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2012光.DESIGN.聚论坛之光与建筑论坛

搜狐焦点网2017 2020-02-27 23:19 阅读 366

  光DESIGN聚论坛现场

  3月1号下午,光·DESIGN·聚论坛之光·建筑论坛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光对于建筑而言,一直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本论坛旨在结合案例,主题演讲和研讨的方式,为建筑师、室内设计师以及照明设计师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加强各合作方的了解与配合,集思广益、突破照明技术以及行业体制的瓶颈,提高建筑师对光环境设计的意识和参与。

  主办:中国照明学会、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论坛独家网络合作媒体:搜狐家居设计师网

  日期:2012年3月1日 下午1:30-5:30

  地点: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五号馆5J01"光.DESIGN.聚"活动区

  主持人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城市环境设计杂志主编彭礼孝。

  非常容幸担任今天光.Design.聚学术论坛主持人,谨代表本次论坛主办方,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城市化发展一日千里,我国政府特别制订了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以贯彻国家节嫩、节电重要国策,这两天举办2012年中国北京国际展览会及LED照明技术展览会推进行业发展,促进行业发展及相关领域人士相互交流的一次盛会,人们的生活每天都与光电相伴,建筑与城市息息相关,在这次北京国际照明展期间,我们大家有幸相聚在这里,一起关于建筑、照明与城市的话题。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嘉宾,他们分别是: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 空间主持建筑师 王昀先生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程启明先生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设计师 曹晓昕先生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会长建筑工作室总建筑师 刘明骏先生

  维思平建筑事务所董事主持建筑师 张英女士

  贝洛区域总监,英国皇家学会资深会员 黄俊先生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灯光工作室设计总监 施威(音)女士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景观照明商务总监 杨嵘先生

  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副项目经理,此次光.Design.聚活动总策划人徐莲芝(音)女士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灯光工作室主任、总照明设计师 郑见伟先生

  光是世界万物表现之深和反映相互关系先决条件,建筑与光的历史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此次我们本次论坛总共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六位建筑师和照明设计师的演讲,第二个环节是一个研讨,主题有三个方面的议题,一个是光与建筑的可能性,光与建筑城市,第三个照明新技术新产品在社会当中的应用。

  下面请出第一位演讲者: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灯光工作室主任、总照明设计师 郑见伟先生上台演讲。

  郑见伟

  郑见伟——光与建筑的可能性

  郑见伟:围绕着这次国际展会的主题,我想光与建筑的关系,正好结合我们项目,以及世界上案例介绍光跟建筑发展的趋势。首先看到这个项目,是清华大学关朝英先生最近完成的河北省博物馆,实际上捱着它的老馆新建的建筑,老馆就是缩小版的人民大会堂。它的特点跟人民大会堂不同,人民大会堂有丰富的建筑材料,从琉璃瓦到大理石,到各种石材不等。整个新的河北省博物馆就是单一的建筑材料,这个时候需要用的非常传统一般建筑设计当中提的,或者设计师提的泛光,我们靠光的精确亮度关系形成对建筑的表达。

  大家看到这样一个建筑,实际上材料都是一样的,通过整个亮度关系严格控制,把整个光的结构表达得非常清楚。这个是去年完成大运会开幕式深圳湾体育中心,这样一个项目LED比较热的时代里面,而且灯光越做越亮的时代,这个项目蛮有节制的。后面是普通的住宅,整个作为开幕式主赛场体育中心,灯光全打开比住宅亮不了多少,是融合到天,融合到海里的项目。这个建筑格体在阳光照射下形成光影关系非常漂亮,对于照明设计师非常有挑战,可能做了以后怎么做都达不到白天的水平,经过我们的设计,整个建筑的框架在这个部分外边是亮的,里面是影子。随着到这个部分以后,就变成外面是影子,里面是亮面的变化。顶部点缀的不变色的星光,也是在LED颜色比较泛滥的情况下,能够节制住。它所创造出一个新型空间里面,体育场跟游泳馆,体育馆创造一个新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做各式各样商业活动,以及市民活动,这里面做得相对丰富一些,形成办各种活动的可能性。

  整个灯具我们重新根据建筑设计的,实际上是建筑师,从耐特到现在扎哈都做过很多这样的尝试,国内建筑师在项目里面逐渐跟建筑师合作,在建筑过程中对产品进行创新。鸟巢的部分我着重讲一下,鸟巢白天甚至达到后现代水平的建筑,晚上的时候,它希望表达一个特别传统中国内蓄的感觉,但是所有红色表达不是所有的外立面。所有做出来的照明既要完成对夜景的表达,同时保证空间里所有人晚上看演出,看比赛的时候一个正常的活动,所有光的角度选择。最后完成的效果,你觉得会是很纯粹的夜景效果,实际上在里面活动也是很纯粹的夜间活动不会受这一边影响。

  这是一个小院子,这个小院子也是比较特殊的情况,首先在做奥运中心区的时候,很多专家学者反对建这样一个院子,因为院子亭子完全是完全的古建没有完全创新,到二十一世纪奥运会为什么还要做老古董,我们对于灯光的部分十分投入,觉得在这样一个古代传承下来的建筑里面,如果结合了新的灯光手法,以及古代的做法。以及是靠人的体验看这个空间适不适合,如果给皇帝做一个宫殿甚至做1:1的模型,感觉里面的灯光的感觉。我们灯光一步一步按实际做出来,所有灯光的层次都是非常精细的。这个项目也为我们09年赢得了全世界一次照明设计最高奖。LAN会所主要是一个垃圾场创意,怎么通过灯光产生内在精神上的秩序,也借鉴中国写意画,神是非常聚的。这是上海LAN会所,这里面加了一个光的影子,空间里面感觉比较特殊。

  这是跟蔡国强合作做的中国美术馆个人展,蔡国强因为做了奥运会,又做了六十周年大庆,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家在中国美术馆比较特殊的,这是当代艺术家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这是他做的草船借箭。灯光做的时候,很容易把灯光照这个古船,因为这是一个文物,实际上所有灯光集中在箭鱼上。

  除了设计的理解,沟通的进展,我们说相当于文化和艺术类进展以外,我们还伴随着非常重要的科技的发展过程。当然GE爱迪生发明这个灯泡,这些重要结点都影响了我们做一个公共空间的关系。尤其六几年的时候发明LED,LED现在大家非常熟悉普通老百姓一说照明就认为LED,LED当然主要分两种,有Gan—LED,还有OLED。

