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P2P爆雷,股市深套,这次我要进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坑—房产

七号胡同 2019-10-21 13:56 阅读 1000+
我P2P爆雷,股市深套,这次我要进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坑—房产

今天应粉丝们的要求,简谈下当下的房地产市场。

在8月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的统计中,全国大多数主要城市的租金价格都出现了下跌。

在监测的33所城市中,租金环比下降的已有28所城市,占样本总量的90%,仅有5所城市租金环比正增长。天津深圳广州环比回落最猛,分别是-8.55%、-5.25%、-5.00%。

注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影响房价两个重要因素是:城市人口净流入和租售比。

不要觉得深圳、广州一线城市租金下降接受不了。广州很容易理解,把增城、从化这种县级市并区后一拉平均值就下来了。深圳为何租金也会下降呢,我在之前的文章里给出过一个逻辑链条,简单说就是迁移。一是产业迁移,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制造业、环评不过关的污染类工厂的外迁,这就造成了人流的减少;而人流的减少又会造成各个地区的平涌,核心商圈往市区、郊区外迁,以此平抑租金。

10月15日,第一太平戴维斯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深圳甲级写字楼空置率结构性环比上升4.3%,同比上升4.8%至22.4%。部分片区空置超50%,深圳的朋友是这样的吗?

虽然你可能遇到P2P爆雷、股票被套,但是在国内只有股市和P2P是真正的金融,因为打破了刚兑,真正让投资者交了学费,学会风险自担。

我P2P爆雷,股市深套,这次我要进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坑—房产

那位房产老李近期又将大连项目卖掉,而这次卖掉的项目还没有完成。正常的逻辑:一个地产项目完成之后卖掉,才会达到利润最大化。很显然要么老李缺钱,要么就是…,我还是倾向于老李缺钱,你懂我的意思吗?

我们给普通投资者提了房市入市的两点参考是人口和租售比,对于更专业的朋友,决定房价走势的核心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个人按揭房贷的增量释放规模。只要持续的有个人按揭房贷的释放,就有地产的稳定、发展。

对于个人购房者或投资者,家庭现金流收入和稳定的就业是我们投资房产和基石,这两个因素大家根据自身情况量身而为。

而我们买房的现金流收入又大部分来自工资,工资来自实体经济……

我P2P爆雷,股市深套,这次我要进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坑—房产

需要注意的是台湾四大电子 巨头鸿海科技、英业达、广达电脑、仁宝电脑正在布局转移生产线,这四家台湾巨头占中国出口美国电脑 、手机等科技产品的40%,这会引发制造业相关产业链大规模萎缩……

所以,我再三强调稳定的就业。

为何房子挂网,却少人问津,有价无市?

普及个专业点的词汇——费雪信用收缩。今天社会上的资金放量本质是借助信用放大的,并不是真的有钱。比如我有30万,贷款70万按揭买房。但是突然有天我失业了,就把房子卖掉,还掉这70万,这样社会上就少了70万(数据模型暂不考虑利息),信用扩展不动,自然就没钱接你的楼盘,懂了吗?

从商品供需关系来看,今天房源供应量足够了,那么不是供需决定商品市场价值吗?

房子体量够,只是受制各种限购限贷冻结了。人们心理预期还要涨,涨,涨。显得供不应求。

资产价格一旦下行,就会出现大量供给,再现人们买涨不买跌的心理,观望情绪会浓厚,市场会进一步下探。所以限制房企融资,不是遏制供应,而是打击投机炒作,这点我是支持的。

房市450万亿市值与3万亿美元的外储,再考虑约2万亿的外债,即便房产1%的离市套现,对汇率的冲击影响是严重的。所以地产价格下滑配合汇率适度贬值,是当下减少对国内经济和金融冲击的出路,所以在之前的文章里我给出短期7.50的汇率弹性区间。

9月CPI同比增长3%,预期2.9%,前值2.8%。许多机构预测2.8%,是抱着货币宽松的期待,3%是重要的政策分水岭。

1%是宽松,3%以内是稳健,3%以上就是趋紧了,到了5%就是非常紧了,所以要重点关注不同阶段的贷款利率,短期内不会有大幅优惠政策了。

我P2P爆雷,股市深套,这次我要进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坑—房产

如果你确是要进入这个市场,给你一条房地产投资法则:100:10:3:1法则,即地产投资要至少统盘看100处房产(非小区),在100个中选出10个具有投资回报的房产,从这10个中再甄选出三个能给你尽可能低,但一定要双方受益,公平的报价,最后这三个里会有一个接受你的报价。经过如此精挑细选的房产一定会为你带来回报!这是投资地产的最基本规则。

当然大宗商品的买卖还要涉及当地的政策、投资期限、学区、户口等在此过程中进行综合甄选。

从我个人角度看经济,已然进入滞涨的阶段,目前有通缩抬头的趋势,没错是通缩抬头,不是通胀。所以如果你入手房产,我建议你的可变现资金至少应在房产价值的60-70%,即便未来发生不可抗因素,你也可以有力抵御风险。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也欢迎私信或留言交流,一定会第一时间回复大家。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