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销售排行榜:碧桂园、万科破3000亿,多数房企业绩下滑

匿名 2020-12-04 11:30 阅读 1000+

7月31日晚,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2017年1-7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

其中,碧桂园、万科、恒大继续领跑榜单三甲,碧桂园、万科突破3000亿大关;TOP10中名次变化仅融创中国上升一位,与中海互换位置。

从企业销售情况来看,多数房企的业绩较6月环比下降,TOP100房企整体的销售规模环比下降39.1%。

TOP3房企单月业绩规模的环比降幅为20.1%,降幅最小,可见虽然大部分房企的业绩规模都有所降低,但龙头房企的规模集中度继续保持了进一步的上升。

碧桂园、万科7个月破3000亿

逼近2016年房企全年销售总金额

得益于充足的土地储备,以及2017年至今三四线城市市场的销售火爆,碧桂园1-7月销售业绩3339亿元,保持在流量榜第一的位置。

从单月来看,碧桂园7月销售业绩为450亿元,在规模房企中位居前列。

万科地产继续保持第二名,1-7月销售总金额为3128.8亿元,7月销售业绩为401.3亿元,相比碧桂园稍逊一筹。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榜单中,仅1-7月的销售业绩,就有碧桂园、万科双双突破3000亿元的大关,而碧桂园2016年全年销售金额才达到3090.3亿元,如今其3339.1亿元的业绩,已经直逼去年销冠恒大的3731.5亿元。

万科地产2016年3622.0亿元的销售总金额,相信也将在2个月内就被自身打破。这也就意味着,万科将用3个季度就完成去年全年的销售业绩。

另一方面,以权益金额为对比标准时,则是恒大以2730.9亿元的成绩领跑规模房企,继续保持了其较高的销售含金量。

龙湖距离1100亿目标一步之遥

融创中国排名上升一位跻身TOP6

早在6月克而瑞进行半年数据统计时,同期还发布了部分房企2017年销售目标的完成率。

其中,龙湖地产1-6月销售额923亿元,以84%的目标完成率遥遥领先。7月结束时,龙湖的销售金额已经达到1029.3亿元,距离1100亿仅一步之遥,目标完成率逼近94%,有望在8月实现2017全年目标。

另外一家值得关注的房企则是融创中国,在7月经历了一系列让行业震动的大事件后,融创中国在房地产领域依然保持着惊人的战斗力,单月销售220亿元,1-7月总业绩达到1308.1亿元,并以37.4亿元的优势在排名上超过中海跻身TOP6。

而根据以往的榜单,从去年的全年排行到今年的半年排行,中海与融创始终占据着第六、第七的位置。此番融创完成“逆袭”,与其猛烈的收并购、单月销售能力不无关联。

整体来看,除塔尖房企外,多数企业的业绩较6月均环比下滑,TOP4-TOP20降幅为47.6%,在各梯队中降幅最大。由此可见经过上半年的强劲攻势后,随着淡季到来,房地产市场或将迎来“疲软期”。

楼市下半场看点梳理

房企需加速去化,收并购寻求市场机会

2017年,各热点城市限购、限售、限贷政策持续加码,楼市逐渐走入“三限”时代。

看点一:加速去化

1-7月,大部分房企都加紧推货,并且在“恐慌性”购房风潮的蔓延下业绩喜人,从数据上最直观的体现,便是规模房企整体销售业绩较去年同期增幅较大。

目前,全国已有24个一二线城市、40个三四线城市出台紧缩调控措施,随着政策显现威力,市场逐步稳定下来已成必然。因此,在下半年政策从严的趋势下,房企需要以加速去化打开突破口。

看点二:租赁市场

上海首次公开出让两宗“只租不售”租赁租房用地,到广州试点出台“租售同权”,关于租房的话题,恐怕从未像7月这样获得广泛关注。

事实上,政策导向很大程度上也代表着市场未来的方向,目前住建部对住房租赁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因此租赁市场潜力明显,对房企而言可谓是一块“新鲜的蛋糕”。

这真的不是概念,是风口。早早以冠寓、泊寓等产品涉足长租公寓的龙湖、万科,已然抢占先机。

看点三:土地供应与收并购

1-7月一方面是企业销售业绩增幅明显,而各大城市的土地市场却处于截然不同的走向,供应量持续收缩。

同时,重要城市土拍价格受限,招拍挂市场竞争激烈,成都就是典型的例子。

相比于招拍挂市场的价格总体偏高,收并购市场则仍充满机会。目前,许多企业都已明确提出了未来将会继续加码收购力度,未来房企合作并购的比例继续攀升已无悬念。

在这方面,融创似乎没有透露过太多未来的收购计划,但融创一直在“买买买”的路上从未止步。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