  我们至少在目前,包括清华大学在内,我自己也是从那儿毕业,以前在飞利浦工作,飞利浦商业公司实验室就比我们清华大学先进很多很多。我们现在在这个底层技术,刚才看到的这个底层技术上的能力,实际上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中国有一个非常好的一点,中国既不是全世界最大的工地,我们有最大的应用场所。实际上可以通过应用来产生很多我们在世界上领先的创新的地位。但是我们在目前来讲这一方面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像拿一个汽车的车灯举例,这是宝马天使眼。这是奥迪天使之泪,这个是在2007年。最新发布奥迪A8灯,有非常特殊的技术,包括LED切割技术,中国不管在照明领域,还有技术上都没有应用过的。它这个灯,其实这个车本身并不是很看好,很多人出来以后觉得是一个放大的奥迪A4,但是实际上很多辨识灯来源于车灯,不同时间不同的功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包括它的尾灯等等。它在产生了一个新技术以后,我们会看到国外的汽车厂家,或者国外的建筑师,会围绕着原创的这些技术,做很多原创应用发明。应用发明中国人完全可以做到,这是在座的包括照明设计师,和我们灯具厂家,以及我们建筑师可以围绕着我们建筑应用,可以做很多很好的创新。

  看这样一个室内空间,原来室内空间用一个传统照明的时候,我们只能改变一个亮度的情调,但是根本的气氛是很难改变的。但是有了LED以后,我们空间的变化是一个根本的变化,可能两个空间完全不同了。靠LED结合艺术家在室内里面,同时把一个艺术效果和一个功能照明是结合在一起的,也可以形成互动的效果。

  因为LED的产生,实际上光跟建筑产生了很多的矛盾。最早应用LED来做大型的项目是在上海,上海比如说上海震旦大厦和上海花旗银行,很简单就把一个建筑变成一个大屏幕,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对建筑业不尊重,对建筑的利用,以及位置的利用及以及传达的信息这种能力也不尊重,没有产生它应该真正有的效果。在凤凰这个项目,我们会跟一个艺术家,这是一个视觉艺术家,他跟张艺谋因为做奥运,两个人共同获得美国艾美奖,还有跟麻省理工媒体学院实验室一块合作一个项目,为什么主持这样一个团队呢?大家看到朝阳公园凤凰卫视中心,大家觉得这个变化没有什么特殊的,就是这种颜色变化等等的。但是它实际上我们对比一下,纽约帝国大厦,以及现在很多变色项目,其实纽约帝国大厦这种变化是预设好的,对应世界上一些国家国庆,主要当然的是美国一些哥们国家,还有一些世界重要的纪念日,它也有颜色的变化。但是这次我们为什么要结合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实际上要做一个工作,世界上产生各种各样新闻,比如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中国重大事件,可以把时时新闻事件转化成图象语言,放到建筑当中去,变成这个建筑所能够呈现是跟世界同步的一个变化。

  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郑总,刚才看了郑总的作品,让我对灯光行业,或者灯光设计师又有了更新的一层认识。好的这种照明设计对提升建筑设计品质,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我们以后要多关注一些灯光设计师。我看像郑总这样好的灯光设计师并不多,而且郑总好象只给大师服务,刚才看的作品都是鸟巢、凤凰大厦这样的作品。其实我希望灯光设计界能够出来一批好的建筑师,让我们在座设计师能够有很好的合作伙伴和合作团队来共同创造更好的这种建筑作品,再次感谢郑总的精彩演讲。

  下面我们有请下一位演讲者,就是我们 维思平的建筑设计师 张英女士 X

  张英——光的容器

  张英:各位嘉宾下午好,首先很高兴能够被邀请来参加这么一个活动,首先我要申明我们是以城市规划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实际上没有专门做这样一个建筑。跟他们专注于照明的公司不太一样,今天是介绍我们一个项目来说明光与建筑的关系。

  这个项目是在北京,叫做“光的容器”。实际上建筑设计是反照明的,因为我们认为自然的是光最好的一种照明,如果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会首先考虑用自然的光来照亮这个建筑,而不是用一些人工的照明。通过设计把自然的光跟建筑发生关系,然后就赋予了这个建筑最好的一个灵魂。这个项目位于北京的怀柔,可能很多人知道是在新兴小镇,是万通公司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我们从2000年开始做,这个教堂设计的时间是2002、2003年,建成时间是2004年。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会在这样一个高密度,这么一个住宅小区会设计这么一个教堂?实际上中国目前的状况,大家已经非常好的,在物质方面有非常好的发展,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大家都解决了。但是下面的问题是精神方面的生活,这个教堂也许当时是开发商和建筑师共同的一个想法,一个愿望,是给大家提供一个精神生活的场所。这边是一期,后来发展到总共40多万平米的住宅,工建很少,前面有一些会所、餐饮,最后的三期我们是提议做了一个教堂。

  它的布局上,我们希望它是有一个广场,从路过来以后,是先进入到一个广场,然后与其他的教堂设计不太一样的地方,我们是把这个中塔是跟主体建筑分离开,拉到前面,这样的在高度上也形成了一个制高点,从远处从小区东边入口可以看到它。地下室做了物业管理,还有其他的辅助用房。整个首层平面是它最主要的平面,我们会把一些也是根据甲方任务书,前期会有一些跟售楼和他们销售有关的功能也排了进来,比方说前厅,我们最初的设计,它是一个进入一个冥想的厅,从广场过来以后,它是一个长长的坡道,或者是一个台阶进入到这么一个院落。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能够把心态放得比较平静,然后这里也是一个非常开敞的院落,有点像中国的四合院。然后才进入到主厅,然后二层局部我们设计了一个图书廊,图书馆的图书廊。从光线上首先考虑第一使用自然光,其次非常节省的使用自然光。这是二层的图书廊,整个建筑是由两个正方体量组成的。大家可以看到两个,一个是正向的,一个45度角坡屋顶,这个叫一个负向的,是往下凹的,屋顶是往下的,也是45度。这是中间那个前厅,这个是因为后来因甲方要求做了一段时间的售楼处,玻璃顶是后来加的,这个有一点遗憾。

  从高度上可以看到这一部分是一个正的体量,这一部分是一个负的院落的体量,前面是一个负责高的中塔,通过一个楼梯爬上去的。在这另一面设计的时候,我们也是考虑到照明一种规律,因为教堂的整个空间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们把整个立面按照魔术来设计,我们考虑最上面的照明应该窗子面积更大,而且更密一些,慢慢往下的时候,沿着一定魔术递减,然后窗更梳和更小,这是另外一面。立面的设计也是从立面的墙,一直延伸到屋顶上,形成一个一体的感觉。这是一个空间的效果,大厅里,我们希望人在当中,站在这里的时候,可以感觉到光线是非常均匀的,从顶上散下来的。做了双层立面,里面是钢筋混凝土,中间有一个空气层,保温层。这是我们做的立面上的一些研究,把它给魔术化,考虑到照明的特点,给它做了一些不同的模块,然后大小根据一定的比例是递减的。大家看到越上面的窗越多和越密,越下面是越小和越梳,这是一些技术大样,我们想法让它形成一个整体感的盒子,或者一个光的容器,把整个立面从墙上一直延伸到屋顶。这是小区住宅的照片,整个项目,从规划,还有室内样本房一直跟踪做完的,风格上更统一一些,这里也用了一些混凝土的气块,最后建成的教堂就是这个样子。我们设计了这些长条的窗,一方面使室内的人感受到外界的自然光,然后在晚上的时候,它是反过来的,是让在外面的人们感受到教堂之内,从室内所发出来的光。前面水池围绕着中塔,我们设计的一个水池。色彩上室外是很冷的玄武岩,室内用的暖色调,包括一些木材。

  这是屋顶,最大的外窗是三角彩色的窗,最好从另外一面可以打到教堂的讲台,这是广场。然后门设计的是隐藏在立面里面的。这是前厅,我们现在几乎是很少的照明。这是会所使用以后,里面会自发的搞一些活动,包括在西方也是比较常见的,把教堂也同时作为一个社区的中心,活动中心来使用去搞一些戏剧,然后一些儿童剧等等。谢谢大家!

