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宅地仅2幅,大浦东,失声了?

杨六娃 2020-01-14 16:57 阅读 2000+
一年宅地仅2幅,大<a href=上海" target="_blank">浦东,失声了?" inline="0">

浦东的未来

需要担心吗?


文 | 杨六娃



当我们聊起上海浦东,一般都会在前面加个“大”字,叫“大浦东”。


首先是因为浦东真的很大,全区面积121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50万,辖12个街道、24个镇,是上海面积最大的一个行政区。


其次是因为浦东真的很厉害。


从上海各区的GDP来看,2018年,浦东新区生产总值就已经突破万亿,达到了10460.09亿,增速也领跑各区接近8%。


一年宅地仅2幅,大浦东,失声了?


这是个什么样的规模呢?如果当年允许大浦东参加全国城市GDP竞赛,它都能排到第16名的位置。


一年宅地仅2幅,大浦东,失声了?


这样的地域和经济规模,等于在上海内部硬生生规划出了一个强二线城市。


总之,不管从哪个维度看,大浦东都是上海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比如楼市,2019年前滩和临港新城的火热,让人对浦东的势能叹为观止。


但话说回来,凡事不能看表象。


如果只看土地市场,大浦东,却突然在2019年失去了声音。


01


浦东的1210平方千米的面积,占了上海土地面积的1/6。


按照概率来算,如果上海出让了6块土地,其中应该有一块就是浦东的。


但是,2019年上海出让的66块含住宅土地中,只有2块在浦东。


一年宅地仅2幅,大浦东,失声了?


而且一块在川沙,一块在祝桥,都是外环外的位置,以目前那边的人气和配套来看,很难掀起什么大的风浪。


一年宅地仅2幅,大浦东,失声了?


如果2020年的土地供应端,浦东依然如此保守的话,等到开发商手里的土地储备消耗殆尽,整个大浦东的新房很有可能出现彻底断供。


一般情况下,面粉供应被掐紧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是因为规划的住宅土地不够了,要么是因为浦东市场上的新房供大于求,有比较强的去库存需求。


想想浦东那么大的土地面积,好像第一个原因站不住脚。


那会不会就是第二个原因,浦东市面上新房销量并不好,导致库存挤压太多了呢?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看整个2019,上海卖掉了63770套新房。


这个数字放在任何一年都是不差的成绩了,整个新房市场的回暖毋庸置疑。


当我们把成交结构按行政区来分开看,会发现一个和土地供应情况完全相反的结论——


2019年浦东的新房成交量高达13355套,占据了上海整个新房市场的21%。


一年宅地仅2幅,大浦东,失声了?


更关键的是,整个浦东在2019年的新房供应量只有11895套。


所以,大浦东的新房市场依然是供不应求的一个状态。


事情分析到这里,我们好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既不是市场结构问题,也不是供应端的问题。


等等...



浦东的土地供应,真的没有问题吗?


一年宅地仅2幅,大浦东,失声了?


我重新翻开上海2035年的大规划,从上海市农业空间规划图来看,虽然浦东的地很多,但有一半空间都是预留给农业空间的。


因为生态和农业空间的存在,浦东的一大半地方,都是限制建设区域。


一年宅地仅2幅,大浦东,失声了?


显然,我走入了一个误区。


02


土地多,不代表住宅用地多。


浦东看起来发展空间无比巨大,但因为耕地的制约,实际上给到土地开发的空间一直是被严控的。



关于土地开发,浦东可是新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一年宅地仅2幅,大浦东,失声了?


1993年,浦东的面积还只有532.75平方公里。


它是第一个尝试“土地批租、滚动开发”的全新开发模式的,很短的时间内,就吸附了社会上大量的热钱资金和长期投资项目。


站在现在往回看,浦东的这一步棋,的确点石成金,一招就激活了这片沉睡数百年的土地。


关于浦东的豪迈,那段时间流传着一种说法,“一天能批四五块地,15分钟完成一项审批,盖出一个章。”


据统计,截至2001年,土地批租、滚动开发模式基本结束,浦东共计成片出让土地88.6平方公里,占同期土地出让总面积的80%左右。


政府投入了61亿,最终吸引到800多家中外资房地产公司,和总量400多亿元的房地产开发资金,为整个浦东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20年后,也才有了如今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开发片区、外高桥保税区、张江高科技园。


浦东新区的崛起,成了中国城市化的一个新象征。


一年宅地仅2幅,大浦东,失声了?


但是,困惑也随之而来。


钱有了,人来了,土地也开发很多了,但浦东的未来就只是摩天大楼和住宅吗?


如果土地卖完了,房子也卖完了,下一个增长点又在哪里?


再进一步想,城市开发的上限究竟在哪里?


