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产业转移趋势浅析

城更旧改七星仔 2019-11-16 18:21 阅读 5000+

欢迎关注公号:众智晨城,可免费领取地产、城市更新干货学习!!

前言

深圳产业转移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近年来伴随着政府政策调整以及企业经营压力增大,深圳产业向外转移成为大趋势,外迁企业范围从加工贸易型企业逐渐扩大至高新技术企业。

深圳产业转移的历史过程

深圳产业转移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

深圳产业转移趋势浅析

第一阶段:1995-1998年,主要表现为一批低端加工贸易类企业外迁,此阶段主要受政府政策影响,例如“三个一批”发展战略(形成一批支柱产业,创办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创造一批名优产品)、科教兴市战略以及扩大招商引资战略等,深圳政府有意引导投资项目向高新技术产业聚集,逐渐淘汰低端加工产业。

第二阶段:2005-2008年,主要表现为加工贸易类和中小制造企业外迁,此时企业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环保压力,深圳市出台《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等政策,意在提高深圳市的环保门槛,进一步促使产业结构升级;一个是成本压力,受劳动力成本上升、产品利润下滑等因素影响,众多中小制造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导致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重污染工业企业和“三资”企业外迁至广东周边、内地以及海外,传统产业逐渐让位给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阶段:2015年至今,主要表现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外迁,让位给高附加值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该阶段的外迁主要受人工成本持续上升、深圳土地空间资源日益紧缺等市场作用的影响。

深圳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

深圳产业向外转移的趋势是由多重原因造成的,如市场利益驱动、政府政策调整、金融/投资环境复杂、竞争城市/国家营商环境提升等。

深圳产业转移趋势浅析

深圳产业转移的重点方向

深圳已经成为中国的“创新之城”,未来计划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定位为高质量发展高地和可持续发展先锋,聚集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

目前深圳高新企业的产业链发展趋势是:总部在深圳、研发在东莞、组装制造在东莞或惠州,最后在周边港口出港。

深圳产业转移趋势浅析

深圳产业转移趋势浅析

深圳周边重点转移产业项目承接地

东莞和惠州成为深圳产业转移的重点城市,其中东莞临深镇街成为外迁企业的首选区域,近年来承接了不少深圳转移过去的高新企业、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东莞多年追求的产业转型初见成效。

深圳产业转移趋势浅析

▲东莞临深镇街重点产业项目

1.东莞承接深圳产业转移概况

根据戴德梁行研究结果,东莞产业园中东莞企业占比68%,深圳企业占比31%,由此可见深圳已经成为东莞产业园的重要客户来源。

深圳产业转移趋势浅析

▲东莞产业园客户来源

近五年新迁入东莞产业园的深圳企业占比达到84%,主要来自龙华区、龙岗区和宝安区,分别占比33%、19%、10%。

深圳产业转移趋势浅析

▲东莞产业园新迁企业来源

对深圳新迁入东莞的企业细分产业进行研究后发现,传统电子、五金塑胶制造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占比较高,除此之外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占比也逐渐提升。

深圳产业转移趋势浅析

▲东莞产业园新迁企业产业类型

2.惠州承接深圳产业转移概况

与“世界工厂”东莞相比,惠州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以承接湾区企业的组装、制造环节为主,承接的企业数量和质量与东莞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研究,惠州产业园中惠州企业占比93%,深圳企业占比5%,惠州产业园区的企业多为惠州本地注册经营的企业。

深圳产业转移趋势浅析

▲惠州产业园客户来源

近五年新迁入企业主要来自深圳,占比50%,主要来自宝安区、南山区和龙华区,分别占比16%、12%、7%,除此之外还存在部分东莞、佛山以及省外企业。

深圳产业转移趋势浅析

▲惠州产业园新迁企业来源

对深圳新迁入惠州的企业细分产业进行研究后发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传统电子和五金塑胶制造仍是占比最高的三大产业,除此之外新能源和新材料占比明显高于东莞。

深圳产业转移趋势浅析

▲惠州产业园新迁企业产业类型

深圳重点转移产业

根据研究结果,目前深圳产业转移的重点是传统制造(以传统电子和五金塑胶制造为主)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为主体)的制造基地和部分研发环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在快速上升,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四大产业崛起速度较快。

深圳产业转移趋势浅析

结语

深圳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技术革新和结构转型的动态过程,市场是企业外迁的内在驱动力,政策调整是企业外迁的助推器,竞争城市环境改善是企业外迁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可以说是市场自发机制和深圳政府积极引导下的结果。

文章这么赞,转发一下,分享给更多人学习。本号每篇推文都是经验总结,超赞好文。关注“众智晨城”公号。每周还会发送学习经验干货,欢迎关注哟。

感谢阅读,全文完!本文来源:本文转载自戴德梁行产业地产。内容本身不代表公号观点,如有侵权,请私信小编删除,感谢原作者分享。如对文章有异议,请私信或评论留言~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