X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景观照明总监 杨嵘

  杨嵘——城市之光

  主持人:最近他们获得了百度中国总部的竞标,在这里我也是代表主办方对WSP事务所表示祝贺,再次感谢张总的精彩演讲。有请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景观照明总监 杨嵘先生,大家欢迎。

  杨嵘:大家一看LOGO,就知道我是飞利浦的。刚才包括早上我纠结了很长时间,我在想今天跟大家讲什么?在座的很多都是设计师,都有很多的项目经验,飞利浦来跟大家分享的,既然叫光.Design.聚,那么我们应该跟大家分享什么?所以我临时又加了几张东西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是干什么的。直接给大家看一个例子,和我们光可以做的一些效果,这个是上海新作的商业区,是叫大宁绿地,当时拿了一些灯具试灯,之后有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在这个区域我们做一些周边性的做一个内藏光,然后把这个光往墙上打,就这么一个应用案例。我们在看到试灯的过程中,是有不同的效果出来,第一业主要求它是一个暖白光的投射。其实对我们做灯的人来讲,这个暖白光是不是暖白光,这个词非常模糊,什么叫暖白光,意味着要有量化,必须要有多少K,我们做的产品是不是能够达到业主所描述的暖白光。

  另外一点,我们都是往上面投射的光,因为每一个设计师有每个设计师不同的理解,也就是说我们在做网上打光之后是否达到设计师的要求,能不能在每一块打光的时候都是一般来讲,应该说是比较统一的打光的范围,是不是能够做到?混光可不可以做到非常均匀的混光,或者反而有一些五色斑斓的。给大家这样一个例子,告诉大家飞利浦是做什么的,飞利浦把这些光的特性,能够用我们一百多年工程师的血液来把它诠释到产品里面。作为一个灯的话,我们必须要看一个最基本的流明输出,以及流明每瓦,包括灯整个的设计,还有光线的表现力,以及防眩光。

  我们是从这几个角度去看的,这几根线其实是很多不同厂家的产品,作为飞利浦来讲,我们是希望能够理解业主的需求,理解设计师设计的意图,然后把这些产品能够用我们工程师的语言,把它变成一个产品,变成一个可以量化的技术参数,我们是干这个活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跟设计师应该说我们设计师是需要不断的沟通,不断的理解说我们究竟应该最终实现照明效果是说一定要用多少颗LED,还是应该讲究灯光的效果。灯光的效果,其实不一定是有多少瓦,多少克LED讲得清楚的,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这是飞利浦做什么的,这是飞利浦的一个态度和历程,这是一个前沿,前沿是定性的。

  还是跟大家分享一下城市灯光与居民的理解,这些内容我们在反复近五年内在国内一直反复在讲,整个的全球的城市化进展是从上个世纪到这个世纪不断的加强,根据一些数据表明大概2050年左右全球城市化会达到50%以上,在中国的话,这个趋势会更加明显,也会更加快。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一些影响是什么呢?正面的影响是说这个城市欣欣向荣,车水马龙,高楼大厦,全球的第三位、第四位,甚至我相信将来可能第一位高的高楼大厦都有可能在中国发生。那么负面的影响是什么?我们自己都感受到,包括今天北京的空气质量也不是令人特别舒服,令人满意的。这个其实都是一些城市化带来的影响,我们在座的必须作为一个社会的份子的话,从一个企业公民,从社会公民的角度看一下,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我们能够做什么?我们的理解在于在这个城市商我们做飞利浦照明的,我们是做灯的,为什么要做灯,灯很简单。因为有黑夜,所以我们要有灯,因为城市化的进展,所以我们会去研究说怎样用城市居民灯光把它集中在一起,能够归根到底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这个其实是在2006年英国的一个Barlett Research研究分院下面做的一个调查,灯光与城市,与这个居民的关系。我们用一些比较学术化的研究去阐述这样的道理,好的灯光毫无疑问可以增加一个城市品牌效应,能够作为当地旅游业的拓展,包括能够起到一个长治久安的作用。拿国内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来讲,包括重庆这两年,不仅是说整个治安的好转,包括灯光和城市整个的配套,包括你现在去看临江两岸的建设。

  从06年开始,飞利浦在全球做了四场很重要的论坛,跟很多全球的著名的设计师,以及灯光设计师来探讨城市、居民和灯光的关系。当时在汉堡,和上海,包括纽约,很多城市继续探讨城市和灯光,居民之间将来的趋势是什么?作为一个产品的供应商我们应该是往哪些方向去走,这里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结果。结果是说我们综合了所有人的,包括是从政府领导,包括城市规划,包括建筑师,包括从灯光设计师角度来讲,用方法论角度来讲归根到底归纳为三点,第一点称之为能效都市,当城市化进展之后,当能源无止境的使用之后,如何更好的管理这个城市能源的使用。第二点,怎样用灯光来提供一个形象化的都市,能够达到创建一个诚实的独特性。第三灯光跟和谐都市之间的关系。这三点上面来讲,我们的理解,或者说我的理解,我一直认为这三点是代表了不同三个层次的需求。是从一个物质文明走向一个精神文明的结果,是从一个简单的管理的能源,然后到树立一个城市名片,然后到归根到底是创立这个城市居民的环境。

