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楼处如何才能玩转场景营销?

明源地产研究院 2019-08-23 08:39 阅读 587
售楼处如何才能玩转场景营销?

不知何时,“网红打卡地”成为火爆网络的热词,也成为各大商家梦寐以求的标签。得益于微博、微信朋友圈、抖音短视频等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网红就像雨后春笋,野蛮生长,网红的消费行为被人模仿,消费场景被人热捧。

对于商家来说,如何制造更多的话题和场景,吸引网红带动流量前来消费打卡,就成为竞争的法宝。比如红透地产圈的北戴河阿那亚度假区,定位于都市人群远离喧嚣却可转瞬即达的理想度假胜地。其阿那亚礼堂、孤独图书馆,都成为都是文艺青年男女拍照发圈的亮点。

那么,何谓场景?

提及场景,很多人会立刻想到卖场、商场。但事实上,场景一词,原意是指戏剧、电影中的场面,泛指情景。场景是指以人为中心的内容空间,比如,学习的场景,交友的场景,送别的场景。

如果把“场景”两字拆开看,就非常清晰了,“场”更多是空间上的概念,比如餐厅、游乐场、运动场等。但“景”更多是内容的的概念,空间的氛围和人气,以及带给受众群的独特体验,等等。“

在强势营销思维里,场景就是交易场所的环境和氛围,是空间和人相结合的环境氛围。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场景的表现,比如西餐厅的幽静典雅。比如中餐厅的喧闹吵杂,不同的场景,制造出不同的氛围。场”是篮子,“景”是内容,爱情、亲情、友情……都可以往里装。

原来,场景就是可以让你触景生情的地方。

售楼处如何才能玩转场景营销?

关于场景,一个有意思的小现象,很值得思考——我们去星巴克和麦当劳的时候,发现两者的排队方式是不一样的,星巴克横着排队,而麦当劳是竖着排队。那么,这种细微的差别,是正常的安排,还是有什么玄机呢?

很多人可能会忽略这个小细节,但切切实实这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场景。事实上,仔细一想,也不难理解——星巴克横着排队的原因是,他不是卖快餐,卖的是咖啡。咖啡馆本就是一个交友会客休闲的场所,因此,星巴克鼓励客户主动交流。客户横着排队,在等候咖啡的时候,可以跟店员互相交流,或跟旁边的陌生人搭讪,营造轻松的氛围;

而横着排队,也可以让顾客看到咖啡制作全过程,对产品品质更加有信赖度——毕竟,星巴克买的不是雀巢的速溶咖啡,让顾客有参与感,可以消除因等待而产生焦虑情绪,还可以避免人多造成拥挤。

而麦当劳竖着排队,也体现了快餐巨头的核心竞争力“快”:首先,营造快节奏的就餐环境,麦当劳的店里色彩都很明快,连播放的音乐也是快节奏的,人们就餐的节奏,也会不由自主快起来,这对于经营是有好处的,麦当劳并不希望人们在店里长时间停留;

其次,竖着排队,排前面的人,当看不到后面情况时,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提醒顾客尽早决策,不耽搁;第三,竖着排队,有利于减少服务员的走动,可以快速提供顾客点单到取餐的便捷性,效率更高。

不仅麦当劳,我们看到几乎所有品牌快餐店,如肯德基、永和豆浆等,都是竖着排队,快意味着快周转,意味着薄利多销。

从星巴克和麦当劳两大连锁巨头的对比,场景的营造,跟企业经营风格是息息相关的。麦当劳强调的是标准化的产品快周转;星巴克强调的是产品品质和社交氛围。

场景不同,客户体验也就截然不同。

售楼处如何才能玩转场景营销?

但排队方式不同,仅仅是一个小细节。

如果从星巴克的品牌定位上来看,他们还有更野心勃勃的计划。星巴克所推崇的是“非家,非工作”的第三生活空间。

在传统的定义上,我们生活的第一空间通常是家庭,这是我们饮食起居的生活场所。第二空间通常是公司,这是我们白天努力拼搏的场所。而星巴克则希望是忙乱繁华都市中的一个小绿洲,让奔波于家庭和办公室之间的现代人有个落脚转换的“第三空间”。

售楼处如何才能玩转场景营销?

