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快评丨小区公共收益,不该是笔“糊涂账”

南方Plus 2020-08-19 09:31 阅读 2000+

  文丨青的蜂

  “公共收益是业主的钱,自己的钱自己怎么说了不算呢?”

  沈阳市某小区2018年获得公共收益42万元,却被物业擅自补充进了专项维修经费。业委会花了一年时间追讨,物业方面只撂下一句话,“没有结余了”。

  小区公共收益归谁管、谁来用、如何用,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公共停车位可以收钱,电梯能贴广告,在小区内建快递柜要支付租金……这些年,随着权利意识觉醒,越来越多市民认识到,小区道路、电梯等公共设施产生的收益,自己也有份。

  这很有可能是笔可观收益。苏州某小区发放700万元,长沙一小区退还物业费……这些例子让人眼红的同时,也让大家产生了疑惑:在自己的小区,争取公共收益咋就这么难呢?

  像沈阳市某小区这样,强行补充进专项维修经费的做法,是一个很典型的做法。

  这些物业公司是这样辩解的:维修垃圾桶、花坛、路灯等公共设施花费不菲,向业主收取的物业费用不够用,动用小区公共收益来“填坑”,不是理所应当吗?

  这显然是无稽之谈。

  公共收益和物业费用是两码事,一个小区不管有没有公共收益,业主都是要交物业费的,物业按规定或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如果超出合同范围,需要优化小区服务、提升管理水平,当然可以考虑从小区公共收益申请开支,但前提是争取业主同意。

  也就是说,大部分业主同意了才能动用,而不是你用完了再贴一个通告了事。

  小区公共收益这本账,必须做得透明、做得公开。只有充分交由业主讨论,经过大家同意,才能把钱分配得更到位,才能经得起业主监督。否则,就有暗箱操作之嫌。

  公共收益不该是笔“糊涂账”,物业公司别再打业主的小算盘了!

  【作者】 王庆峰

  叮咚快评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