  在能效都市方面,我们根据所有的建筑师,以及灯光设计师角度来说,如何利用好的产品实现节能减排,整个可持续发展性。在国内来讲我们做过一些主要的工程,有郑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项目,从产品角度来说不是那么新鲜,但是接下来的话题是说怎样把这个产品做得更加经济性,做得怎样更加的可靠。从这一方面飞利浦数据全国超过五十个城市有应用,最早LED路灯到现在应该是有超过四年,这个应该是比较早的一些应用。未来的都市,飞利浦在上海科技绿洲有我们总部,成为亚太区的总部,我们一直在钻研如何配合城市建设,包括设计师的需求来做一些量身订作的产品,如果要做能效都市,将来的使用,包括欧洲的使用都会倾向于如何把灯光,把这个灯具直接跟建筑,跟城市特定建筑直接嵌入到现场内进行应用。一些雏形的产品,我们在上海已经有所展示,这一次的话,可能没有带过来。形象都市其实是作为我们中国近十五年来,更加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我们从90年代中期到现在一直所倡导的,以前一直提出的概念叫做城市量化。到现在来讲,其实每一个城市都在树立自己每一个城市不同的形象特点,这个上面的图虽然用的比较国际化,有泰国,有香港,有伦敦的,但是其实每个城市都可以非常容易找到城市地标性的建筑,是用灯光进行点缀的。比如说像上海的东方明珠,像北京天安门,都是一些很具体的例子。最近这几年来,飞利浦做过的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一些建筑,这张图我相信大家一直在看到说飞利浦在讲,为什么我们每一次都要把这个图片放上去?是因为我们想要LED使用到现在,我相信用在城市量化上面,到现在最起码有六七年的历史了。当时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耗资三千万,使用的结点应该是超过十万个结点以上,至今为止你如果是在晚上跑到苏州经济湖畔,还是非常容易看到整个效果,还是能够完美的体现,而没有一些产品的缺陷在上面。所以我们每一次都再给苏客们做一个小广告,希望大家每一次跑到苏州有机会看一下。广州电视塔也是最近几年来比较成功的例子,广州电视塔荣获了2010年的全球CPO大奖,包括中国南宁大桥用高瓦数LED外打光,打到150米高度。

  未来的理念,其实我们在CPO活动当中会陆续跟大家沟通一个新的概念,以及跟一些城市景观设计师,我们希望能够配合,能够做一些非常先进性的项目,如何来实现一些城市景观的互动。互动从技术来讲,无非是通过红外线,通过温度,通过运动的方式实现一个交互式的互动。目前来讲,我们正在整理一些相关的技术元素,希望能够在今年下半年开始跟大家有所沟通,而且是在有一些具体项目的时候,我们能够携手一起来做类似非常有前瞻性的,前瞻性非常先锋派的一些作品出来,是作为一个尝试。

  和谐都市这一块,其实是基于刚才所说的能效都市和形象都市的基础上,最终我们把所有的技术结合起来,能够实现对一个城市的量化的最终的体现。做了一些典型的安子,比如有杭州大运河,杭州大运河从运河一直做到里面所有的景观,今年接下来会有一些电视广告,包括一些平面广告的推出都会用杭州大运河作为一个图片,一个案例。包括有香港志莲静苑的改造项目,未来的理念,如何把这个灯具因为有了LED这个技术之后,我们希望把这个化整为零,能够把所有的灯具变成一个很小的颗粒,能够适应一个设计师对于景观的以及建筑照明的诠释。

  最后这张再回到第一点,整个城市居民灯光在亚洲其实也在中国对于一个城市,无论从城市的经济发展,包括文化遗产的体现,人文价值创立,都会起到一个相应的作用。这个是我们最新的一些理解,光所谓叫创建城市骄傲,在LED的基础的引导下,能够为这个城市景观能够用我们一些解决方案,能够精准勾勒整个现代都市美好线条。我的讲话就到这里。

  X

  中国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曹晓昕

  曹晓昕——光融梦想

  主持人:感谢杨总,飞利浦是一个在技术上很棒的一家荷兰企业,而且飞利浦公司也是非常有社会责任感这么一家企业,本次活动首席赞助商也是飞利浦公司。在这里对飞利浦公司表示感谢,代表主办方。当然我看到他们跟大师的合作,我们只看到国外的大师,还没有看到中国建筑大师,好象没有进入飞利浦合作的圈子里面去,以后我觉得是不是要把我们跟中国建筑设计大师合作的一些项目,也能够加入进去。再次感谢杨总精彩演讲。

  下面有请今天第四位演讲者中国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曹晓昕先生,大家欢迎。

  曹晓昕:各位好,因为我是第一次好象是参加这样一个关于“光”的演讲。我以前也是做过一些,但是大多数在圈子内,可能跟建筑师,跟其他的学生交流比较多。我也很高兴能够站在这儿,能够跟各位灯光设计师,还有我们从事灯光设计的从业者进行一次交流。我的题目叫做“光融梦想”。其实我想每个人都有梦想,对于建筑师的梦想都在他们每一个作品里面。

  光是一个建筑师设计的最有利的武器,光给了我们在同一个世界不同梦想的可能。这句话说起来有一点抽象,说到设计本身这件事情,实际上我根本认为它就是设计一种方式,实际上设计本身没有对和错,甚至于有时候没有高和低之分,从某种角度上是这样的。我觉得作为光线的设计也是这样的,它有不同的可能,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学会享受这样一个可能。光也给我们寻找另外一种存在方式的可能,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让人兴奋的事情,这张图实际上非常有意思,实际上是一个照片,它就是一个织物,选择了一个线头。在不同的角度,在光的映射下,你会看到它像一个光谱一样,进行着散发。实际上它产生了一个表情,换句话说是光给了这个事物有表情,它可能是旋转的,或者是动态的,或者是褶皱的,或者是平坦的。对于我,实际上更多从事的是这样一个工建的设计,我今年正好总结自己的设计,盖好的图书馆,和正在盖的图书馆,加起来正好有五座。人的阅读方式非常感兴趣,人的阅读方式又是在一个光的环境下去进行的,所以我这一次专门把几个图书馆项目那来跟大家分享,当然前面我专门放了几个世界上其他建筑师做的这样一个项目。

  这是西雅图的一个图书馆,就是设计CCTV的设计师,天光和整个局部的照明相结合,当然正好我去的时候是一个阴天,如果晴天的话,它有一些光的影子能够映射在大厅里。这是另外一组照片,可以看到实际上给予一个大的背景光状态下进行阅读,我说的这是第一种可能。第二种可能,实际上在柏林自由大学图书馆,它是通过一个覆膜的结构,这个膜一部分天光,一部分日光,形成均匀的关照,通过一个二次反射完成光的这样一个装置。可以看到非常的震撼力,人在里面非常的柔和,它更像是一种在手术室里面进行精细作业手术的这种状态,它没有影子,因为它四面环绕着这样一个浓浓的背景光。

  这个又是另外一个极端的项目,这是在乌德勒支大学图书馆,很多人做图书馆都会想到引入更多的日光,它会有日光,但是他做成黑色的墙面,他觉得不需要更多的自然光介入,阅读是一种在非常人文的暖光的环境下进行,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只有地面是白的,其他地方都是黑的,完全没有光的反射。我曾经在里面驻足过很长时间,非常有震撼力。我觉得这是对光的另外一种解读,刚才我也说到了光提供了我们不同的行为方式的可能,作为阅读这种方式,实际上在这里又会变成另外一种状态,我和你的距离很近,在黑暗的环境又可以变成很远,人和人关系很模糊,人和书,人和字的关系是非常近的。

