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云套现430亿,看楼市的三大危机

匿名 2020-12-01 19:15 阅读 2000+

最近的资本圈,风云突变,大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最重磅的两个新闻,一个是下周就回国的贾跃亭搞出来的,一个是后悔创办阿里的马云制造的。

7月2日,贾跃亭在个人微博发布公开信,高调宣布其在美国申请的个人破产重组最终完成。在感谢了债权人股东、投资人和乐视的股民之后,贾布斯表示将“踏上”回家的路。

这封公开信的标题是:打工创业、重启人生,带着我的致歉、感恩和承诺!

信中,贾布斯回顾了自己创业二十年的起起伏伏、大起大落、一路坎坷,极具悲情、煽情、励志和温情。

有网友看了公开信表示: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还是那个熟悉的老贾,这么多年了,老贾的初心,一直从未改变。

另一个大新闻,来自“悔创阿里”的杰克马。

近日,有媒体报道,马云减持了其个人持有的约18%的阿里巴巴股权,成功套现约430亿人民币。

和贾布斯在个人微博高调宣布自己破产不同,马云的套现行动,用一个词来表述就是:不声不响不声张。

马云的套现行动,在半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据媒体推算,具体的时间大概是从2019年11月26日阿里在港股第二次上市之后开始的。

根据阿里巴巴提交给美国证监会的年报显示,截止7月2日,马云持有的阿里巴巴的股份比例,已经从6%下降到4.8%,减持比例为18.32%,接近五分之一。

对于这种核弹级的超级大宗股票交易,除非交易双方主动透露,否则外界基本很难知道具体的交易金额。

不过,有媒体从阿里的股价反推预测,马云的这次减持,套现的金额大致应该在430亿元人民币左右。

在马云大幅减持阿里股权的同时,阿里幕后的二号人物蔡崇信也减持了一部分其持有的阿里股权,减持比例占其个人持股的15.57%。

媒体推算,蔡崇信通过减持阿里股权,套现的金额,大约在120亿元人民。马云和蔡崇信两人,通过减持阿里股权,合计套现在550亿元人民左右。

对于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大规模套现,马云和蔡崇信目前都没有作出回应。有网友戏言,马云曾经说过,他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创立了阿里巴巴,或许,悔创阿里的杰克马,减持阿里的股权,是在兑现自己的诺言。

当然,马云说自己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创办了阿里,这里面有几分真?几分假?或者也就是一句玩笑话?外人不得而知,不过通过阿里巴巴,马云几度登顶中国首富这一点是货真价实的。

01

这次马云减持阿里股权的原因,除了马云本人,其他人均不得知,一次,只能推测了。

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和阿里巴巴的实际,我们推测,马云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减持阿里的股权,可能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阿里的市值已经非常高了,后续的增长空间有限。

目前,阿里巴巴的市值,港股是5.48万亿港元,美股是7247亿美元,在全球所有公司中,位列第六。7247亿美元的市值意味着什么,可能很多人没有概念,用一个具体的类比或许很多人就能感受得到了。

2019年,富得流油的沙特阿拉伯这一个国家的GDP,是7622亿美元,全球排名第18,排在沙特阿拉伯之后的是瑞士,2019年的GDP是7075亿美元。

也就是说,如果阿里巴巴这家公司去参与国际排名的话,能够轻松挤掉瑞士,排在全球第19位。

什么叫富可敌国,阿里的市值,就是妥妥的富可敌国,而且还是全世界前二十的发达国家。

我们不怀疑,阿里的股价后续还可能创出新高,但是也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还能再增长多少?对于一个超5万亿级别的这么大体量的公司,理智的人应该心里都有数。

二是阿里巴巴虽然属于互联网公司,但是普遍认为阿里不属于第一梯队的科技型公司,阿里的成功,更多的在于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商业模式最大的风险就在于变数极大,一项科技的进步,就可能彻底颠覆一种商业模式。

比如最近几年崛起的拼多多,被业内公认是阿里最大的竞争对手,抖音的崛起,不仅冲击腾讯,也对淘宝构成巨大威胁。

因此,在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的今天,阿里的高市值,很有可能在未来遭受巨大的冲击。

这样的例子在全球商业史上,可谓屡见不鲜。之前的手机巨头诺基亚、胶卷霸主柯达,几乎都是在短短几年时间从百亿千亿市值迅速接近“归零”的。

第二,任何不落袋为安的财富,都只是纸面富贵。

目前马云的身价,接近3000亿人民币,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马云的财富构成,基本都是股权,或者说是估值。

