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一次,买房别买错城市了

暴财经 2019-10-09 09:35 阅读 2000+

在原始社会,人们过着依附于大自然的生活,并没有固定的生活住所。


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人类就开始聚居在固定的地方,人们在这里务农生产以及从事其他活动。

早在1万年前的黄河、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以及印度河两岸的冲积平原上,就出现了处具形式的居民点,这也是现代城市的最初模型。

而中国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率显著提高,城市也越来越多。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的城市数量只有132个,到2013年国内的城市就跃升到658个。2018年末,城市个数达到672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297个,县级市375个。

再说一次,买房别买错城市了

城市的增多,城市之间也逐渐形成了竞争格局。

因为不同的扶持力度、不同的产业发展以及资源禀赋等等,城市发展的差距也逐渐形成。

近日华顿经济研究院在上海发布了“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

再说一次,买房别买错城市了

在这一次的城市竞争排名当中,北上广深依旧霸榜前四名。


不过相比2018年的城市排名,部分城市就出现了名次上的变动。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了中国的城市格局。

1

在这一份榜单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分别以94.65、91.07、80.91、79.22的高分摘得了这份排名榜单的前四名,北上广深的城市地位跃然纸上!

北京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金、元、明、清以及袁世凯时期的中华帝国、孙中山时期的中华民国以及现在的新中国,首都的重任都是交给了北京市。

9月25日正式投运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拥有世界规模最大单体航站楼,英国《卫报》称之为“新世界七大奇迹”,这也可以彰显北京的地位。

从经济总量上,2019年上半年上海以1.6万亿在全国各城市当中独领风骚,北京以1.5万亿排名第二,深圳、广州分别位于第三和第四名。

再说一次,买房别买错城市了

图片来源:人民网

不过虽然北京的经济总量屈居第二,但是北京的文化教育事业却更好!

根据教育部给出的统计数据,目前北京普通高校数量为93所,其中本科院校为68所。北京是国内高校数量最多的城市,而广州和上海只能排到第三和第五位。

深圳连前十都排不上,这也解释了经济活力旺盛、频频创造神话的深圳为何只能排在一线城市的末尾。


在这次的城市综合评分当中,主要根据两个方面的评分综合,一方面是经济指标,另一方面是软经济指标。

具体的指标包括:GDP分值、储蓄分值、环境分值、科教分值、文化分值和卫生分值。


在今年的城市排名榜单中,暴哥没有找到各城市的具体分值,但是从2018年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深圳在教育和医疗方面真的是大大落后了。

再说一次,买房别买错城市了

去年深圳的经济指标虽然也只是排名第四,但是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软经济指标就和北上广相差甚远,主要是因为受了科教分值和卫生分值的拖累。

虽然说深圳的经济发展真的很快,单纯从1980年到2017年,深圳的经济总量就增长8078.9倍,这是所有城市都难以企及的。


但是说起深圳的教育和医疗,相信在深圳生活的人都能感受到资源的稀缺。

2019年深圳公立高中的录取率只有45%,这也就意味着有超过一半的深圳初中生只能选择读私立高中,这可真是愁坏了深圳的学生家长们。


大学方面大多数人都能脱口而出的估计也就深圳大学了。


此外,根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深圳的医疗信息化水平相对全国而言落后了起码五六年。

所以说教育和医疗是深圳的一个痛,这和深圳的经济水平并不相匹配。


或者逗趣地说,深圳的教育和医疗真对不起平均单价5-6万,500万只能找个角落蹲,1000万只能买到深圳湾刚需盘的深圳房产。

2

暴哥对比了今年的榜单排名和2018年大榜单排名,发现各城市的排名有了一些变化。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苏州、成都和重庆。

今年苏州从2018年的第七名变成今年的第六名,取代了成都的地位。

而成都和重庆从2018年的第六名和第十名,分别失落退到了第七名和第十一名。

那么为什么苏州逆袭,成渝却双双失落?

