拍要求,除了缴纳20%的地块保证金,企业还需将起拍价110%的金额,即该地块出让文件上所规定的“最高价”金额打入监管账户中。算是有效的限制了头部房企横扫市场的可能,给了中小房企“活下去”的机会。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