浦东后来的的选择,其实已经给到我们一些启示了。


03

城市化初期的成果再怎么斐然,其背后都是粗暴的野蛮生长,就好比厉兵秣马打下的江山,如果不快速切换到守业模式,权力只会迅速崩塌。


2005年6月21日,没有停下脚步的浦东吃下了第二只螃蟹,它又成为全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浦东开发的重点,从追求硬实力转向追求软实力。


那个时间段的浦东做了三件事:


一 ,土地出让的节奏开始放缓;二,以整合郊区工业园区为切入点,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三,大规模的宅基地置换和复垦。


这三件事一起做的结果就是,让开发速度过快的城市缓一缓,让地区的产业效能以及城市农业生态好跟得上。


一年宅地仅2幅,大浦东,失声了?


是不是很熟悉?


没错啊,这其实就是最近两年经常被提及的“产城一体化”,早在十几年前,在浦东就已经有了雏形。


只要有钱,只要有人,保证土地的开发速度很容易,但是,真正的城市开发并不在于速度,而是城市、产业、生态不能有任何一块短板。


这也是城市开发最大的难点——



增长不难,难在克制。


2009年4月24日,国务院复批南汇并入浦东。


浦东新区一夜之前由原先的532.75平方公里增至1210.41平方公里,大了两倍多。


但2009年到2019年这十年,浦东并没有把重心放在盖楼卖楼上,而是放在了城市更新、区域转型、公共工程之上。


土地端口方面, 不仅划定了30.1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还开始推动建设土地减量化运动。


全国这么多开发区,只有浦东最先做到了克制。


04


2009年南汇划入浦东后,至今十年来,大家知道总共出让了多少地块吗?


只有715块,土地总面积33.2平方公里。


一年宅地仅2幅,大浦东,失声了?


而且65%的土地都出让在2015年之前。


对比上文我提到的1993年到2001年这八年,上海浦东出让土地面积88.6平方公里。


几乎是断崖式的下降。


其中规划包含住宅的土地有226块,看起来也不少啊,对吗?


但是,除去动迁房、租赁住房,过去十年,整个浦东出让的商品房宅地,只有62幅。


换句话说,过去拼命造住宅的逻辑变了。



如今商品房在浦东的城市开发中的占比,居然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而且,再回到2019年的浦东土地出让,全年只有两幅,2020年,大概率也是差不多的数字。


商品房开发的占比,越来越小。


写到这里我才发现。


原来,不是大浦东突然没有声音了,而是在城市开发的舞台上,商品房这个品类,慢慢地没有声音了。


05


中国目前有九万家房企,80%以上,都是靠开发商品房起家,和20年前的浦东一样,他们经历了最好的时代。


但随着城市开发摸到了天花板,他们赖以为生的住宅开发,走到了穷途末路。


而且用不了多久,也许只要十年,九万家房企中,只会做住宅的六万家会悄无声息地倒掉。


同时,在上海的某些地方,商品房也将正式成为历史,那个时候,我们能买到的房子也许只会在二手房市场上流通。


所以,我们越来越多看到房企们在转型,比如一直在公建和物业领域深耕的万科,比如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K12教育集团碧桂园。


我们也看到不少项目在打破传统住宅的边界,住宅公建化正在酝酿一股浪潮,比如中鹰黑森林,比如中兴路一号


城市在变化,城市的开发逻辑也在变化。


不适应这种变化,只有被淘汰的下场。


一年宅地仅2幅,大浦东,失声了?


时代的背景底色在不断变幻。


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不一定非要做引领潮流的那个人才能生存,适应,就能很好地活下去。


你要适应,商品房的房价未来很难暴涨暴跌了,表面上是因为政策,实际上是因为城市开发已经到了天花板,商品房越来越少,没有摇号、没有抢房、没有日光的时代,二手房市场为主的房价会更加理性。


你也要适应,随着供应量会越来越少,眼下一线城市的优质新房项目才是真正的硬通货,毕竟房龄会成为以后影响二手市场的关键因素。


你可能还要适应,未来几年也许会出现更多公建化的住宅产品,它们的特点有:极小型地块、开放式社区、公建式结构和立面、非标准化的户型。


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产品,不用太谨慎,大可以拥抱变化。


反过来说,开发商的内部研发更加要拥抱这种变化,否则下场我刚才也提到了。


好了,今天这篇文章从大浦东“失去声音”说起,自然也要以大浦东作为收尾。


按照规划,到了2035年,东站的建设会把浦东虹桥两个机场串联起来,通勤会更加方便。


而且,浦东的森林覆盖率将会达到25%,这个比例意味着,我们每个生活在浦东的人,都会拥有不少于20平米的绿化面积。


好像,浦东其实并没有失去声音。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未来的浦东,声音会更加优美。


未来的上海,会有一幅更加精致的城市面容。


主编:杨六娃

主笔:杨六娃

微信公众号:楼市问号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