什么是股权估值?就是涨起来,可能连爹妈都不认识,跌起来,一样是跌的爹妈都不认识。就像上面提到的诺基亚、柯达,都是在三五年间从巨无霸市值被“清零”的。

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在你没有把股权估值转换成银行卡上的数字的时候,一切都是纸面财富。

因此,换做绝大部分人,在面对公司股价已经非常高、而且未来国际局势可能更加复杂的大环境下,把股权套现,变成真金白银,都是上上之策。

虽然马云曾经说他对钱没概念,对钱不感兴趣,一生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创办了阿里巴巴,但是相信马云自己心里也应该清楚,如果没有阿里巴巴,如果没有千亿身价,如果他就是一个月薪一万的普通英语教师,别说和特朗普、普京这样的世界大国总统坐而论道、侃侃而谈,就连一个县长,估计也懒得浪费时间搭理他。

第三,当前国际大环境的不可预测,可能让马云心生畏惧。

早在几年前,高层就给出了一个判断,那就是: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如今来看,这个判断,正在变成现实。

当今世界,论综合国力,美国是老大,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最近几年,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美国也感受到了老大地位正受到挑战。

因此,按照美国过去几十年的老规矩,当他感受到老二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时候,一定会对老二下手。曾经的苏联和日本,莫不如斯。

如今,中国正在成为美国各方面打压的对象,这一点已经是全球公认并且有目共睹的了。

正所谓倾巢之下无完卵。大国之间的博弈,必定会殃及到一些公司和企业,尤其是头部公司。最好的例子就是华为。

如今,快两年了,孟晚舟还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加拿大扣留着。

据说,孟晚舟事件发生后,半个中国企业家圈子都人心惶惶,因为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孟晚舟。

华为是一个中国企业,公司注册地在中国,经营业务是和伊朗往来,孟晚舟也是一个中国公民,可以说和美国没几毛钱钱的直接关系。

可最后孟晚舟居然在加拿大,被美国通过所谓的长臂管辖间接羁押扣留了。

华为事件还没结束,最近美国又在闹着要封杀抖音国际版。这无疑给很多中国企业再一次敲响了警钟。

而阿里巴巴呢?虽然注册地在中国,但却是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如果你是马云,在当前这种波诡云谲,风云突变的国际大形势下,你能睡的安稳?能不提心吊胆?

如果美国也对阿里动手,考虑到阿里是在美国上市的,那么美国随时可以将阿里一把卡的死死的,阿里想跑,一点门都没有。到时候别说430亿,就是一个钢蹦子,马云都别想带走。

这可能是催生马云股权套现的最直接原因。

毕竟,再牛逼的个人和企业,在美国这样的暴力国家机器面前,都是渣渣。不信的话看看华为,看看孟晚舟。

当然,再次声明,以上三个原因,都只是居于客观事实的推测,至于马云套现阿里股权的真实原因,或许只有马云本人才清楚了。

02

万事万物,本质都是相通的,有些东西的逻辑,想通了,就会明白其实都差不多。

比如目前的楼市,表面上看起来一遍繁荣,深圳、杭州、东莞、宁波,成都,到处都在涨,但目前国内的楼市,在繁荣之下,正面临着差不多的三大危机。

第一,楼市的总市值,已经高处不胜寒。

潘石屹在2018年11月18日参加一个房地产论坛的时候曾经给出过一个数字,就是中国房地产总市值已经达到65万亿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折算,约等于450万亿人民币。

而同期美国的房产总市值是30万亿美元,整个欧盟的房产总市值是20万亿美元,日本的房产总市值是10万亿美元。

也即是说,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房产总市值比美国、欧盟和日本三个最发达经济体加起来还要多。这是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

如果再上涨一倍的话,达到130万亿美元,会是一个什么情况?那就真的是可以卖掉一半的国内房产,就可以把欧美日统统买下来了。

因此,在国内房产总市值已经达到450万亿的当前,在货币体系不奔溃的情况下,房价还有多少上涨空间?理智的人应该多少心里都有一点数。

就像市值已经超过5万亿的阿里,其股价未来或许还有上涨的空间,但是上涨的空间有多大,聪明的人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而今年上半年,人行也出了一篇报告,名字叫《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里面也给出了几个数据:中国城镇住宅存量超3.5亿套;人均住宅面积超过40平米。2019年全国人口大约是14亿,那么总面积就是560亿平米。

2019年全国新房销售均价是9335元一平米。由于同地段新房价格一般比二手房贵一些,假设打个八五折,那么全国目前560亿平米的存量房市值就是560亿*0.9335*0.85=440万亿。

也就是说,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国内房产总市值和2017年那一波大牛市的最高点相比,基本没有变化。

或许有很多人看到过去一年多,深圳、杭州、东莞、唐山这些城市都快涨疯了,但是又有多少人看到,北京上海的房价相较于2017年底的最高点,差不多都下降了15%,厦门甚至一度下降超过20%呢?

