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凭什么可以破10万亿

匿名 2020-12-01 18:04 阅读 2000+

1月14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作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对外宣布


2019年广东省GDP破10万亿,达到了10.5万亿元,成为中国首个GDP过10万亿元的省份


大家可能对这个数字没有什么概念,我们可以来进行下国际上的对比


10.5万亿元折合成美元,差不多是在1.52万亿美元,从全球排名看,已经高于澳大利亚、西班牙、荷兰、瑞士等发达国家,仅追韩国和俄罗斯,排名全球主要经济体第13位


如果从国内比较,虽然目前江苏和山东尚未公布全省相关数据,但结合2018年的数据和趋势,这两省毫无疑问将是继续“坐稳”榜眼和探花的位置


作为中国名副其实的最富省份,那么,我们可能会问,广东,为什么这么厉害


01

2006年,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曾出版过一本书,书名叫世界是平的


其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阵地,广东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平”,就像在一个城市一样,各个生产要素在广东自由流淌


首先,从前期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产业看,你会发现大湾区每个城市其实都有自己明确的定位或是说有自己的优势产业



不管是作为内陆城市龙头的广州深圳,还是作为后起之秀的佛山和东莞,每个城市所表现出的优势基因其实是不一样的


广州在国际商贸、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技术、教育医疗文化、游戏产业相对发达


深圳在互联网产业、金融保险业、高新技术产业更加突出,2018年,深圳拥有350家上市公司,远超上海的379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位居全国第二


除了广州与深圳,大湾区内部的城市与城市间由于某种地缘之间的相连从而产生可更多细微末枝的联系


如果从地缘上看,珠江将大湾区一分为二,以深莞惠为代表的珠江东岸和以佛山珠海中山为代表的珠江西岸

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高度发达,智能装备制造、船舶与海洋工程、新能源装备等产业相对突出,美的、格力就在此诞生

珠江东岸,电子信息制造业一骑绝尘,华为、oppo、中兴、vivo的销量几乎垄断了国内市场


随着产业的不断分化和升级,湾区版块慢慢又衍化成广佛肇、港深莞惠、澳珠中江三大都市圈


广佛肇都市圈的核心自然是广州,广州是国家级中心城市,其整体空间发展策略是“南拓北优,东进西联”,因此,临近广州的佛山、清远和肇庆在未来接受广州的外溢辐射力相对来说会更多


佛山制造业先进、民营经济发达,而广州市场庞大以及外向便利,两地生产要素与市场互补


你看,大湾区所有城市的定位,就是这样的清清楚楚,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减少了内耗,让每一个城市都能在自己最强势的地方发力,最后形成合力


为什么粤港澳大湾区这么强,为什么广东可以这边强,很核心的一点就是当其他区域都是单点作战时


广东已经形成了“由点到面”聚合的整体竞争模式


02

当然,为了让整个区域形成各类要素的高效连接,广东还为此编织了一张“超大的网”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10年前,广东就已经开始深谋远虑的布局突围的方式


早在2010年,广州和佛山就开通了最具有同城化象征意义的基建项目——广佛地铁线,中国国内首条跨越地级行政区的地铁线路,直接打破了市与市之间的行政边界


随后,广佛之间的连接不断的加深,大家可以看下广佛的城市分界线再对比下相关联的地铁建设情况


当前广州7号线西延段和佛山2号线正在建设,预计一两年后开通,其中的佛山2号线将将佛山最强的南海区与广州2号线、广州7号线连在一起


前不久,广州规划建设17条地铁与佛山对接融合,大家从下图中来感受下未来广佛的连接是有多么的深入



广州和佛山的高度融合,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


佛山今年的GDP将达到1.08万亿,成为中国大陆第17个GDP超过1万亿元的城市,也是广东省继深圳、广州后,第三个破万亿的城市


大家知道有个理论叫木桶原理,决定一个木桶容量的,取决于最短的那个板,广东,正在以佛山为样板,将所有的木板都做的很长


在2019年第二季度,广州给发改委上报了一份《城际铁路规划(送审稿)》,原计划广州地铁18号线连接的是南沙与广州中心城区,实现30分钟从南沙到广州东站


但很明显,广州的野心不仅如此,它还想把这条广州迄今为止最高规格的地铁线路向北延到清远,向南伸至中山、珠海从而贯穿整个珠三角西岸


当然,不甘落后的还有东莞


在东莞跟深圳的后期地铁规划中,未来共有10条地铁线路衔接,目前,深圳地铁6号线跟东莞1号线同时在建,终点站相隔只有4公里左右,后期这两条地铁大概率也将贯通


广东,正在变得越来越像一个一体化的城市


03

与此同时,此次广东省省长马兴瑞的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明确表示,广东将放开除了广州、深圳之外的城市落户限制