  这是巴塞罗那大学图书馆改造项目,原来并不是一个图书馆,还是在老的建筑里进行改造,尽量引入天光,很好的利用狭缝的空间,以及超尺度的高度会给你带来宗教的感觉。

  这是我自己做的包头的图书馆,另外一侧是少年宫,也是受到内蒙的延绵起伏草原自然环境的启发,形成了这样一个广场。因为广场很小,所以把它进行了模化的处理,基本上看不到哪里是广场,哪里是建筑。通过光映入不同的空间里面,形成变化非常丰富的光影效果。这是建成的一个照片,实际上书库的地方专门用到了玻璃砖,白天上书库不需要大量的采光,会有点状的玻璃砖作为一个采光口能够摄入,这一边是包头市最大的繁华的街道,我觉得书库和街道呈现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也可以说也是一种光的装置,这是建成的照片。

  这是建成的照片,这里面都是教室,孩子们的教室,这是中间一些图纸,这是建成的,每一个照片,这个是孩子们上课的这些教室。每一个都有一个探望的瞭望窗去瞭望未来的世界,去有一个遐想。这是在少年宫部分的内院,里面我们有专门做的一个对于光应用的中庭。这是图书馆部分,空间非常丰富,这是整体模型,我们建筑师更愿意通过三维模型来推进自己的工作。可以说这一块是一个中庭,我们做了一个光的中庭,主要靠日光,两侧阅读是通过进行补充的人工照明来完成的。中间像舞台一样非常戏剧性的空间往里伸出,整个图书馆还是一个模糊设计的办法,让家具和设计模糊化,分不清楚哪是建筑,哪是真正去做的家具,成为楼板的延伸,或者地面的一个掀起,从地面掀起以后变成一个桌子。这是建成的照片,直到这一周才开始启用,我没有来得及拍摄照片,这是刚刚竣工时候的照片。这是蒙古文字和汉字,当时我的助手坐在栏板上,所有蒙文的字和汉字交替着打在他的身上,像这一部分也是一个阅读休闲的区域,我希望在我们阅读的时候,能够呈现一个光雕刻成为文字,散落在整个空间里。我们专门找了一个关于蒙古文的经典,还有关于知识和书这样一些经典的文字,印在玻璃上,印在玻璃上并没有多么重要,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的阳光,把这些字变成一个环境,给它散落在整个的读书的空间里。我们专门在上头做了一组天光,让孩子能够在连廊上走过的时候可以仰望天穹,同时把大景深的空间点亮。

  还有一个项目最近一两个月做的项目,是威海市的图书馆,也是非常有意思的项目,拿来跟大家进行分享。是由两个线状的建筑,一个是原来威海市旧的图书馆,一个是现在的图书馆。旧的图书馆建有二三十年的样子,实际上正是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这样一个房子,也可以看到建筑师当时对于现代建筑一个相对有一点带有幼稚性理解,会呈现出来这样一些带有很强的有一点符号化,或者有一些还不是很清楚的这样一些建筑语言的运用。大家为这个拆还是不拆,进行了很多的争论,最后做了很多的方案,到底是拆还是不拆,这是老馆和新馆之间的关系。我们还是认为,等大家看完现在建筑质量并不高,但是它是从文化和历史层面上代表那一段历史,这样两根管上承载了当地人二十年到三十年这样一段生活的记忆,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经常是对我们历史并不是以一种敬畏的心态去看待,你会看到到处是拆,然后再建,然后再拆,形成了一个循环,就像当初总是好象还要在争论,这历史的东西是好看的,还是不好看的,实际上对于历史这件事情没有好看不好看,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永远放在那儿,只要是承载着你的记忆,承载着你的那一段生活,那么实际上我觉得它已经没有从视觉意义上好坏之分呢。它就是一段历史,需要我们去来尊重的,这也是我想在上面能够反映的。

  有三种方法,一个是表皮改造,另一个保留结构,空间重置,另外新建筑包裹老建筑,尤其一和三这两个办法,实际上已经把原来就的视觉置换掉了,你原来情感归属,我们原来那些片断记忆都会被这个删除掉,我也是不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改造的办法。当然可能也有人觉得那个房子真的视觉太差了,能不能换一个角度,也许不是非常漂亮的视觉,能不能做一种办法,保留一个局部,然后让它重新发生另外一种感觉。

  这张图上是一个美女,这个美女真的挺漂亮的,我是保持她一个局部的特征,但是她真正的是不是这样一个美女呢?这个给我最根本的反射是什么?你保持原来的,你可以结构一个图象,保持原来图象所有的特点,比如她的眼睛,鼻子、嘴巴,但是实际上会变成另外一种视觉的这种新的视觉印象,这种视觉印象是和老的视觉印象建立起一种联系的。我们对于博物馆,原来老博物馆也采用这种办法,中间开了很多洞,让博物馆还在,看到原来那些面砖原来那些瓷砖,通过不同的洞来审视这个。就像刚才看到那个凤姐一样,给她进行重新解构,她会给我们焕发一个新的视觉。

  另外一种是朦胧的办法,实际上是不一样,给你的感觉会有一个新的不一样。这就是我们对于这样一个房的态度,一个是进行解构,另外是蒙上一个薄纱,改变它的状况,最后就是房子生成的样子。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面依然保持很多自然光的通道,然后我们这边是一个非常大的一条繁华的马路,我们觉得阅读是不应该跟这样一个繁华的车流或者人流嘈杂场所能够直接视觉交融,所以做的立面遮蔽的一些,只让光进来,视觉开的非常小的窗,大概二三十公分的小洞,看不到整个繁华的街道,即使在繁华街道里面阅读也有一个比较安静的视觉环境。相反几个洞里面,将来用光打成不同颜色,营造不同的幻影,实际上也在移植各种片断,把它组成这样一个非常丰富的图书馆。就是一个被金属表皮遮蔽的一个建筑,但是它通过这些孔洞形成一个非常丰富的内部空间。

  这是改造完的,外面用的是一个工程剩余的铝管,就剩这么多,铝管基本一根没有废,全部装上了。这是我们中心大的吧台,上面是一个拉摩,底下用的多纤维混凝土做的一种家具。光线非常柔和,而且高度也设置得非常低,能够给人一种非常不同的细致的感觉。我们施工偶然间发现可以做一个灯具,这是PVC管子,就是PVC下水管,当时买了八块钱一根,据说还是比较好的,可能还有更便宜这种PVC管,一根管很长。我在加工的时候,发现工人切管子是用纱罗锯不断的切,我觉得切一半的时候再切一半,就会形成这样一个开口,这样把日光灯管插进去以后形成这样的状态,在工作室也欢迎各位去参观,非常有意思。我们施工过程中不小心制作了一个灯具,这是一个内部会议室,也是一个可调光的,用我的话叫无极变速,可以调整光强弱的一个拉摩吊顶,这个技术实践起来非常容易了,包括一些写字板等等,包括我们灯,桌子上也是这样一个装置,经常做草图,或者对图纸都会有这个光的应用。这是新的地下室的空间。

