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因梧桐山隧道风波,再被推上风口浪尖

大国之巅 2019-09-22 08:10 阅读 2000+

李嘉诚因梧桐山隧道风波,再被推上风口浪尖

上月中旬,李嘉诚以两次包下整版广告的方式,让他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可近期他与"李家商业帝国",却因一起"梧桐山隧道回购风波",而受质疑。

2018年福布斯全球财富排行榜上,李嘉诚赫然名列第23位,坐拥368亿美元身家,约合人民币2576亿元。他的商业帝国,几乎完全建立在香港地产之上,也一度被港民广泛批评。

一、李嘉诚澄清梧桐山隧道

9月17日,据多家港媒报道,针对网上近期质疑"李嘉诚曾投资深圳梧桐山隧道,高价收费并亏损退出"的消息,李嘉诚的长实集团当天做出澄清,"李嘉诚及长江集团旗下公司,均从没有投资过深圳梧桐山隧道。"

李嘉诚因梧桐山隧道风波,再被推上风口浪尖

可实际情况是,十年前便有深圳媒体报道,兴建并控制梧桐山隧道的港资公司,就是和记黄埔集团旗下的子公司达佳集团,而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同为李嘉诚家族所有的企业。

据十年前的报道称,1997年1月,李嘉诚和黄集团旗下的香港达佳集团,注资梧桐山隧道公司,与深圳国企盐田港集团合资经营,双方各占50%股权,李家企业享有梧桐山隧道30年的收费权。

其后,深圳盐田港飞速发展,梧桐山隧道车流量增大,每天有1.5万辆货柜车通过该隧道进出盐田。而隧道采取小车通行10元/次,货柜车通行30元/次的收费方式,这对90年代末的物价水平来说,并不是个小数目。

李嘉诚因梧桐山隧道风波,再被推上风口浪尖

初建成的梧桐山隧道

据报道称,2011年,历经8年共38次艰苦谈判,国企盐田港集团,以2.75亿元的价格,收购香港达佳集团所持有的50%股份,随后深圳市政府再以2.5亿,完成对盐田港集团所属隧道全部资产回收。并于收回后取消了10-30元过路费,实现了梧桐山全隧道免费通行!

以上的报道有详实的记录可询,有多篇相关报道也可证实,可现在李嘉诚却矢口否认,自己的长江实业与该隧道有关联,却闭口不谈旗下的另一家和记黄埔集团,以及和黄旗下的达佳集团建立的梧桐山隧道公司。

我们不由地想问,这难道也算澄清吗?

二、"李半城"称号由来

2017年,全球科技创业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榜单中,共有214家来自世界各国的企业上榜,可香港相关企业数量却为0!香港的大企业,只有李嘉诚这种大地产商或银行,完全没有任何科技创业公司值得一提。

李嘉诚因梧桐山隧道风波,再被推上风口浪尖

李嘉诚的办公室可眺望香港美景

曾经的香港,拥有过傲人的制造业,也由此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可如今的港商们,不搞进出口贸易,不搞制造业,他们的财富几乎与全球市场无关,唯一方式,就是并购香港的衣食住行相关的产业,收入来源靠的是700多万港民。

李嘉诚确实是以开工厂制造塑料花起家,是制造业出身。但现在的李家商业帝国,和制造业关联并不深,他的庞大商业帝国涵盖地产、零售、港口、通讯、能源、医药等行业。

李嘉诚拥有的私宅物业总量,占到全港的1/7;和黄旗下的百佳超市,占据着全港70%的零售超市份额;在香港葵涌港口处理着近一半的集装箱。可以说,港民的日常生活,根本离不开李嘉诚的各种企业,所以李嘉诚有了"李半城"的外号。

在这种情况下,李嘉诚的口碑急转直下,港民对他的评价从"李超人",逐渐转为"地产霸权者",甚至不乏"吸血鬼"这类的称号。港民对他从最初的敬佩,已经变为今天的抨击。

三、李嘉诚在全球展开并购

2015年始,李嘉诚加大对欧洲的投资,英国近三成的天然供应,约四分之一的电力分销、近7%的供水,都属于李家商业帝国,对通讯、零售、铁路、酒吧等多个行业也均有涉猎。

李嘉诚因梧桐山隧道风波,再被推上风口浪尖

李嘉诚复制在香港的商业模式

李嘉诚不搞实业制造和科技创新,只是不断地低买高卖,不断地并购,他在香港的成功模式,正不断复制在全球其他国家市场。

如今的李家商业帝国,正逐渐离开香港,走向世界,这对港民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