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砖家:房子已成普通人很难承受之重

匿名 2020-12-02 19:30 阅读 959

不知道,时过境迁后,面对这段疯狂的房价暴涨时期,未来的经济社会史如何书写。

房子不只是经济问题,背后有人情冷暖,它已成普通人很难承受之重!

01

一切始于2008年的4万亿刺激计划。使m2从47.5万亿猛增至2018年初的167.7万亿,足足涨了3.5倍。

都说大水漫灌,并非如此。资金流向了房地产、地方政府和国企,这几年是他们最滋润的日子,直到监管层强力去杠杆,才有所收敛。

这其中房地产的危害最为严重,尤其是房地产2016年以来全国普涨一倍,基本将人们的负担增加了一倍,让人们背上不少负债。

(过去20年居民杠杆率走势)

中国居民杠杆率从2008年的不到18%飙升到2018年一季度的50%。十年,翻两倍!老百姓为了买房子,借了更多的钱,背负了越来越重的债务。

数据背后,看到的是千百万家庭切身的负担。

不少毕业生努力工作多年,都无法在大城市买一个安身立命的房子。我亲眼见我一个远方亲戚因为房价暴涨后实在看不到买房的希望,被迫打包行李回老家。无奈又无力……

很多人拼命工作,省吃俭用,掏空6个钱包,好不容易买个房却背负沉重的负担,不敢生娃,不敢有其他非分之想,勒紧腰带熬着,期待有一天房贷能还完,期待有一天工资能上涨,期待有一天生活能有转机。

不少人即便夫妻两人努力工作,依然承受不起大城市高昂的房贷,还要双方父母贴补房贷,父母辛苦了一辈子,把所有的存款都拿出来还不够,还要辛辛苦苦打工,用长满老茧的手一分一分的存钱。着实残忍……我有个表妹在北京远郊买了一套房,夫妻二人的工资加起来不吃不喝还不够还房贷,我姨被迫去饭店打工,每天工作14个小时,站立一天或者在水里泡大半天,一个月挣2000元贴补我妹,这种日子一直持续了5年……

少部分人好不容易买了房,买了车,但家庭的神经也崩的很紧,不敢生病,不敢辞职,生怕生活出岔子,一旦生活出一点差错,家庭就崩溃了。之前中兴一名中年工程师被辞退后,不堪房贷的重负,不知道怎么面对现实,直接选择结束生命。让人惋惜不已……

02

高房价让普通家庭存款越来越少

居民储蓄存款降幅很大。

四大行和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个人存款中的储蓄存款余额在今年一季度均出现负增长,其中,定期储蓄存款创下2016年有统计以来的新低。截至3月末,四大行个人定期储蓄存款余额同比降幅超过7%,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同比下降8.2%。

存款哪去了?

大部分被暴涨的房价掠去了。

存款之所以少了,是因为房贷越来越多了!

据Wind数据,截止2018年6月30日,26家上市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合计为20.7万亿元,较2017年年底的19.28万亿元,继续增长1.42万亿元,增幅为7.38%。从房贷余额增长情况来看,26家上市银行中,23家银行的个人房贷余额较2017年年末上升,仅民生银行一家的房贷余额下滑,其中11家银行个人房贷余额较年初增幅超10%。

数据背后是数万家庭的艰难

大部分低收入家庭,为了买一套房,基本要拿出全部储蓄,甚至还要贷一部分款。2016年以来全国房价暴涨一倍,更是让全国低收入家庭遭殃,省吃俭用一辈子,最后被房子掏空。

这种情况,如果是在美欧日等西方国家还好说,如遇突发风险,因为有发达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像海绵垫一样提供缓冲。我们不一样。社保体系本身较为薄弱,只能靠自救。以前靠的是高储蓄率,厚实的存款。如今储蓄已经不多,遭遇突发风险,措手不及,已成普通人很难承受之重。

03

某些经济学家说中国经济遇到了200年未见之大变局,这属于哗众取宠。但未来几年经济相对艰难却是概率较大的事情。去杠杆,去产能,需求疲软,高房价都会使得普通人的日子不好过,储蓄变少,挣钱很难,房贷很高,投资稍有不慎还会亏钱。

这是我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面临的大经济环境,任何决策都要顺应这个大趋势,顺势而为。

对于大多数人,伪砖家建议:

(1)对家庭来讲,如无特殊情况,就不要一个在外赚钱养家,一个在家相夫教子,这样风险极大,一旦收入来源被切断,就没有回旋空间了。所以,对于在家那一方,即便不是为了事业,也要找一份工作,让家庭收入多元化。

(2)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在强大的营销网络教化之下,我们像是培养皿的细菌,给点阳光就灿烂,变成消费主义动物。但在未来一段时间保守消费绝对是有好处的。

(3)最近2年的投资务必要保守,去杠杆会去掉大量的泡沫,股市、债市、房市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投资千万不要干逆势而为的事情,老老实实的投资低风险产品,几年后回头看可能会比较正确的选择。

(4)一定要给家庭配置保险。如果仔细观察中国高净值群体,科学的保险组合,已是一种标配。既然社保体系相对薄弱,存款变少,保险是增加家庭安全性的最佳选择。西方发达国家储蓄率不高,国民没想我们压力这么大,除了发达的社会福利,还因为完善的商业保险网络。美国人均7、8份保险;美国日本人口远少于中国,但保险规模却比中国大。

资金充裕可以给家庭的每个成员都买一些保险,资金不充裕的话优先给家庭顶梁柱购买保险,保险购买顺序建议为: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保险购买金额不建议过高,够用就可以。具体的知识伪砖家后面会可以单独写文章分享一下。

(5)经济下行相当于经历熊市,注定是难熬的,熊市要多读书,多提高专业能力,只要能力强,总会有赚钱机会。

顺势而为,定会安然无恙渡。

(来源:伪砖家说经济)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