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疯涨,调控再严,就能稳住房价么?

熊大说深房 2021-04-25 16:36 阅读 1000+


今年以来,好多东西都在涨价。

大豆、玉米、原油、钢铁价格都在上涨,前几天,连可口可乐和宝洁都宣布,马上就要涨价。

为什么大家都在涨?

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全球印钱太多,所有原材料暴涨,消费端的产品也不得不上涨。

这些日用品快消品,对涨价都特别谨慎,价格稍微一变化,销量立马就会受到影响。

除非万不得已,谁会愿意轻易涨价?

目前看来,连可乐这种3年不涨价的产品都扛不住,全球日化巨头都顶不住压力。

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通胀或许已经很严重了。

1

前几天,看到个段子特别有意思。

说的是:有个哥们在美联储推特下面吐槽通胀,结果直接被美联储拉黑。

翻译一下,原文大概意思是说:

大通胀就要来了,最近比特币涨了470%,美国钢材涨了145%,木头涨了126%,油价涨了80%,大豆涨了71%,玉米上涨了69%。

所有东西的价格,都在肉眼可见的大涨,小时工资只上涨了5%。

但按照官方的报道,通胀只上涨了1%,统计工作非常优秀...

从去年开始,美国就一直在无下限印钱,印了美国历史上21%的美元。

自拜登上台后,印钞机还在变本加厉。

今年,美国已经通过1.9万亿美元补助计划实施,后面可能还有2万亿美元基建投资计划。

由于美元是全球货币,一旦印钱,全球都会遭殃。

不开玩笑地说,输入性通货膨胀,可能就在路上。

对此,国内已经有所防范,印钱的速度在放慢。

4月12日傍晚,央行公布了一季度金融数据,M2和社会融资增速都在下跌。

车虽然还在往前开,速度也不慢,但司机已经开始轻踩刹车。

关于资金流入楼市,高层也开始强力管控。

深圳涨幅最猛,所以政策全国最严,其他涨幅较高的城市,也被住建部一一约谈。

摆明了,就是想去杠杆,提前挤压泡沫,防范风险。

但真的有效么?大家见仁见智,可以让子弹再飞一会。

2

前两天,涨幅很猛的广州,再次出台调控政策。

为什么说是再次?是因为早在4月初,广州就有一次调控。

当时的主要内容,是针对人才购房,限售时间从2年改成3年,被批评不痛不痒。

被住建部点名后,这次力度立马跟上。

一方面限制置换和炒作,增值税2改5,短炒变长持。

另一方面打击外地炒房客,通过人才购房买黄埔南沙的,要社保1年,而且不能补缴。

老实说,我觉得这次广州调控,其实相当精准。

只是针对外地投资和短期炒作现象,并没有伤害刚需购买力。本地刚需有钱的,还是可以继续买,原先价格虚高的,接下来也会回调。

能明显感觉到,调控颗粒度变的越来越细,领导要操的心也越来越多。

既要打击投资,又要照顾刚需,最后还要担心力度过重。

好在现在政府手中的牌还有很多,市场紧就放开户籍,市场松就是适当敲打,永远可以看菜下饭。

关于调控,我自己总结,有以下3个规律:

1.过热必被约谈,约谈必被调控

2.调控越来越精细化,保护刚需上车

3.力度不会太狠,很少有城市完全不依赖房地产

前两个规律,已经非常明显。

首住建部副部长约谈的城市,房价都有涨价压力,而且100%都出台了政策。

即使每个城市力度不同,但打击炒作,保护刚需的主旋律还是不变。

最后,除了深圳,绝大多数城市调控力度,都没有那么严格。

说白了,很少有城市,像深圳房价这么涨,也这么不依赖房地产。

对于很多城市来说,房地产行业,还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土地财政依然很香,所以不会下太重的手。

3

结合近期的趋势来看,有一个规律可以明确的就是:

房住不炒是长期战略,这点短期内不会改变。

其实,这个战略很早之前,就被提出。

直到近几年,大家才慢慢理解它的含义。

我个人觉得,房住不炒,有以下几个意思:

1.房子买来,最终是要给人住的。

即使附带资源配套,也需要有人来买单。

所以买房前,你就要想好未来给谁住?

没人愿意住的房子,没有流动性。

居住价值,才是房子最后的底线。

2.解决居住问题,才是楼市关键。

前面说到,住,才是买房的目的。

所以换个思路就是,只要解决住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高层目前的思路,也正是如此:

商品房太贵怎么办?没关系,还有租赁住房和保障房。

未来,大部分收入有限的朋友,可能就直接租房来解决。

3.近期的调控,都是为了打击房产炒作。

怎么解决不炒?

一方面是提高炒作的代价,比如严查经营贷,打击某些无良中介,违规上征信等等。

另一方面是按住房产的金融属性,比如限售,增值税2改5,贷款成数下降,让买房持有周期更长,金融杠杆降低。

4.不是所有的房子,都有炒作空间。

全国90%以上的房产,都只是居住消费品。

即使全球放水,那也只是跟着涨一下,到最后根本没法变现。

说白了,能炒作的,只有少部分。

但这少部分产品的炒作门槛,未来也会越来越高。

4

总结一下就是:

虽然有严厉调控,但我觉得,好的产品,依然能穿越牛熊。

尤其是现在全球放水,物价猛涨的情况,只靠调控,或许很难压住房价的涨幅。

当然,由于房住不炒的精细化调控,全国房价不会普涨,只会进一步分化。

很多城市的房子,依然是资产,而其他的正慢慢变成砖头。

未来全国只有20%的城市,才会温和上涨,剩下的要么横盘,要么就是暴跌。

一线城市,因为有优质教育、医疗、就业、交通等优质资源,所以一直有持续的人口和资金涌入。

有严厉调控,也很难改变它们的基本面。

当然,和之前的不同之处在于:

房子的时间,明显在变慢。

买房时间,换房时间,甚至赚钱时间都在变长。

从短期回报率来看,房子迟早不会是最好的投资品。

但长期来看,买到好房子,还是可以慢慢保值变富。

看3个月,调控很严厉,看3年看30年,调控影响很有限。

你无非需要多一些信心,以及多一些耐心而已。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