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23年,深圳“第一烂尾楼”有望破局重生

搜狐焦点深圳资讯 2020-08-18 23:56 阅读 1000+

盘踞在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深圳" target="_blank">罗湖东门商圈,深圳东门大厦默然度过了近23年的冷清时光。自1993年动工以来,工程被迫一停再停,从未实现过真正意义上的面世,俨然成了深圳烂尾楼典型代表。2020年4月,罗湖区政府经过多次前期评估、调研、协调、统筹后,针对大楼重大安全隐患积极开展“东门大厦综合整治项目”。

智讯财经 作者 | 俊海 发自深圳

本文由《智讯财经》与腾讯新闻联合出品,独家授权腾讯新闻,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城市扩张与存量改造时代,烂尾楼是每座城市的难言之痛,亦是资本间你来我往的“击鼓传花”。

盘踞在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罗湖东门商圈,深圳东门大厦默然度过了近23年的冷清时光。在大量关于东门大厦的资料中,有这样一番描述,项目地处罗湖黄金地段,坐拥东门、人民南两大商圈,是业界公认的优质商业项目。

但就是这样一个被寄予厚望的项目,自1993年动工以来,工程被迫一停再停,从未实现过真正意义上的面世,俨然成了深圳烂尾楼典型代表。

2020年4月,罗湖区政府经过多次前期评估、调研、协调、统筹后,针对大楼重大安全隐患积极开展“东门大厦综合整治项目”。

至此,标志着搁浅23年之久的深圳“第一烂尾楼”东门大厦终于迎来希望的曙光。

深圳罗湖加速东门大厦综合整治

市中的烂尾楼矗立了23年

从深南大道驱车前往罗湖东门商圈,就能看见地王大厦附近矗立着一栋30多层高的“灰黑色”建筑,破落的楼体与其“东门大厦”的名字差距巨大。

闹市中矗立的东门大厦,位于东门中路和深南大道交汇处,项目始建于1993年,后因种种纠纷自1997年底一直停建并烂尾。

漫长的岁月里,东门大厦一直顶着“黄金烂尾楼”的标签于繁华处独自萧条。

智讯财经现场发现,大楼仅建设至主体封顶、无外墙,地下室常年被积水浸泡,塔楼部分构件偶有坠落,更给周边人流带来“如芒在背”般的安全隐患。

东门大厦外景

“我记得东门大厦在盖的时候,我还念小学,放学就帮父亲在这一带摆摊。”据东门商圈的店主刘女士透露,23年来东门大厦烂尾至今,她的小孩都已上了初中。

二十三年弃置身,病树前头万木春。东门大厦停工23年,究竟因何而起?

大体可以归结为开发商资金链、债务债权归属、产权不清等问题导致了相关利益者之间发生难以解决的冲突,最终造成了大厦实际管理上的真空。

深圳东门大厦始建于1993年,由深圳市南方通发实业公司与深圳市物资集团公司合作开发,分别占开发权益的56%、44%。因原发展商通发公司和物资集团都负债累累缺乏建设资金成东门大厦从1997年底一直停建并烂尾。后潮阳公司、洋浦建丰物业、名厦房地产、港丰公司、亚洲置业、峤华贸易、东海怡景、国融投资等公司先后参与权益变更,利益归属意见不一,导致大厦迟迟未能完工。

通过对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资料统计,关于“深圳东门大厦”的刑事判决书、民事裁定书超过百篇。

此后,由于矛盾纠纷不断,使得工程进度被迫一停再停。

“痛并纠结着”的东门大厦因产权纠纷几度烂尾,才成就了如今的深圳“气势非凡黄金烂尾楼之一”。

深圳“第一烂尾楼”迎转机

东门大厦“烂尾”已23年

“在东门大厦旁上班的人,最怕台风天,路过就担心楼上钢筋、砖块砸中自己,是该整治了。”刘女士望向与周围华丽高楼格格不入的东门大厦烂尾楼,道出了周围人长久以来的心声。

