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最害怕的事情来了:借不到钱,债怎么还,房子怎么卖?

匿名 2020-12-03 02:19 阅读 978

上一波限购刚完事,现在针对房企的调控措施或许来得更加猛烈。

昨天,财联社报道称,央行和住建部将召集部分房地产公司于今日在北京面谈,多家房企已收到通知。

面谈的内容是关于房企融资新规。

这个新规是什么呢?

上周实际上已经有所吹风,核心是三条红线:

1、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

2、净负债率大于100%

3、现金短债比小于1.0倍。

根据房企触线情况又分为红、橙、黄、绿四档。

红色:三条红线全中,不得增加有息负债;

橙色:触两条红线,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

黄色:触一条红线,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0%;

绿色:触零条红线,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5%。

以上"三条红线"新规尚未官宣,但从这次两部门面谈房企来看,这至少是初版的方案,且接下来就是要听房企层面的意见。

由于疫情造成的增长压力,从中央到地方,金融层面支持房企的措施非常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房企举债扩张。

但同时,泰禾债务爆雷事件沸沸扬扬,项目停工,到期未还债务高达300多亿,也暴露出行业的债务风险。

这里其实最值得关注的是绿色档,即便你一条红线都没有触碰,也得控制举债规模,这等于对全行业提出了要求,房地产靠债务大规模扩张的模式宣告结束。

实际上,有机构统计了触红线的企业,看看下图吧:

触目惊心!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举债当然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不举债就要马上死掉,那就是大问题了。

而在top30房企中,也有不少房企存在风险,三条红线全中有融创、恒大、绿地、富力、华夏幸福,而融创恒大更是top5俱乐部成员。Top30房企中也仅有滨江、金地、保利、龙湖、中海、华润六家房企为绿色。

今年以来,MLF引导LPR不断下行,已经在相当程度上给予房企纾困,这是房企借新还旧,滚动降低负债的好机会,但大佬们想得想得更多,继续玩高周转,高杠杆逆势扩张,债不能停。

疫情当下,大房企靠规模活着,小房企靠借债续命,而且是超高利息的债务续命。

实话实说,新规如果严格落地,那将是晴天霹雳!大批中小房企将迎来至暗时刻!

仅今年下半年海外账务到期规模就超过了5500亿,同比暴涨近6成。这段时间,房企都在拼命发债,意图在新规生效前最后的窗口期为自己多争取一点资金。但闸门终归要关上,债台高筑,非一日之寒,而是房企长期高杠杆高周转玩法的结果。

所以这又是摆在监管层面前的难题,是毅然决然,还是急病缓治!

如果是毅然决然,那对房企来说,要想活下来,只有一条路,降价卖房回笼资金。到期债务只能靠销售这一条路偿还。

郭树清前几天刊文称,房地产是威胁金融安全的灰犀牛。何谓灰犀牛,就是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险。

有很多人不以为然,现在想想,是不是一切都是串在一起了?你怎么认为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权的人是这么认为的,所以要采取措施干预。

事实上,房地产是容不得半点波澜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居民杠杆率已经逼近发达国家,这不能不引起警惕。

关于新规,现在还未确定最终版本,但可以肯定的是,更严格的债务监管已经明确,而力度的最终诉求应该是引导房企稳健扩张,并推动行业优化整合,进而以更稳健的方式稳定楼市,稳定房价,并非是单纯想搞掉一批房企。

当然,下半年新房市场肯定不会太妙,而对购房者来,开发商难受就意味着我们的机会。没事多跑跑盘,做到意向盘都心中有数,一旦有超预期力度的优惠促销活动,出手就行了。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