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要买学区房

小山衔月 2019-09-26 05:06 阅读 1000+

关于是否买学区房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歇过。就连我自己,态度也发生过180度急转弯。以前朋友聚会,讨论的是工作和旅行。而现在,当我们大多数人都为人父母以后,谈论的就更多的是孩子的事情。

古时的孟母三迁和现在的择校而居

孟母三迁的故事耳熟能详。亚圣孟子小时候,母亲也为他的学习环境也是操碎了心。据说刚开始的时候住在一个墓地附近。小孩子都爱模仿,因此孟子就玩起了祭祀之类的游戏。孟母发现之后,认为这里不适合,于是家。 这次搬到了市场边。嘈杂的环境又让孟子开始热衷买卖和屠宰这样的游戏。孟母仍不满意,再次搬迁,来到了一个私塾旁,孟子耳濡目染的是教化礼仪。这才让孟母满意,最终定居下来了。后面的故事就是一代圣人的横空出世,影响中华民族两千载。

不能说孟子的成长就一定是环境的功劳,因为在学校旁住的大有人在,成功者寥寥几人。而如果孟母没有搬迁,孟子是否会选择治学这条道路,为未可知。

古时候孟母三迁,只是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而现在的父母,为了选择一所好的学校,不惜千金一掷。

义务教育的普及,接受教育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接受更好的教育。按照现行国家政策,需要就近划片区入读,也就是我们说的三对口政策:

1、户口对口——适龄儿童与父母(监护人)的户口一致且在辖区内;

2、房产对口——房管证或房产证属父母所有且在辖区内;

3、居住地对口——实际居住地在辖区内。

有些地方,学校因为入学生源的紧张关系,对于三对口政策还有进一步的要求,比如要求购买的住房在适龄儿童入学前,必需年满一年等。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越是供求紧张的,要求越是严苛。因为孩子也快到了这个读小学的关头,对此方面比较有研究。目前一些热门小学,区教委划定的招生范围内,二手房业主子女需迁户入住满五周年才能按“三对口”政策划片入学。我们作为普通老百姓,在自家没纳入名校片区情况下,又想给孩子报个好学校,只有买学区房一个途径。而即使是达官贵人,想要拼关系进入名校,现在也越发困难。以下是道听途说,有所热门小学,给了当地一把手2个入学名额,而找这位领导拉关系的数以百计,根本就不知道给谁。

为什么我要买学区房


寒门难出贵子

买学区房搏个教育环境,是否值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从区县或者农村读书出来的。像我周围的同学,大多都不是一流的中小学毕业,但是同样能考进一流大学,且不在少数。然而学校对于学生的影响有多大,或许每个人认识不同。在和周围朋友聊天的时候就发现,也有很多人并不赞成买学区房,因为教育更多的是孩子自己。不过我发现持这样观点的人大部分都还没有结婚生子。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在十多年前,普通学校也能出大量的优秀人才,但这个比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已经严重下滑。教学资源的投入,重点学校和一般的学校不可同日而语。即使现在国家大力扶持乡村学校的建设。其主导作用的教师资源已经向城区流入。很多执教乡镇的教师,也不过是一个过渡,一旦做出成绩,大部分也会选择回城。

我们上学的时候,乡镇学校里的优秀教师并不少。现在再去看看,优秀教师很多都已流入城区。另一方面,现在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不是我们那个时候能够比拟的,高考分数线的逐年上升,就可以看出学生成绩整体水平提高有多快。

寒门难处贵子,事实让人揪心,却客观存在。

为什么我要买学区房


量力而行,小学的选择更加重要

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只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家庭。我们要努力为孩子创造条件,但更应该过好自己的生活,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庭,是其它事情无法比拟的。

我当时买房的时候,也根本没考虑到孩子教育的事情。毕竟家里不富裕,只想着能够置业安家。入住后,才知道配套的小学教学质量很差,学生升入重点初中的比例很小。老师对孩子听之任之,极力推荐去上复习班。大多数邻居都不愿孩子就近入读,有举家搬迁的,也有过周末家庭的(周一至周五,陪孩子的人去学区房住,周末回来一起)。本是件好事情,有些家庭竟产生了矛盾,孩子读了好的学校,家庭成长环境却坏了,得不偿失。

小学应该是孩子教育阶段中最重要的。毕竟是养成学习习惯的时期,而入读小学除了划片区,没有他法。初中的名校都有自主招录,如果小学成绩好,可以考核录取。所以我更看重孩子小学的教育环境。也是因此,在家人赞同的情况下,给孩子选择了一所较好的小学。对于初中,即使是划片区进入了对口学校,按照现在很多学校的操作模式,成绩好的学生也会单独分班,业主就读的学生另外划分,两者配备的师资力量大不相同。

话说回来,学习终究还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们做父母的更多的是一旁引导,带动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进了好学校不一定就能有好成绩,普通的学校一样也可以培养优秀的人才,只不过是个概率的问题,而为了增大这样的概率,真是苦了天下父母心。

为什么我要买学区房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