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人均GDP超16万元

南方新闻网 2020-08-08 09:57 阅读 932

  南方网讯 6日,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发布《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报告(2020)》(下称“蓝皮书”)。

  蓝皮书指出,2019年大湾区经济实现平稳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4%,投资、消费、外贸、地产、金融形势整体稳健。展望2020年,预计新冠肺炎疫情对大湾区全年GDP的负面影响约在0.5—1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整体将以回升为主。

  蓝皮书显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19年整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2万亿元;人均GDP已达16.15万元,但仅香港、澳门、深圳珠海四市高于此平均线。

  “大湾区经济增速较2018年整体放缓,香港与澳门出现衰退。粤九市在大湾区中的经济作用越发明显,但各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代表该蓝皮书主报告联合课题组介绍,2019年粤九市在大湾区各城市经济总量占比为75%,其中广州和深圳共占43%。

  投资是大湾区经济增长重要拉动力,蓝皮书显示,2019年粤九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3%,连续5年保持10%以上高增速。从消费来看,粤九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合计约3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3%,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粤九市进出口贸易增速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占据广东省95%以上的外贸份额,港澳发挥着促进向外发展、加强对内融合的作用。

  展望2020年,蓝皮书认为大湾区仍将面临多重机遇与挑战,因此建议,大湾区在未来发展中要着重促进各市发挥特色,进一步推进大湾区向“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的区域布局方向发展。疫情结束后可加大基建投资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快构建海、陆、空国际大通道,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支撑,并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探索金融互联互通与开放创新,共建国际金融枢纽。同时,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三大自贸片区为支点深化粤港澳经贸合作,携手开拓国际市场,引领新一轮对外开放。

  南方日报记者 周甫琦

  编辑: 郭昊奇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