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万豪宅遭疯抢,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仅有5.7万,深圳怎么了?

易晓 2019-10-30 13:26 阅读 3000+

易晓四季度宏观简报出炉了~

1500万豪宅遭疯抢,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仅有5.7万,深圳怎么了?

人在深圳,活得很累。

一位朋友从广州离职后,与他的女朋友一起去深圳发展,最近向我诉苦到:

深圳的生活压力,真大!

为了选择一个距离两人公司都不太远的地方,他租下一个月租4000元的房子,即便如此,每天来回通勤时间还是需要3个多小时。

4000元的房租,是他在广州租房时候的2倍,工资却仅仅比广州增长30%。

在广州,即便是核心区域,如果不怕环境差,至少还有无数个城中村,如果不怕不卫生,至少还有无数的猪脚饭。

在深圳,城中村已改造大半,快餐店也难觅身影,还有那一望无尽的房价。

这是一个拼命工作,却难以立足的城市。


1500万豪宅遭疯抢,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仅有5.7万,深圳怎么了?

数据来源:微博

01

千万资产的富豪,在深圳也只能蹲在售楼处的角落里。

500万元诚意金,1500万元入场门槛,中签率不到5%,4000人哄抢192套的房子,在深圳又火了。

为什么“又”?

因为在2018年的时候,招商双玺就曾经推出过500万元诚意金的楼盘,在深圳上演一夜爆红。

500万元诚意金是什么概念?

以广州的房价来说,均价3万元一平方米,500万元可以全款买下一套170平方米的房子。

这一次,深业中城推出深圳第二个诚意金500万元的楼盘。

据网上盛传,楼盘认筹人数超过4000人,冻结的诚意金最少达到200亿元。

楼盘单价最低10.8万元,面积最小133平方米,以此计算,最低总价也要1436万元。

千万房子却有千人哄抢,难道富豪都没有房子可以住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个号称是深圳香蜜湖最后的一张门票,之所以引来趋之若鹜的人,难道不是因为有利可图吗?

截止9月底,香蜜湖区域的二手房单价普遍都在10-18万元之间。

买到就是赚到,也许就是这4000人的想法。

以深业中城旁边的东海花园二期为例,二手房均价是11.8万元一平方米,与深业中城最低价相比,一平方米价差最少1万元。

133平方米的房子,转手就能赚到133万元,年化收益率最低也有10%!

而且东海花园二期是2000年的楼盘,楼龄将近20年,深业中城是新楼盘,二手价格也会更高。

说白了,利润空间充满想象空间。


1500万豪宅遭疯抢,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仅有5.7万,深圳怎么了?

数据来源:中国房价行情网

02

这样一套房子,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本买不起。

2018年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7543.6元,总价1436万元的房子,人均需要存满250年的收入。

普通人买得起吗?买不起。

坐等升值转手赚钱?这样的房子,除了更有钱的富豪,谁也接不起盘。

或许,富豪在等更傻的富豪接盘,或许,富豪是真的觉得便宜。

但是,在房住不炒的指导下,在热钱不断涌入下,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发生倒挂,给了热钱更直观的利润空间。


1500万豪宅遭疯抢,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仅有5.7万,深圳怎么了?

数据来源:中国房价行情网

过去买房,可能还不确定未来涨不涨,现在买房,转手就能赚钱,热钱会怎么想?

深圳这座最年轻又最有活力的城市,二手房价格已经同比连涨24个月,新房价格也同比连涨3个月。

更重要的是,除了巨大的套利空间,还有对深圳的无比期待。

因为看好深圳经济发展,看好房子需求增长,热钱才敢于不断推高房价。

在均价6.47万元一平方米的深圳,就算不吃不喝,一年收入也买不到1平方米房子。

普通人想要在深圳落地生根,仅是一套100平方米的婚房,就要存满112年收入。

即便首付5成,其他贷款,也要存满56年收入,如果20岁工作,首付要到76岁,人生已是七十古来稀。

一生奋斗为房子,一辈子的收入也都贡献在房子上面。

或许,这就是普通人在深圳奋斗的现实,没有生活,没有自我,两点一线,买不起房,不敢结婚,无力生育。


1500万豪宅遭疯抢,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仅有5.7万,深圳怎么了?

数据来源:深圳统计局

03

最近在网上,刷到这样一个视频:

14年5100买的房子,几年时间涨到了13000,今年卖了八九个月,也没有卖掉,真的有价无市。

今年,不少地方的楼市降温确实明显。

我自己感受也很明显,现在住的地方,租的是一室一厅,去年前前后后加了2次房租。

加租理由也都一样:这附近的房价和房租都在涨。

今年,却1次也没加过,也许,这就是楼市的现状。

根据经验研究发现,当房价收入比超过9之后,房价对消费和投资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负向效应大于正向效应。

如果按照2018年统计局的数据计算,中国房价收入比是9.3,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已经弊大于利。

对于深圳而言,2019年上半年房价收入高达36.1,登顶全国买房压力最大的城市。

而且数据得到的结果永远都是均值,大部分的普通人,实际房价收入比还要更高一些。


1500万豪宅遭疯抢,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仅有5.7万,深圳怎么了?

数据来源: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

最近几年,不要让“华为” 跑了,不要让 “富士康”跑了,不要让 “制造业”跑了,正在深圳不断上演。

如何实现房住不炒,已经成为深圳的当务之急。

11月22日,深圳有6块住宅用地开拍,全都是限价出让,限定未来最高销售均价,而且最低限价仅为3万元。

相比6.47万元的均价,3万元的限价房子,等于是半价出售。

为了落实房住不炒,紧随限价土地,还有一份先行文件《深圳市地价测算规定》。

文件中提到的:

可售的安居型商品房和人才住房的地价,将分别按市场地价的30%和40%确定。

按照原来的规定,这个比例分别是60%和70%,也相当于半价出售。

同时深圳加大公共住房建设力度,将在年底之前,集中建设2.6万套公共住房,单价仅在2-5万元之间。


1500万豪宅遭疯抢,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仅有5.7万,深圳怎么了?

数据来源:微博

早在2018年8月,深圳就提出构建面向2035年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

新增建设筹集各类住房170万套,其中新增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总量不少于100万套。

15年的时间,建设170万套,平均每年建设11万套。

当年香港搁置了“八万五计划”,如今的深圳,又提出“十一万计划”,为了避免重演香港的悲剧。

170万套住房是什么概念?

2018年深圳常住人口为1303万人,如果按一人一套计算,170万套住房可以覆盖13%的住房需求。

如果按两人一套计算,170万套住房可以覆盖26%的住房需求。

深圳,正在尝试解开房价过高的困局。

如果有大量新房价格低于市场价格,而且可以满足大部分的刚需,那么炒房的利润空间能有多大?

又或者说,该保障的需求保障了,剩下的,也只能自己收割自己。

在存量经济时代,击鼓传花的庞氏游戏注定无法进行下去,有涨就一定有跌,如何抛弃过去增量经济的思维,才是未来最重要的事情。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