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证逾14个月未发售 中国电子旗下项目虎门印象强势上演捂盘惜售

匿名 2020-12-02 16:35 阅读 1000+

“白天去看房,首付差点钱,回家凑首付,晚上没房了。”

9月6日,毕先生前往东莞" target="_blank">虎门印象看房,实地看房后,决定购买20栋98㎡三房,由于准备的首期款与销售算完的首付还相差一些,故没有当场下定。待毕先生回家凑齐首付款后,当天晚上,再次致电相关销售人员,便被告知98㎡户型已全部卖完。

白天还有98㎡户型货量在售,短短几个小时便突然售罄让毕先生很疑惑。

今天,(9月7日)毕先生再次致电售楼处询问情况,据新的接待销售表示,目前20栋仍有98㎡户型在售,当提及昨日已无房可选时,电话那头立即表示,98㎡仅剩2套顶楼单元。“不过,可能在你来的路上就被买走了也说不定”销售表示。

“是真的小户型卖完了还是有货没拿出来卖,要是全部卖完了就去买其他小区了,要是还有货的话大概什么时候会卖,值不值得等?”毕先生一连串的问题抛向房报君。

巧合的是,早在毕先生现场看房前2日,房报君一行人也刚好去到项目踩盘。

现场情况复杂,销售口径不一

9月4日上午11点左右,房报君以公开的媒体身份来到位于虎门白马湖片区,总建筑面积超45万㎡的虎门印象项目。

据第一位接待销售A表示,目前项目在售16栋1单元,所剩货量不多,18栋/19栋等其他已推楼栋基本清完,仅剩一些天地楼层,目前还剩7栋与20栋待推,时间未知。当问及16栋2单元时,该销售表示,2单元尚未公开出售,预计将在近期入市。

简短的介绍项目情况后,第一位销售A离开了。此时,另一位销售B带着一批客户来到沙盘。面对客户询问的现在还有没有房买,销售B则直接表示:“目前已无产品在售,明天预计会开20栋,之后还会有7栋和14栋陆续推出。

从少量余货到无房可售,从待推未知到明日加推,从仅剩7栋和20栋到14栋也未推,与毕先生从不同销售前后获得的不同信息一样,房报君也在现场直观的体验了一把迷茫。

面对满眼的楼栋,身处一线售楼处的房报君,一时间竟不知到底哪些可以买,哪些还没卖。

捂售现象明显,市场推货不按规则

98㎡产品无论是否“正常告罄”,以及具体还剩哪些楼栋未推出,虎门印象的推货节奏都已然违背了正常的市场程序。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子),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特大型集团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国有IT中央企业,以提供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为主营业务, 作为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国资委早已要求清退房地产业务,虎门印象或将成为集团在莞仅有的房地产项目。

中国电子东莞产业园

于是,拿证后惜售情绪在整个项目蔓延。

根据住建局官网信息,虎门印象所有住宅产品均已完成备案,14栋、18栋、19栋于8月16日成功拿证,也是项目最后一批备案产品。而销售A提到未售的7栋与20栋,也早在8月13日与7月23日便分别拿到商品房现售备案证书。

虽所有项目皆已拿证,但正常出售的却仅是部分。其中个别楼栋不乏以拆分的形式分期对外出售。以6月23日备案的16栋为例,目前在售的为1单元,同期备案的2单元迟迟未入市。

还有待售的7栋与14栋,皆已远远超过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或现售备案证书的楼盘,应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销售全部准售房源的规定。

延期发售,不断调高的备案价

根据楼盘备案规则,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或现售备案证书后,每隔180天便可申报调整一次备案价,其中调高幅度不超过5%。

项目出售未提上日程,备案价调整却没有落下脚步。

早在一年前,2019年8月,14栋便进行了124套房源的首次备案,当时官方公布的备案均价为22798元/㎡,其中包含56套面向中国电子入园企业及员工销售的房源(员工价),剔除这部分房源后,可对外销售的房源备案均价为30502.5元/m²,备案总价区间为288万-365万元。

来源:东莞咚咚找房

在之前的备案政策中,对于同一楼栋单元的备案价差并未提出更多要求,于是,部分开发商则采用“高低配”的形式,用少量超低价的单元拉低整体均价,已达到规定的备案指导均价。

这个有着员工房源的特殊14栋,在低价员工房的平衡下,在项目正常售价还在2.5万元/㎡的水平时,该栋可正常出售单元备案均价已过3万元/㎡。

目前,14栋员工房源已全部销售网签,同楼栋剩下单元一年多迟迟未售。

一年后,8月16日,尚未出售的14栋再次调整备案价,本轮备案均价相较首次备案调高约2千元/㎡,高达3.2万元/㎡。此时,虎门印象在售均价2.7万-2.8万元/㎡。

对于14栋将于何时发售,以及楼盘其他在售信息,房报君致电了项目营销负责人,但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复。

捂盘严惩力度不够,开发商推货自主性较高

规则透明,但相应的惩戒及监管力度却尚未跟上,导致个别开发商不遵守市场规则,营造出不透明的买卖方环境。针对此类现象,有购房者表现较强的维权意识,值得借鉴。

据该位购房者分享经验,其在麻涌看中某一项目,现场销售同样告知项目已告罄,无可售货量,但据网签记录显示及知情人士透露,项目确实存在可售货量。面对开发商的捂盘行为,该位购房者致电12315及住建局举报该盘违规行为,最终成功购得心仪房产。

市场向好之下,部分区域正在向着卖方市场转变,高门槛的冻资验资,傲慢的销售态度,“有钱选不到房”的情况正不断在东莞多个楼盘上演。

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始终存在不对等的信息差异,加大监管力度,别让买房成为一场博弈。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