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泥泞“菜园子”今朝美丽“口袋公园” 松江脏乱小区一年大变脸

新闻晨报 2020-10-12 10:10 阅读 585

晨报记者 张 益 通讯员 沈莉娜

“以前这里没法进来,现在有了健身步道,每天都要走上两圈,再用健身器材拉上几下,不要太惬意哦。”九里亭街道杜巷小区居民项忠本最近乐开了花。

如今,他出门只要走5分钟就能到小区新改造好的“口袋公园”里。和他一样,杜巷小区8000多名居民也正享受着经过改造后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带来的便利生活。

曾经的私开“菜园”变身公共花园

一座崭新的玻璃顶休闲长廊被绿树掩映着,长廊前的休闲坪全部铺设了渗水砖;坐在座椅上望去,面前是缓缓流淌的亭子泾河,不时有水鸟掠过;300米长的健身步道蜿蜒其中,鹅卵石排成的小路与两旁的绿草坪装点着脚下的一方风景,两处健身器材也已安装完毕。

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不可入的绿地;而在更早,这里曾是小区居民们的“菜园子”。

这里就是杜巷小区——农民动迁安置小区,2000年初建造,共有自建房326栋,常住人口约8000人。小区居民中,老年人和外来租客占了大多数,“洗脚上楼”的居民们曾经一度把家门口的绿地开垦为“农田”,一有雨水到处泥泞,小区环境受到很大影响。经过整治,这片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的绿地摇身一变,成为居民们家门口的“口袋公园”。

杜巷小区居委会书记朱杰介绍,这座“口袋公园”从今年6月份开始施工,9月上旬基本竣工。此次改造涉及玻璃长廊、河道护岸、新建步道、景观提升等多个项目,“我们还计划在花园内增设一些石碑作品,以图文的形式向居民介绍‘杜巷’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

此外,今年还将在小区大门两侧改造两处面积较小的绿地,届时,不用步行太远,居民们都能就近休闲娱乐。

陈旧的老年活动室也升级变身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而杜巷小区的变化,远不止于此。老百姓的需求在哪里,就把工作做到哪里。

杜巷居民区工作人员在前期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发觉居民对于老年活动室的需求较为迫切。“此前的老年活动室建设滞后、设施设备老化,难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的需求。”朱杰说,在具体规划过程当中,街道、社区广泛征集了居民意见,完成了对小区老年活动室的升级改造。

“小伙子,给我把头发剪短点。”

“好的,大伯,您坐好了。”

新落成的花园对岸,一座房屋内不时传来欢笑声。推开大门,一间间排列的活动室,展现这样一幅幅景象:老人们坐在棋盘桌边,两两“对决”;阅览室内,一位老大爷正翻阅当天的报纸,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而在他旁边的几名老人正你一言我一语地热议着正在播放的剧情。

走廊的尽头是一间志愿服务站,周一至周五的上午8点到12点,小区里符合条件的老年人都可来这里免费理发。“每天都有10来个老人理发,” 便民服务站里的志愿者告诉记者。除了提供理发服务外,还有针线包、打气筒、便民伞、水电简单维修等便民服务,每天这里都忙忙碌碌的。十分热闹。

去年,杜巷老年活动室经过改造后,共有8间活动房间,设有日间休息室、影视室、书画室、健身卫生室等功能场所,配备有休息座椅、空调、电视等服务设施,满足了老年人生活照料、便民服务、文化娱乐等生活需求。完善的设施和贴心的服务,让居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这里改造后果然不一样,各个功能室功能多,设施很齐全,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没事也可以来这里坐坐,和邻居们聊聊天,真的很开心!”

“今年,我们还将继续升级和扩容社区生活圈,让老年居民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得。”朱杰说。

作者:张益/沈莉娜 来源: 新闻晨报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