  在顶上我们边上也是地下室上非常明亮,上面用的玻璃砖楼板,这儿原来一个窗景位置现在做了一个玻璃砖楼板,光直接引入到地下是,这一个是U玻,U形玻璃,通过这样一些办法把光传递给地下空间。这是我整个地下室,这一块可能是投影仪的,看不清楚,这一张图,上面是吊灯,然后更传统的话会用拉膜,现在会用自己出的图纸,硫酸纸做光的反射的东西,就用最便宜的图纸能够形成一个光的环境。最后用卡尔维诺看不见城市里的一句话,表达我对光的认识。并非由于它们都是同样真实,而是由于它们同样都是假设的,前者包含了被当作必须接受的东西,但其实尚非不可或缺,而后者被想象成有可能存在,但瞬间之后就不再可能了,这就是我对光的理解,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们曹总设计了一款建筑师的包,现在已经升级到2.0版本了,在他的网站上,个人主页上销量特别棒,限量版,只有50个。其实中国建筑设计师发展到现在,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喜欢一些定制的东西,在座的一些照明设计师,还有我们厂家应该更多的跟我们建筑师一起来合作,创作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曹总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再次感谢曹总的精彩演讲。下面我们有请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会长、建筑工作室总建筑师刘明骏先生,他是新国展设计师,这个也是老国展了。大家欢迎!

  刘明骏:非常感谢UED杂志社给我们一个机会,让建筑师跟我们搞照明的同仁们一块有一个交流,再一个我们建筑师之间有一个交流。我这一块跟曹总这一块,都是建筑师,但是多多少少有一点小区别,我本人是搞展览这一块建筑,展览建筑设计,就是咱们北京新国展这是我设计的。还有一个咱们这老国展,是我老师设计的,现在已经70了,我是他的弟子。其中8号馆就是我本人在97年设计的,会展建筑是我从业二十五年后十年主要做的一个工作,会展建筑。我不光是一个建筑师,实际上还有一个产业建筑师,会展产业方面的,围绕会展产业的建筑师。我们今天办的讲座,这就是展厅,也是我们重要工作的一部分。主要作品就是北京新国展,还有新建成海峡两岸会展中心,就是在福州,大家有机会去福州可以看到。我们大陆和台湾做农展品的交易,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在福州。其他的,都是围绕我们一个产业链,会展这一块,实际上最重要的是物流,这里面有商业,购物中心也好,都是物流的一部分。这一块大家可能已经去过了,北京东方广场,我在那儿工作了八年,搞设计做了八年,这当然是北京最大的一个项目。剩下就是一些购物中心,商业我这一块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的领域。

  从业二十五年我一个最大的体会,我觉得虽然我们可能个性化东西少一些,但是我觉得我们产业建筑师实际上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我觉得是不言而喻的。我在从业二十五年,我个人这一块设计建筑面积有三百多万平米,这里面涉及到固定投资粗算一下250亿元,这里面都有建筑师的心血在里面。

  建筑首先以人为本,建筑是在环境之中,所以要关注环境,一定要关注环境的变化,还有一个色彩,我觉得以前不太注重,只注重造型,我觉得色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色彩实际跟后来谈到的光是息息相关的联系。再一个我觉得城市它需要一个自然生长的力量,我们现在刻意营造的东西太多,我觉得应该给这个城市一个自然生长的空间,也是我比较注重的一个侧面。

  今天我谈一个建筑之光,前面张总也好,曹总也好,各位老总讲了他们对光的一个认识。这里面我谈一个我对光的理解。光我认为就是两个部分,一个就是自然光,天光,太阳带给我们的,月亮带给我们的,阳光、月光,这是光。再一个人工光,今天说的人工光,实际上电驱动的照明。

  光,我认为一个是建筑使用功能性的需要,就是照明,这个屋子黑,需要亮,我们在里面进行活动需要光线,所以一个是功能性的。再一个建筑的,它有一个艺术视觉的问题,也就是艺术效果的照明。我认为艺术效果这一块,是随着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欣赏能力提高,艺术效果照明实际上我们近十年,我认为我们现在说的艺术效果,实际上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在最后十年的时候,由于国家富足了,艺术照明这一块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

  我的题目叫“建筑之光前世今生”,前世就是有人类活动以后,第一个先知道用太阳光,白天干活,晚上睡觉。然后发明了火,火带来了火的光亮,火炬、火把、蜡烛、油灯,都是火,由于火引来的光明。然后在上个世纪爱迪生带来的电,发明了电灯,这是咱要感谢爱迪生,没有他发明的电灯,咱们今天开这个会也没多大意义。

  自然光在建筑上的应用,中世纪的教堂大量用的,教堂用的实际上这是自然光,教堂的朝向把彩色的玻璃给打亮了,这是自然光。都是用自然光带来的艺术效果,刚才张总讲的教堂的建筑,实际上都是怎么用好自然光。现代建筑要强调能用自然光尽量用自然光,就是为了节能。能不用电少用电,电带来碳排放,现在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

  当然人工光是不可能避免的,太阳光随着科技的发展,它的摄取我们弄的太阳集能板,也就是光电这一块的发展,这几年大量的做光电这一块的工作,包括前一段时间提出绿色发展战略,国家提出来的,就是发展太阳光,怎么利用太阳能这一块。太阳光这一块主要就是光电,但是实际上光电我有一次在会上说,光电这一块就是效率太低下,初算一笔帐,一万块钱发一度电,投资一万一天只能发一度电,这个效率太低了。大家都是搞电的,能不能把光电的效能再提高,我们光电使用起来它的可行性不是光是一个忽悠人,确确实实能够把它变成一个实际可操作的。所以我认为光电未来提高的效能是未来发展方向,怎么提高效能?现在咱们用的多晶硅也好,集热的贴膜也好,还是想办法怎么来提高,光电的效能比。

  人工光发展要满足被照物体不断提出功能性的细化要求,过去只满足把东西照亮而已,现在要看被照物体是什么东西。比如是一幅画,是一个瓷瓶,还是什么东西,希望搞光电这一块的人,希望更充分的理解被照物体它的功能性要求,而不是说把它照得多炫,多漂亮,我觉得不应该局限在这儿,应该怎么去满足他的功能性要求。功能性被满足情况下尽可能节能,我们耗电越小,越是方向。刚才飞利浦那个同志也讲了,飞利浦正在研究怎么去让城市怎么怎么样,我认为其实说的都是话都太大,很具体,就是功能满足的情况下怎么去节能,你就是让这个城市更美好了。第三个功能性光源尽可能小型化,理想没这个光源最好,但是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没有发光体光从哪来?光的发光体肯定得有,但是越小越好几乎于没有,那才是最好。第四个功能性照明尽可能智能化,一盏灯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再一个提高它的追踪性。比如我们搞展览,这个物体在动,希望这个灯有一定的追踪性,而不是因为这个人他来回动,我们要布置十盏灯,一百盏灯并不是这个意思,一盏灯能不能替代一百盏灯这就是光源的智能化。我认为功能性照明四个方向,这是我的一个从建筑师的角度去理解的。