有人统计过,2017年在北京买房的人,平均一套房的亏损在100万。

也就是说,深圳杭州东莞的上涨,是以北京上海等其他城市的下跌为代价换来的。一涨一跌之间,过去三年,中国的房产总市值,几乎是在原地踏步。

可以预见,只要货币体系不崩,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国内房产总市值都会维持在现在的450万亿这个水平,变化的就是有的城市涨,有的城市跌。

因为如果再出现2008年和2015年那样的全国翻倍普涨的行情的话,可能就真的要重蹈1991年日本楼市的覆辙了。

第二,楼市中很多人,正在因为急于套现而抛售房产。

房子和股票一样,只要不变现,不变成你银行卡上的一串阿拉伯数字,那么永远都只能说是纸面财富。

就像你去商场买件1800元的衣服,你绝对不可能给收银员支付一股茅台股票一样,你去餐厅吃一顿饭,你也绝对不会从房子上取一块砖头支付给服务员当餐费。

经过20年的房产大牛市,成都武汉等二线城市的房价,翻了大概7倍;广州的房价翻了大概10倍;上海的房价翻了18倍;北京的房价翻了30倍,最多的是深圳,翻了大概33倍。

提前进场的,已经赚取了足够丰厚的利润,京沪卖掉一套房,基本一生衣食无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先知先觉的人,有着极其强烈的套现离场的动机,而目前各个城市二手房挂牌数量的快速增长,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南京、杭州和深圳为例,2019年初,杭州的二手房挂牌量大约在6.5万套,目前,杭州的二手房挂牌量,已经来到12万套。一年半时间,卖盘增加约一倍。

南京2019年初二手房挂牌量大约为3.8万套,目前飙升到9.2万套,一年半时间卖盘增加1.4倍。

即使最为疯狂的深圳,也不例外。最近三个月,深圳房价经历了什么,所有人心里都清楚,但是在深圳房价大涨的这三个月,深圳的二手房房源却增加了5万套,月均增加17000套,去年同期每月只有6000套。

理论上,在房价处于上行期的时候,二手房业主应该是惜售的,二手房源应该是越来越少才对。但是深圳的情况却刚好相反,房价大涨但是二手房源也在大增。

唯一能够解释的原因就是,很多拥有多套房的二手房业主,正在乘着这一波上涨套现离场。因为深圳再涨下去,就快让香港变成“环深”了。

目前国内一年二手房交易量只占整个存量房市场的2%左右。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反应过来,导致10%的存量房进入二手房交易市场,那将是整个房地产市场不能承受之重。

那样的话,卖盘踩踏,将不可避免。

第三,房产的变现,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

股市中涉及金额达到十亿以上的大宗交易,都是机构在参与,这种交易,和散户在二级公开市场上的小打小闹完全不是一种玩法。持续的时间少则数周,长的数月,甚至能够达到一两年。

类似于京沪深这样的城市,一套像样的房子,总价基本都是800万起步,上千万的也是稀疏平常,而由于限购、限售、限贷、刚需减少、购买力衰竭等各种原因,这里的交易变得越来越困难,北京的二手房业主,在这一点上应该深有体会、最有发言权。

可以预见,如果调控不放松,京沪深这样的高房价区域,要想将房产变现,将会越来越难,除非主动降价,降到足以让买家心动。

这不仅让我们想到香港的那位黄台先生。从2013年开始,黄台先生开始大规模出清内地的物业。

谁也没有想到,当黄台先生大笔出清内地物业之后,内地房价很快就迎来了一波史无前例的大涨。

当时国内一位大佬看着黄台先生错过了2015年的那一波大牛市,嘲笑其是2B。谁知道两年后,他自己成了2B,最后不得已断臂才得以求生。

交流、爆料扫描以下二维码加我微信。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