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这么贵,是不是入市还有机会?

知时讲堂 2019-10-29 11:26 阅读 1000+

商务部最新数据,猪肉价格在10月14-20日这一周又涨了8.6%,每公斤价格达到了46.13元。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一直在“疯涨”,去年8月我国猪肉价格为每公斤18.18元,上涨幅度达到2.5倍,连带着牛、羊、鸡、鸭、鸡蛋都上涨了9.4%-18.8%不等。

大家别着急,猪肉价格上涨虽然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成本,但想想办法没准能从别的地方把提高的这部分成本赚回来。

怎么赚?当然是投资了!别忘了,猪肉价格上涨对我们虽然是件坏事,但对于以养殖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来说却可能还是一件好事。

从目前来看,我国养猪企业正处于一个长短期分化极为严重的时间点。

一方面,尽管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但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大小养殖户,包括大规模的养殖企业都出现了生产物资的大幅下降,出栏率显著降低,导致短期效益较差

但另一方面,随着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养殖企业每出栏一头生猪的利润将大幅上升,当前生猪养殖出栏平均利润已达100-150元/头。在高利润率驱动下,可以预计养殖企业将积极扩产以谋求更多利润,量价齐升之下,未来利润可期。而从目前来看,以生猪养殖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首先利润尚未得到释放,其次利润上涨的带来的溢价也未显现,因此可能出现较好的投资机会。

同时,在非洲猪瘟短期内无法解决的背景下,头部企业的规模优势将愈发凸显。非洲猪瘟当前普遍以生物安全防控为主要应对方式,这实际上大大提高了生猪养殖业的门槛,能够有效促进整个行业向规模化转型升级,因为规模较大、能做好生物安全防控的企业的成本将大幅优于行业平均水准。

以某头部上市公司为例,其依靠优秀的生物安全防控,进一步拉大了与行业的平均成本的差值,由原本150元/头的成本优势扩大到350元/头,再叠加100-150元/头的行业平均利润,其周期均衡利润可达近500元/头。而猪肉价格在未来两三年内可能都很难下降,这就给了该企业一个难得的发展时间窗口。


猪肉这么贵,是不是入市还有机会?


另外,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将迫使部分对猪肉的需求转移至禽类以及其他畜牧业产品上。在供给不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受到需求提升的影响,禽类及其他畜牧行业的景气度也可能进一步上升,这一点值得关注。

当然,禽畜养殖行业虽然从目前来看也许具备良好的投资机会,但也需要警惕风险的发生。可能的风险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养殖行业为居民提供生活所必须的肉类产品,属于国家重点关注的行业,不能排除有关部门以强制措施打压价格的可能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行业的投资机遇将打折扣。

第二,禽蛋肉类产品的价格由于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将普遍提升,在人们普遍不再“缺肉”的今天,这一变化会导致的需求下降幅度难以预计。如果价格进一步提升,需求有可能会大幅下滑,这也会对行业的发展前景造成影响。


猪肉这么贵,是不是入市还有机会?


第三,目前养殖行业的景气预期主要来源于非洲猪瘟疫苗难以研制,但不能完全排除未来一段时间内疫苗研制成功的可能性。如果疫苗研制成功,在企业已经扩大产能的情况下,可能会再次形成过剩产能,成为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同时,由于目前非洲猪瘟已经带来了养殖行业大牛市,一旦转熊 ,市场的萧条可能会很严重。

下面我们来聊聊,猪肉到底为啥这么贵?

2018年9月开始,全国多地爆发非洲猪瘟疫情,养殖户养殖的生猪大量病死,加上疫区生猪的扑杀,对我国生猪产业造成了很大冲击。

实际上,在2018年之前,我国生猪产能还存在过剩,处于产能出清的过程中。非洲猪瘟疫情的爆发大大加速了我国的“猪周期”,生猪产能从过剩很快变为不足。

然而,疫情终归会平息,猪肉价格什么时候能恢复呢?

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由供给紧张引起。要缓解这种供给的紧张,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性,我们一一来看:

第一,非洲猪瘟的抑制。从目前来看,国内的疫苗研制进展并未显著领先,且国内主要研制的一种基因型疫苗无法解决不同源的疫病问题。同时,疫苗的推进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压力,因为它或许会大幅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对企业而言,还是采用生物安全防控的方式更加划算。当然这种方式见效也会较慢,预计非洲猪瘟疫情可能会长期存在。


猪肉这么贵,是不是入市还有机会?


第二,国家储备肉的投放。根据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商务部《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规定,当猪粮比(生猪价格:玉米价格)高于9.5:1的红色预警区域时,会提出增加中央冻猪肉储备投放计划,所以部分人对国家储备肉的投放抱很大希望。

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我国猪肉储备包括地方政府储备和中央储备两种。地方政府储备方面,大型城市冻肉定额储备量为1500吨,中型城市为1000吨,即便全国661个城市全部按1500吨计算,总量也不到100万吨,事实上很多城市此前根本没有冻肉储备。

而中央储备方面,从2009年启动冻肉收储以来,一共只进行过13次收储,最近的2017和2018年收储量仅1万吨。2019年尽管公布了30万吨的“天量收储”,但由于价格太低,绝大部分已经流拍并未成功。

而我国的猪肉供给缺口高达上千万吨,因此储备肉投放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猪肉这么贵,是不是入市还有机会?


第三,产能的自然恢复。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本轮“猪周期”的产能去化远超上轮。许多地区生猪产能去化幅度超过50%,同时截至今年八月,在400个监测县中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减少了37.4%。

从未来看,行业复产所需时间同样较长,主要原因包括有二。

其一,种猪产能大量去化,二元母猪(长白猪和大白猪杂交而成,抗逆性较弱)供给量大幅下滑。要恢复产能,由于培育周期较长,至少需要2-3年时间,而使用三元母猪(三个品种杂交而成,抗逆性较强)则生产效率大幅下降;

其二,非洲猪瘟疫情难以消除,导致养殖户成本普遍上升。预计在非洲猪瘟疫苗推出(尚不知所需时间)之前,中小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都将持续低迷。因此,生猪产能的自然恢复也需要2-3年时间。

最后做一个预期:假设未来能繁母猪存栏量降幅达到40%,根据研报预测,2019和2020年生猪行业供给减少幅度将分别达到11.6%和24.6%,考虑需求的减少,预计2019年和2020年生猪供给短缺幅度将分别达0.38和1.58亿头

这样看来,我们可能很久都吃不上便宜猪肉了。

综合来看,我国猪肉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短期内改变的可能性较小,这一方面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另一方面却也带来了投资机会。猪肉价格高企除了有利于生猪养殖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的发展之外,由于互补效应也会影响到其他养殖、畜牧行业,提高其景气度。作为投资者,应当对这一类机会保持关注。

关注“财富知时讲堂”订阅号,了解投资教育知识资讯。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