  然后艺术效果照明,我们说的室外泛光的艺术效果,这是我们艺术是经常碰到这个问题,刚才我们院郑总谈了这个,他是专业做这个,我是非专业做这个的,艺术客串的。建筑的室外照明,这也是我们这几年重要的建筑都要做一些室外的泛光,主要提高建筑夜间对它形象的另一种解读。当然还有一个,我们艺术效果,我们商业大量的用的建筑的艺术照明,这个要强调橱窗,还有商品一些效果。我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拍的,他们做的艺术照明的效果非常的到位,商业照明,咱们有机会可以到美国的拉斯维加斯那个赌城看看,基本上灯光照极了,中国这一方面还是比人家有相当的距离的。

  再一个会展这一块,有一定的功能性的照明,应该强调功能性,不强调光源,强调光照出来的效果。建筑师最重要的要拿出一些实例,我就是结合我做的一些工程的实例,谈谈我对光这几年的一个认识。中国泛光照明2000年开始,现在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但是真正开始是2000年。这是东方广场的照明,这是我们04年做的一个写字楼,这个在檐口的位置做了一些。配合室内透过来的光,做了一些人工的泛光,把这个建筑外观效果让它更精神一点,主要有这么一个想法。购物中心我认为在满足购物要求基础上,怎么满足商业化要求,购物中心它作为一个大人流集散的地方,要把商品尽量的突出来,也就是广告的效应,让我们在挑选的时候,在逛购物中心的时候,让人的视觉感觉更强烈,有了一种冲击性,这是做购物中心的一个基本的诉求。

  再一个展览,新国展,我们做了一个专业,我们建筑师专门做了一个灯光。一个就是内透光,我们认为建筑在夜间希望它能够更晶莹一些,像一个玻璃一样。因为新国展代表咱们会展业的一个窗口,所以我们用了一些中国红的元素,有一个功能性照明。其实建筑我认为建筑灯光真正的境界,不是说让灯光怎么怎么样,而是要跟建筑融合在一起,这才是建筑灯光的它的境界。并不是把自己做得多突出。我们最近也在做一些新的项目,在北方做的一个项目,现在做的灯光已经成为我们建筑师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怎么让白天、晚上,它有一个对比,白天是一个什么效果,晚上是一个什么效果,让这个建筑怎么让它更炫一些。

  这是一个商业项目,这是夜晚的效果,我认为其实建筑的泛光并不是说把建筑打得越花哨越好,该亮的地方亮,不该亮的地方别亮,这是我们对于建筑的诠释。该说的地儿说,不该说的地儿不说。塔尖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室内的一些功能光,主要以功能光为主。这儿有一些装饰性的,艺术效果照明,建筑泛光,还有灯具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我们国内其实做灯具这一块,我觉得还应该再分得清晰一些,功能性的灯具和我们艺术性的灯具,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门类。我们每次其实做完设计,选灯是一个非常头疼的事儿,找不着灯,没有太合适的灯。最后我们都自己画图,让厂商去加工。我们因为是在内蒙做的项目,所以它有一定当地的蒙文化的色彩。

  最后我谈一谈我对建筑之光的境界,什么是境界?光谈了很多,到底心中的目标是什么?我觉得光可以带来什么?你可以做得很奢靡,什么意思呢?它是一种陈述,就像人说话一样,你把光做到位,可以把建筑做得非常奢靡,非常的繁华,非常的华丽。然后我觉得其实真正光伟大的地方并不在于它的奢靡,不在于强调他光怎么样,而在于自然的地方。张总我非常欣赏他说了一句话,尽量用自然光,我认为这是光的最高境界,自然的力量是最美的,人工永远超越不了自然。能自然则自然,实在自然不了,我们有一些人工光去补充,我觉得这个才是真正最细腻,最高的一个境界。还有一个舍得,什么叫舍得,这是给同行说的?咱们干电这一块的,把自己别看得太重,过于强调自己,舍不得自己那做不出境界来。光我认为真正境界叫润物细无声,让这个东西非常圆润、自然,这才是美好的。无声在哪,无声就是咱们这光,尽量的安静一点。

  我也希望我们做产品的可以跟我们联系,因为我们确实希望有特色的,有研发能力的企业跟我们联系,咱们一块合作,谢谢大家。

  X

  英国贝诺设计公司区域总监 黄俊

  主持人:谢谢刘总,刘总在中国会展建筑是一杆大旗,展览过程中灯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再次感谢刘总精彩演讲。下面以热烈掌声请出最后一位演讲者,英国贝诺设计公司区域总监黄俊先生,大家欢迎。

  黄俊:非常高兴今天又在同一个时间给大家做同一个汇报,因为昨天下午我是做了一个关于室内设计灯光的,今天可能我稍微的把它修改了一下,另外不同的是我今天穿了便装,跟昨天不太一样。

  我的背景是建筑师,所以我想今天这个场合可能更适合,作为我来讲,在设计过程中,觉得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从来都是相通的,特别对于光的运用。我始终认为光是一种空间的主宰,因为光引导我们的行为,也滋润我们的情感。从贝诺来讲,我们是一家英国建筑师事务所,我们在世界各地主要从事商业设计和商业综合体设计,对于光的应用,可能更重要一些,光主导人的行为,特别在商业行为里如何吸引人们来购物,如何逗留渡过一段美好时光,这是我们在世界各地做的一些项目。应该说我们项目比较注重这种地域性、文化性和当代时代的一种结合。光可以使我们创造的设计成为一种非常独特的场所,第二点,因为我们不可避免要运用很多人工光,刚才几位谈到天然光的重要,这也是贝诺设计一直所贯穿的一种理念,我们要达到一种自然和人性的一种互动,一种均衡。还有一点不可避免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昨天也谈到因为大型的公共建筑,特别是商业建筑,耗能是很大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一体化和全寿命周期的设计,特别在进行灯具选择的时候,要注重它的初始投资、维护以及到最后是如何处理这些废弃的灯具等等,要综合性的来处理。我们一直认为光带给我们很愉悦的历史,我们也谈到设计,无论室内设计,还是建筑设计,我们评论它好与坏的时候,其实很主观,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好的设计一定是充满了情感,应该让人有一种愉悦感。