先说苏州,今年苏州也是一个网红城市了。


想当初“金融民工小王因为苏州房价太贵,不得不通勤2小时,把房子买在了上海”。


虽然这只是一个娱乐段子,但是这却充分展现出了今年苏州房价上涨的疯狂程度。


为了控制苏州的房价,苏州政府在今年上半年曾经在3个月内四次出台政策加码楼市调控,限购限售双管齐下。

虽然说今年上半年苏州房价的上涨和苏州原本的楼市调控政策相对宽松脱不了干系,但是苏州本身的发展潜力也是苏州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9年上半年苏州的GDP在江苏省排名第一。


此外在商务部发布的《2018年度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实力综合考核排名》中,苏州工业园区综合排名也排到了第一位。

再说一次,买房别买错城市了

2019年6月,中国的科创板正式开板,上交所当时总共受理了123家科创板企业上市申请。


而在上交所已受理的科创板企业数量排名前三的城市中,除了北京、上海,就数苏州企业数量最多了。


当时苏州共有七家企业登上科创板,分别是华兴源创、浩欧博、江苏北人、瀚川智能、博瑞医药和凌志软件。

2018年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上的产值分别是780亿元、650亿元、250亿元,同比增长27%、30%、3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已经超过70%。

可见苏州在高新技术上的实力,所以在今年的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苏州逆袭而上。

和苏州走势相反的是成都和重庆,作为成渝城市群的两大龙头城市,成都和重庆的名次竟然双双退居。

成渝城市群在我国的定位也相当高,国家定位仅次于我国的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城市群。

不过虽然成渝城市群定位不错,城市群内部的发展却很跛脚。

下面是成渝城市群的GDP以及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

再说一次,买房别买错城市了

可以明显看到,在成渝城市群当中,除了重庆和成都之外,其余城市群成员的经济实力以及房地产开发投资都很弱。


可以说,成都和重庆的发展基本上也就代表了整个城市群的发展了。

而且整个成渝城市群的产业发展又不够协调,区域内大多数以机械、冶金、电子等产业为支柱各自为战。


而且重庆的支柱产业是汽车制造、电子制造、装备制造、能源工业,成都的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绿色食品和新型材料。

这两座城市的产业更加偏向于传统工业制造,而苏州则更加偏向于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沿用至今依旧适用。因此这也诠释了为什么苏州能够逆袭,成渝却只能退居。

3

在这一次的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各省份上榜的城市个数分别是: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安徽(2个)、福建(4个)、甘肃(1个)、广东(11个)、广西(2个)、


贵州(2个)、河北(6个)、河南(6个)、黑龙江(2个)、湖北(3个)、湖南(5个)、吉林(1个)、


江苏(13个)、江西(3个)、辽宁(2个)、内蒙古(3个)、山东(15个)、山西(1个)、陕西(3个)、


四川(1个)、新疆(1个)、云南(1个)、浙江(8个)。

中国的百强城市中四个直辖市均上榜,城市集中度方面,上榜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山东省、江苏省和广东省。

三个省份也刚好是中国三大GDP强省。历年来广东、江苏、山东都是GDP排名榜上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此外,从中国地理区划的四大分区分布来看,


中部六省(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西)共20个城市入围,


东北三省(黑龙江、辽宁、吉林)共5个城市入围、


西部十二省市共15个城市入围、


而东部共有60个城市入围。

可见在中国的百强城市当中,主要还是集中在东部,其次是集中在中部。


可见在中国的城市格局当中,东部的实力最强,中部次之,西部和东北三省都相对弱。

最后暴哥说一下广东,广东共有21个地级市,其中入围了11个城市。


其中有两个城市特别值得关注,就是汕头和湛江。


这两座城市的城市定位是广东的两大副中心城市,分别引领粤东和粤西的城市发展。


但是这两个城市在百强城市中的排名却是98和99名,也就是基本上处于垫底的位置。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广东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也曾经多次强调接下来的发展当中将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所以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发展将比粤东西两个区域要快得多。

粤港澳大湾区的四大龙头城市分别是广州、深圳、香港、澳门。所以广东的发展重点也将会在广州和深圳两座城市。


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当中,唯独肇庆没能排上百强城市的榜单,这说明肇庆是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绿叶。

4

最后暴哥想说,了解中国的城市格局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这个意义很重大,因为这将会影响到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是下一辈家庭的发展。

这两年来,国家对于楼市的调控可以说是非常灵活而且又不按套路出牌,同一个时期,不同城市之间的楼市调控政策甚至还会背道而驰,这是国家因城施策的结果。

再加上现在城市群的发展模式盛行,各个城市的定位又各不相同,城市的人口吸引力以及得到的扶持力度也会相差甚远。

这也就意味着房价普涨普跌的时代已经过去,不同城市之间的房价未来也会各异。

这两个月是房企集中打折推盘期间,现在又是楼市横盘的时候,想必部分本来想着今年买房的刚需会选择在这时候下手,或者是会计划在这两年内下手。

那么买哪里就特别关键了,以前是蒙眼买房,现在必须睁眼选城市,买房其实也就是买一个城市的未来。

所以再提醒一次!城市格局生变,买房千万别选错城市了。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