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风声鹤唳,未来或许房价真的不能涨,也不能跌了

匿名 2020-12-03 03:16 阅读 1000+

新XX刊昨天一篇檄文让地产圈炸了。

全文总结,就是一句话:自媒体施展十八般武艺,靠负面向房企要钱。

虽然全文没有正面点名,但熟悉地产圈的朋友们一眼就能看出,这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地产自媒体全是圈内的头部明星账号。

这几个头部账号几乎代表了所有地产圈自媒体的两种生存模式。

第一种,直接走B端。

这类自媒体的选题多以房企新闻为主,行业新闻为辅,偶然穿插一些面向普通购房者的内容。

生存模式主要有两种,接广告、组织粉丝看房。

第二种,由C端向B端。

总结起来就是以C端模式起来的自媒体,有更为强大的粉丝基数,变现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知识付费,付费问答,付费社群。

2、接广告。

3、组织粉丝看房。

4、一条龙整合营销。

自媒体行业没有三审制,相对于传统媒体,更自由更奔放更迅捷,自然也会有这样活着那样的问题,这不是地产自媒体的“专利”。

只不过加上“地产”这个修饰词,一切就不那么简单了。

北京这一波房租下跌为例。

21日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北京住房租赁市场量价齐落,有的长租公寓租金下降达5.5%。

但实际情况如何呢?某京城自媒体经过调查发现,实际情况并不如此,租金仍然是在上涨,只不过是被分拆罢了。比如某长租公寓,租金没涨,但服务费涨了,租客实际负担仍然是在增加。这跟买房子的双合同又有多大区别呢?

这些你在传统媒体上是看不到的,但它却与普通租客的体验保持一致。

类似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现在的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碰到某个传统媒体的报道,存疑,然后等自媒体的解读,再转发一波。

习惯了传统媒体的套路,想听点真话,是普通购房者被地产自媒体圈粉的重要原因。

就好比最近的股市,周一是什么样,周二又是什么样?一波密集发声之后,背后呢?

看看郭嘉队都在做什么?

基本面不行了,原形终究还是要毕露的。

股市的价格波动性非常大,都是投资客的资金不同进出博弈而成。但房地产与股市有很大不同,投资客虽然很多,但刚需客更多。

以往,我们在判断买房信号时,其中一点就是跟着主流媒体的腔调走,但现在已经不那么好使了。在自媒体遍地开花的年代,难度已经呈指数级上升,不是来一波密集发声就能扭转的。

怎么办呢?

檄文,找个由头(比如写负面...),憋一波大的,当然这个由头一定是实锤的。

回头再看看这篇评论,是不是也实锤了?

效果未知,但动总比不动强。

实话,特别是关于房地产的实话,不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

“地产”至于宏观的重要性,从上到下,每个人都很清楚,所以,甭管对的错的,真的假的,一切要符合基调。

干扰,是绝对不允许的。

头部乖了,其他的也掀不起大浪。

祝,一切安好。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