沉寂23载,近期其再度以高曝光率出现在市场视野。到了今年4月,国内新冠疫情逐渐被有效控制,深圳市罗湖区委区政府经过多次前期评估、调研、协调、统筹后,东门大厦“烂尾楼”整治问题已提出了“项目安全整治建设与项目法律诉讼纠纷相分离”的处理原则。

即:东门大厦项目安全整治与项目原有权利义务和法律诉讼无必然联系的要求,开始对东门大厦进行全面综合整治,彻底消除公共安全隐患,盘活“烂尾楼”改善市容环境,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至此,标志曾经冷冷清清独处一隅的深圳东门大厦重获新生。

“当然想大楼修好啊,东门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多一栋楼,商业更繁荣,人流大了,生意好做。”赖先生工作的白马布匹市场与东门大厦相邻,每天上下班赖先生都要从这旁经过,对大厦的安全隐患,他难掩无奈但也寄希望于项目的重生。

深圳市国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东门大厦现有的产权持有方之一,也是负责此次综合整治安全维修的企业,该公司负责人黄先生介绍,罗湖区政府在做前期民意调研时发现,大多数业主都认为经济纠纷不能成为城市建筑停滞和安全隐患存在的理由,相信有关部门可以力挽狂澜,变“危”为“好”。

当前,由深圳市罗湖区政府牵头,深圳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罗湖管理局负责完善了东门大厦用地手续、规划设计变更、建设工程用地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更以及规划验收等相关工作。

与此同时,罗湖区相关单位也正在积极的推进纠纷问题的解决。

在城市的高速发展过程中,烂尾楼的形成的确存在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而罗湖区政府对此始终采取积极的态度出面协调。在2019年另一“烂尾”20年的新世界大厦,在罗湖区政府各部门的协同努力下,被佳兆业操刀整改复活。同在罗湖区,蔡屋围片区烂尾十多年的金利华商业广场,后来被龙园实业收购,更名为“ONE39”重新面世。

目前,深圳的多数烂尾楼最终都以不同形式获得“重生”。

“东门大厦”综合整治项目将启动

大楼结构风吹日晒腐蚀严重,钢筋裸露,混凝土脱落,单一悬挑和未封闭楼板,楼板没封边固定,多处施工遗留钢管、方木已被严重腐蚀风化,楼板大量麻面风化,外部幕墙脱落玻璃碎,根部预埋件未做施工保护……

据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出具的东门大厦检测鉴定报告显示,东门大厦目前地基基础、承重结构以及围护系统承重等方面严重不符合《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建筑部分框架和框架架梁承载力也不满足安全使用要求,不满足7级抗震条件。对此,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建议对建筑进行加固、修复、除锈、防锈等安全处理。与此同时,针对建筑物存在的玻璃和幕墙脱落造成的危险要高度重视,设置安全围挡,避免伤人事件发生,加强建筑物日常检查、维护、安全整治。

为此,深圳市罗湖区统筹组织相关单位,协调深圳市国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多方联动,在充分尊重民意、解决民困的情况下,启动了“东门大厦”综合整治项目。

罗湖区住建局负责指导、督促建设单位做好房屋结构安全鉴定、施工许可、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管、消防设计审查与验收、工程竣工验收等相关工作。东门街道办则全面推进项目信息平稳发展及民意民调及时反馈。而东门大厦安全整治建设单位也是业主们共同举荐的深圳市国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它们将开展项目建设前期准备、资金筹集、进场施工、主体加固、报批报建等工作。

4月17日,综合整治队伍进场后对东门大厦的楼宇隐患进行了全方位确认,以进一步确定整治建设方案。

“23年,那是一代人的整个青春。如果真能彻底完工交付,不仅挽回了经济损失,还能彻底治愈我们这些老业主的心病。”

此前,东门大厦业主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东门大厦的盘活将治愈其心病,此外最要感谢的是区政府让伤痕累累的病人有了“重生”的力量,“这次多亏了罗湖区政府这个‘良医’对症下药,才有了治愈的希望。”

沉寂23年之久的东门大厦,如今,是否会因再度备受关注及多方力量介入而重获新生?智讯财经将继续关注。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