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对星巴克空间的定义,门店需要洋溢一种“星巴克式”的体验:轻松、时尚、惬意以及独具风格的优雅。在这样的空间中,顾客可以缓解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或是抚慰心情,或是休闲小憩片刻。核心的追求就是:让顾客觉得来着很值。

为了打造极致的感官体验,舒尔茨曾经说,顾客一踏进我们的店,无论嗅觉、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都能感到舒畅。

比如,在视角体验上,星巴克每个门店设计都非常重视装修风格,在保持品牌统一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星巴克的自身图案和灯光效果,溶入当地的特色,例如店面的摆设,天花板,地板,墙体,挂画等,都会结合当地的景观风格。让每个顾客进入店里都能感受到一种非常舒适的环境:古色古香的壁画,展示咖啡历史的各种图片,触手可及的现代大吧台,美式的宽大沙发,木质的桌椅,将传统和时尚恰到好处的相结合。

又比如,在听觉体验上,星巴克在音乐的选择的上也特别注意映衬咖啡馆的浪漫情调。店内经常播放一些爵士乐、美国乡村音乐以及钢琴独奏等。为了挑选适合自己的音乐,他们自己签约了艺人进行创作。全球2万多家门店里的音乐,都是由星巴克美国总公司直接负责,定期换档,指定播放。

这些音乐的风格正好能够迎合了那些时尚、新潮、追求前卫的年轻人和白领阶层,让他们在面临强大压力的工作之余,在这个第三空间里,在舒缓音乐的感染下,得到精神上的放松。

至于嗅觉上的体验,这是星巴克最拿手的地方了,整个空间弥漫着一股醇厚的咖啡香味。为了保持这种嗅觉体验,星巴克有个四禁政策,禁烟、禁止员工用香水、禁用化学香精的调味咖啡豆、禁售其他食品和羹汤。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你闻到的只有咖啡香。

还有,在情感体验上,星巴克要求在店内员工与客人进门的那一刻,就要开始和客人接触,无论再忙,也要微笑对待客户,都要回过头与客人有眼神上的接触,如果来的是熟客,则会直接称呼客人的名字,奉上客人一贯喜爱的产品,给客户带来宾至如归的情感体验。甚至是眼神上的接触,星巴克是对伙伴有专门训练的。

空间即文化,场景即氛围,细节是魔鬼——如何营造极致的客户体验,是星巴克给到我们的营销启示。

售楼处如何才能玩转场景营销?

好的场景设计,就是最好的营销。

如果把星巴克定义的“第三空间”,换成房地产售楼处,是不是也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最近几年,房地产也刮起了一股“网红售楼处”的风,他们有共同的特点:

首先,越来越重视设计感,个性化的空间风格越来越明显,颜值越来越高,镶金贴银的土豪风已经在一二线城市越来越少看到(三四线城市还有不少)。

其次,功能上越来越不务正业,功能越来越多样化,跨界成为潮流。

滨江一品苑把售楼处变成名厨坐镇的米其林餐厅,如北京万科翡翠长安、常熟万科公望把售楼处变身网红咖啡馆;还有变身艺术馆、图书馆、科技馆、儿童游乐场的。笔者当年操盘的南宁万达茂,在展示中心做了个3D影院,既可以播放项目宣传片,也可以播放好莱坞大片,成为项目一大亮点。

精心的场景设计背后,是开发商越来越清晰的开发逻辑:

1、给到客户独特的空间体验和服务体验,增加停留时间。儿童空间是让孩子不愿意回家的;图书馆是吸引文艺青年逗留的;咖啡馆是吸引青年男女前来打卡的。私人餐厅是吸引高端阶层圈层活动的。根据项目档次和目标人群而设计。

2、“快周转”越来越成为开发商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在最快的速度,推进项目的节点,是衡量开发团队能力的重要标准。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推动标准化产品线战略,如碧桂园全国项目的售楼处,内外装和示范区景观,几乎快速复制,省时间,省成本。

3、好的设计,不一定“贵”。“省成本”成为限价政策环境下,开发商的重要策略。镶金贴银的土豪风已经审美疲劳,且成本浪费严重,越来越多选择简约化的设计,而不是硬装的奢华投入,原始、环保、朴素的用材,更有艺术性的轻奢软装氛围布置,简约而不简单。

以人为本,是场景营造的不二法门。

来源:强势营销(ID:qiangshiyingxiao),作者:阙东岳。本文已获授权,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售楼处如何才能玩转场景营销?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