  在城市里一个很好的建筑设计,特别在夜晚的时候,应该能给一个即将进入梦想的城市,一个沉静下来的城市给予他很多的意想不到的夜晚的这种情感。好的地标必定,特别在夜晚它的灯光效果,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建筑它有一种很理性,很全面的灯光设计,从而也为人们去它的各个部分,为人的流线提供一种引导。昨天也谈到关于建筑的主次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说对于好的设计师来讲,一个建筑设计不应该有很多主次或者地域上的差别,很多细节上我们应该多注重人的感受。比如这张图片,我讲到是一个停车楼进入一个shoppingmall之前转换区域,我们看到混凝土,一种很廉价的设计,在此引入大量的自然光,使人无论在白天和夜晚都感到它的这种建筑的性格非常的让人振奋,而且人们和自然之间这种关系也是很密切。

  下一个项目是在英国布里斯托的项目,空间联系的天桥,和海光天顶的设计,无论从空间,还是从人对光的感受都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还有在建筑内部空间,比如说运用现在越来越广泛应用的一些LED的媒体墙等等,我们在设计中应该要避免过于多的广告这种展示,而用一种比较细腻,比较有情感的这种色彩灯光的变化,来引导人们,可能我们在商业区域里,人们会感到比较强烈的灯光设计。在过渡区域的时候,是不是能够让人换一种心情,这都是我们应该去值得思考的。还有比如这个项目是在地铁进入商业之前头顶上一种设计,一种天花设计,一般来讲,地铁我们中国也在做很多这种所谓的地铁商盖的项目,从地铁到商业中心到写字楼,过渡的区域很多人感到很枯燥、乏味的,纯粹的功能联系区域,我们运用LED天花的形式,上面有不断变化的图案,给人一种非常幽默的感觉。

  下面一个项目是我们谈到建筑和室内怎么样相互的影响?比如说这个项目我们在英国的一个项目,它的主题比较有动感,比较有冲动化折线的元素。我们在连廊中几乎没有运用灯光,但是白天它是运用这种自然光下的阴影创造出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氛围,在夜晚的时候,因为这两端商业空间都很亮,人走过这个通道的时候,就感觉又走到了户外,可以看到星河。这是它在白天另外的效果,可以看到另外一端连接到比较大的shoppingmall。刚才有嘉宾提到色彩的问题,色彩和材质也会非常影响我们室内的灯光效果。在现在一个比较现代的设计环境里,我们看到很多的钢玻璃等等的使用,我们用一些很暖的木材质在天花上,一下就改变了它在内部的这种灯光的效果,我们又回到刚才所说光之旅的这种旅程。当你在建筑里,这个购物中心里,你逛上几个小时,再换一个角度突然发现空间是这样子,天光和自然光能够如此结合,这也是我们设计想达到的目的。要让人在里面感到愉悦,而且会让人感到很鼓舞,很振奋,这个也是我们现在谈到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人文设计他们之间的一种关系。建筑,好的建筑不仅要吸引人,而且一定要对这个社区,对民众,他要鼓舞。

  下面我想比较快的,因为昨天已经做过一遍,可能比较快的给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在欧洲和亚洲的一些比较经典的项目,他们的一些室内外的一些图片。这个项目是1999年我们在英国伦敦东部设计的一个建筑,现在是欧洲最著名的项目之一,应该说它在三个角落可以看到这个平面,很不规则的三角形的平面,这也是我们一个大胆的尝试。打破传统的商业中心,很宽很巨大的体量,化整为零,画成三角形,三个一百多米长的体量。在三个拐角的地方,是三个百货商店,这样的话,根据我们对购物心理的一些分析,人们会在这样的空间里会感到更愉悦,会保持一种新鲜感,逗留的时间也会比较长。这几个体量里面主题几乎统一的,但是各自风格和处理方法在细节上又有一定的不同。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图片应该说代表了一种九十的一种设计,但是因为它在设计中设计得非常细致,包括墙上这种雕塑,还有它关于栏杆很多主题设计,都和当地的历史和神话非常相关,应该说被誉为商业设计里的长青树,现在12年过去几乎没有进行大的改装或者是维护。这是夜晚的感觉,因为商店店铺本身它的照明强度非常大,所以我们在商业建筑中在贝诺设计来讲一定要把公共区域做得稍暗一点,有点睛之笔。白天有自然光进来,在晚上的时候,靠这种吊灯来点缀一下,同时人们也时刻能够感受到这种外边自然的夜晚的这种变化。这是另外一个体量,我们谈到可持续设计,因为里面有过渡太阳辐射和眩光的问题,大家可以看到这里面运用了很多技术处理,不仅是美学上的处理,而且遮挡了对于商业建筑来讲最重要的下午的眩光。这是在三个百货的结点,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项目,我们想把它做得更神化一些,在三个节点有三个这样的空间,很哥特式的。想做一种先抑后扬的感觉,从一个体量进入一个百货之间的过渡会给人一个惊喜。其实小型项目也是一样,应该是能触动人的情感,然后促进人们去进行一些思考、沉淀。

  再一个项目是2008年在金融风暴刚刚开始的时候,正好是开业,它在伦敦西区,大家可以看到它处于非常繁忙的交通的枢纽的角度,它建立之前伦敦这个区域是一个很破败的区域。它建立之后,无论它给当地带来的工作机会,还有夜晚给当地的民众带来这种兴奋与振奋感都对当地经济和社会起到的非常积极的作用。好的这种建筑设计,它会给这种当地的民众带来一种非常好的归属感。

  另外一个项目,这个室内也是非常著名的,用树型结构用得很多。这个设计一直被认为非常优雅的。整体设计理念是城市森林的感觉。在中间巨大的天光结构下,大家看除了个别的射灯是为了举行特殊活动准备以外,没有设置其他的光源。这样的话,大家可以看到在白色和夜晚的变化,特别到夜晚的时候,你会让店面自己跳出来,这样公共区域的设计始终扮演的是一个很中性很统领的感觉。在室内设计,特别是商业室内设计里,这种随着天光变幻闪烁不定的这样一种感觉,实际上对人,能够刺激人的很兴奋的感觉,也会促使人们在这个空间里会逗留更长时间。这个也显示了建筑设计里比较注重空间之间的渗透,垂直化的这样一种设计。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图片都显示中间的天顶,实际上有几乎一半是一些固定封闭的一些板,有一半是玻璃,这个也是出于减少能耗,并且遮挡眩光这么一种目的。这是它另外的一个区域,都是一些最高端的品牌店,所以在室内建筑形态的设计,在灯光设计上都装置性比较强一些。

  卡利夫的实例对于中国二三线城市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因为它体现了如何在一个非常具有历史性的城市环境下怎么把历史和现代的功能和现在的风格相结合。基本体量是一个mall加百货的形式。我们在建设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如何不去简单的模仿它的形式,而是采用比较经典的做法。比例、尺度、材质、色彩等等这种接项的关系,来使他们能够相融合,在灯光的设计上,应该说是一种比

请输入正确的图片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的短信验证码
请确认您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图片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的短信验证码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