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地产,名不副实

匿名 2020-12-02 17:21 阅读 1000+

文 | 白羊

格力地产(600185.SH)和董明珠掌舵的格力电器(000651.SZ)虽共享“格力”之名,但二者之间却并无实质性关系,其是由格力电器的母公司格力集团创立,二者算是一母同胞但没什么来往的兄弟。

随着2015年格力地产控股权从格力集团无偿转给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2019年格力电器混改后,格力集团让出第一大股东,二者在血缘上的纽带也断了。

主业不振

格力地产于2009年借壳登陆资本市场,虽有资本助力,且赶上了国内楼市的黄金时代,但上市11年来,格力地产的地产主业始终没有起色。

在克而瑞发布的《2019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排行榜》中,并未看到格力地产的身影,由此可见其在房地产行业内的地位。这与其大哥——格力电器在其主业(空调)的地位,形成鲜明对比。

下面,我们就以营收和土储规模为准绳,看看具体情况。

年报显示,2019年格力地产房地产业务营收为23.47亿元(还不及别家房企一个项目的营收),同比下降1.77%。地产业务占上市公司营收的比重为55.9%,这比例在上市房企中是非常低的。可以说格力地产是名不副实的开发商。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地产的房地产主业营收已连续3个年度出现同比下降,其营收占比亦从2017年的94.82%下降至2019年的55.9%,降幅达41%。

而决定格力地产未来发展的土储,规模也十分有限。

年报显示,2017年格力地产尚未开发的土地储备尚有172.86万方,仅相当于一个大型地产项目的开发规模,但到2019年则进一步降至105.82万方;在建未售体量也仅有100万方左右。

合计的潜在供应量约200万方。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地产的总部在珠海,从经济上看,珠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强劲的地方之一,同样也是中国楼市为数不多的高地;从规划上看,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出炉,则会让珠三角的发展再上一层楼。

所以近两年,大湾区已成各大房企必争之地。然而,在自己的大本营——其他大房企不惜代价重仓的区域,格力地产在其土储规模上却不增反降。

未来格力地产在其地产开发的主赛道还能走久?

另值得一说的是,虽然地产主业常年不振,但格力地产的债务和资金压力却一点也没减轻。过去三年,格力地产总负债不断攀升,从195.04亿元增至247.99亿元。

屋漏偏逢连夜雨。面对与日俱增的债务和增速下滑的经营业绩,其偿债能力也在不断下降。

近三年,格力地产调整后的速动比率分别为0.37、0.46和0.42,远低于安全值1,短期偿债能力堪忧。

连遭问询

今年五月底以来,格力地产连收8个涨停板,短短一个月间,股价涨幅达100%以上。不过,股价大涨却与地产主业无关,而是因为跨界资本运作。

5月10日,格力地产发布公告宣布其子公司珠海保联协议受让收购上海科华生物18.63%的股份,一跃成为科华生物第一大股东,加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

事实上,这并非格力地产首次涉足医疗产业。2月10日,格力地产就与珠海市微创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医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资设立了成立“高格医疗”,其中格力地产方面控股70%,成立后的高格医疗主要生产口罩等医用物资。受此消息影响,格力地产股票次日开盘即大涨。

5月22日,格力地产披露公告称,公司拟向珠海市国资委、城建集团定向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免税集团100%股权。同时向通用集团募集不超过8亿元配套资金。

与定增方案近乎同时发布的,还有一份要约收购报告书,称控股股东珠海投资控股有全资孙公司珠海玖思投资有限公司,以6.5元/股价格,对格力地产提出要约收购。本次要约收购完成后,玖思投资和海投公司将最多合计持有格力地产约10.31亿股股份,占格力地产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0.00%。

从口罩到免税,这可都是今年资本市场上的热点概念。

不过,格力地产在资本市场的一系列操作引起了监管部门关注,期间多次收到监管问询函:

先是因下属公司不具备相关医疗出口资质,闹出“1亿口罩出口”乌龙事件,上交所发问询函,最后证实其信披违规。

后又因增发和收购要约,上交所发函:要求公司自查前期提交的内幕信息知情人士名单是否完整,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情况?是否通过要约方式为定增方实现保底利益?是否存在跟定增方的利益安排?

当然,之后格力地产给上交所的回复函,对上述所提问题予以了否认。

当概念热点散去,主业不振,仅靠跨界资本运作炒起来的格力地产,股价能维持多久?这是一个值得股民深思的问题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