当然,虽然说广深暂不放开落户限制,但相对比上海和北京的户口,广州和深圳的这样的一线城市虽然有一定落户门槛,但整体难度其实并不大


这也是中央部署全国户籍政策放开以来,集体行动最快的省份直接受益的,就是广东省目前非户籍1300多万的常住人口


广东,对于人口的虹吸效应,正在变得越来越强


整个2018年,深圳广州人口增量双双突破40万,继续人口增量蝉联TOP2的城市


根据相关机构数据分析,广东省每年净流入人口超过177万,加上省内人口向珠三角聚集,粤港澳大湾区每年的新增人口将超过200万


相当于哪怕是把全国其他所有城市的新增人口加起来的话,也不会超过粤港澳的人口新增量


我们现在每个城市都在说抢人大战抢人大战,每个城市都很着急,购房补贴落户补贴等层出不穷


城市之间对于人口的竞争其实是浮于表面的,最核心的还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


比如苏州和东莞的竞争或是上海和深圳的竞争,虽然是不同城市的竞争,但是从本质上看


其实代表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竞争,而目前的态势其实是比较微妙的


这一次广东重点强调将放开落户的大门,当上海在赶人,苏州前段时间呈中立态度的时候,广东却对这些人才张开了欢迎的怀抱


因此,广州和深圳两大城市在2018年增加了90万人口时,上海和苏州仅仅增加了9万人,占比十分之一


长三角的整体人口增速确实远低于粤港澳区域


当然,对于长三角而言,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整体的老龄化比例非常高


不管是上海、江苏还是浙江,65岁老人的占比都超过了13%,远远超过了广东的8.6%和福建的8.8%


有人说“二十岁的珠三角,四十岁的长三角”当然不完全准确,却也有一定的道理

从全国各地纷纷赶来的年轻人口,正在为广东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04

那么,很多人可能会问,广东下阶段的房价走势会走样


我们的判断是,房价将越来越呈扁平化趋势


我们先来看下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的房价分布情况,主要分为四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港澳。换算成人民币的话,香港,整体的均价要达到24万/㎡,从这个角度看,内地一线城市房价的未来还是大有空间的

第二梯队是广深珠。广深作为一线城市,房价高是自然的,也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但对于珠海而言,房价一直居高不下,并没有松动的痕迹,说明其整个房价是有支撑面的


第三梯队是佛山、东莞、中山。这三个城市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佛山和东莞,这两个城市最近几年的GDP增速非常厉害,在未来的规划中,被定义为特大城市,产业体系也很发达,正在突飞猛进的追赶国内各大城市中

第四梯队是惠州、江门、肇庆。这三个城市是大湾区所有城市中存在感相对来说比较弱的


请大家注意一点,房价是有挤出效应的,如果A板块和B板块相连,如果A涨了,很有可能会挤出一部分刚需购买力到B板块去


在2019年的下半年,深圳的楼市开启了上扬的模式,而广州也在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完后,在一个星期之内,放松了三个区的限购,南沙、花都、黄埔,导致了整个楼市的成交也在不断上升


随着深圳和广州这“两大天王”将地铁的触角越来越多的伸向周边其他城市,同时也随着此次户籍制度的全面放松


最受益的很可能就是东莞、佛山、珠海、中山这几座竞争力十足的二线城市,不仅可以加速吸引人口,甚至可以从广州、深圳反向“虹吸”,承接人口和人才溢出,导致房价在后期的不断上涨


为什么说珠三角的房价将越来越被“熨平”,看看这张十年后的地铁规划图就知道了


未来的广东,将诞生出更多的“佛山”,东莞、中山、珠海等城市的产业和房价,在越来越密集的交通路网中,潜藏着更多的可能性


05

总的来说,我们对广东还可以有更多的期待


不管是产业结构还是整体状态都挺好,年轻人也多,活力也大,再加上整个国家级的规划加持,像极了放大版的深圳特区


这次随着落户门槛的进一步降低,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广东的人口增量,很有可能将一骑红尘


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城市两极分化模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独特的现象


广东的底牌,实在是太多,它的未来,真的难以想象


最后提醒一句,江苏和山东,要加油了!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