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加速跑 主要经济指标恢复性增长

南方日报 2020-08-07 08:53 阅读 1000+

    7月14日,盐田港在一声声船鸣中开启了又一个货运往来的日子。随着装载量约为5800TEU的“地中海索拉”轮稳稳挂靠码头,盐田港区再添一条美西新航线USWC6。

    “USWC6航线由2M联盟开辟运行,地中海航运与马士基航运共同派船,从盐田到长滩约15天,在市场上颇具竞争力。”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今后该航线逢周二挂靠盐田港区,至此,盐田港区欧美航线增至44条,密度稳居华南地区首位。

    这只是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下行压力背景下,盐田落实“六稳”“六保”,持续释放经济动能的一个缩影。7月30日,盐田区2020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片区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4.25亿元,同比增长4%,增速居深圳全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1亿元,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7.5个百分点;新登记商事主体3882户,同比增长86.5%。

    时间过半、进度过半,之所以能跑出正增长,与盐田一手抓精准化常态化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不断档、不松劲,持续释放“产业兴盐”“创新驱动”强大动能密不可分。调研中,谈及盐田交出的亮丽“半年答卷”,这一答案几乎成为多方共识。

    “站在特区40周年新历史机遇和起点上,盐田将紧紧围绕‘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的目标,以‘产业兴盐’战略为主线,打造‘六个区’,即深港深度合作先行区、特色科技产业创新区、全域全季旅游示范区、民主法治建设先进区、可持续发展先锋区、民生幸福标杆引领区。”盐田区委书记陈清说。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张秀娟 统筹:杨磊

    保主体

    政策及时雨为盐企减负

    走进深圳市北山工业区内的深圳市安多福消毒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多福”)车间,现场机器轰鸣,身穿工装、戴着口罩的工人们正在争分夺秒地忙碌着,生产场景一派火热。

    作为一家生产专业消毒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安多福的经营状况也一度受疫情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酒精等消毒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自1月21日以来,我们一直没有停工,但是苦于上游原材料供应和产品外包装,让生产线一度陷于停滞。”安多福总经理周海林说。

    在了解到安多福的产业链问题后,盐田区委、区政府主动解决原料和包装材料供应、企业物资运输车辆通行问题,全力帮助协调9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提前复工,及时为安多福打通生产供应链。“如今,安多福生产的各款式消毒剂的单日总产能较疫情发生之初增加了30倍以上,1—3月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461%。”安多福董事长吴岗说。

    为帮助盐田企业渡过难关,在深圳推出惠企“16条”后,盐田区就出台了“撑企15条”“稳增长18条”措施,建立区领导分片包干19个社区工作机制,组建57个“对口服务企业小组”,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用工、融资等实际问题超1500个,落实融资需求10余亿元,累计减租5800多万元,区产业发展资金安排1.2亿元扶持企业发展,有力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达产增产。

    “政府相关政策为我们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筑起了坚实的堡垒。”深圳百泰控股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黄金珠宝企业的发展特别需要留住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工匠人才,而疫情期间免除租金,能有效降低人才生活成本,为企业渡过难关提供强大助力。目前,该公司共有政府分配的企业人才房190套,获得租金减免约204980元,惠及员工380名。

    稳企业就是保就业,这是盐田兜住民生底线、稳中求进的一个缩影。“特别是为解决重点企业复产过程中的人员紧缺问题,我们设立华为供应链企业安科讯公司企业就业服务专员,通过对口扶贫的广西凌云县、乐业县加强区域劳务协作,协助安科讯公司开展定向跨区域招聘,成功推荐21名当地贫困劳动力入职;此外,主动联系广东周边劳务输出大省的29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企业通过劳务派遣方式招聘员工200人,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盐田区人力资源局副局长杨婷说。

    “政府部门要为企业提供‘不叫不到、叫了必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优质服务,营造‘四到’的一流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陈清说。

    一手稳企业,一手保就业,精准施策保障了全区就业形势的稳定。7月10日,一场帮助辖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的“盐田区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举行,协助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等新成长优秀人才。此外,盐田区人力资源局还与智联招聘合作,举办了近50天的网络招聘会,为辖区88家企业提供线上招聘服务,发布招聘岗位408个,线上访问量达21954人次,吸引6946名在线求职,收到投递简历2241份,近300人与招聘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稳经济

    重大项目成产业发展强力引擎

    今年5月,盐田综合保税区拿出6.69万平方米的三块产业用地进行招商,后续还将陆续释放二期围网内0.46平方公里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空间。“这将进一步拓展保税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延长产业链和增值链,促进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交易等新兴业态在盐田的集聚发展。”深圳海关副关长涂琳说。

    抢机遇、抓项目、稳投资。这正是盐田当下攻坚克难、化危为机的真实写照。今年以来,盐田在严密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重点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辖区瞄准总部企业、高科技企业、金融服务业开展精准招商,全力当好服务企业发展的金牌‘店小二’,不断做大做强盐田经济‘蛋糕’。”盐田区委副书记、代区长邓飞波说。

    截至目前,通用技术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南方总部项目、怡亚通盐田港物流综合商业合资项目以及深圳海上国际LNG加注中心等一批区域总部和优质企业项目在盐田落地,持续助力盐田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

    重点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一个项目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为此,盐田整合资源、加强调度、集中突破、提高效率,跑出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度。

    1—6月,全区98个重大项目完成额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84.8%。从投资主体看,政府投资增长55.9%;社会投资完成47.22亿元,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3.3个百分点。

    在山上,规划建设的半山公园带项目,依托现有风景区、森林公园、绿道和登山环道,新建及改造的半山健步道,精心打造具有盐田特色的“生态翡翠项链”;城市空间方面,太平洋工业区一期、协和电厂等项目主体施工完成,田心工业区、沙保片区、创智核心区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正在为产业发展释放更多空间。

    以项目促发展,向创新要动力。“因港而兴”的盐田,正着力规划建设盐田港东港区,朝国际航运枢纽的目标前进。“东港区的建设将结合5G和无人驾驶等最新技术。相比于传统码头,智慧港区可做到最大限度的自动化。以吊桥为例,以往培养一名熟练的吊桥司机需要多年的时间,一旦建成智慧码头,这些都可以实现无人驾驶,大大提高效率,也节省了人工成本。”盐田东港区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喆说。未来,盐田港还有望成为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区。

    一系列5G、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基建项目陆续在盐田落地生根。业内专家表示,在夺取战疫情、稳经济“双胜利”的硬仗之下,盐田将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高精尖产业作为重要发力方向,将在疫情严考中逐步凸显城市产业经济抗压性的优势。

    育新机

    生命健康、“旅游+”创新业态齐开花

    在全球疫情蔓延下,经济突围唯有育新机,方能开新局。7月16日,安哥拉政府与华大基因举行线上签约仪式,委托华大基因在安哥拉全国范围内建设5座“火眼”新冠病毒检测实验室,日检测能力为6000份样本。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华大基因累计在海外运营的“火眼”实验室分布在全球17个国家(地区),已运营“火眼”实验室最大日检测通量超过20万人份,以持续确保全球抗击疫情的检测需求。“参与全球抗击疫情,不仅提升了华大基因的美誉度,也让中国的生命科学产品更好地切入了国外市场。”华大基因CEO尹烨说。

    “可以看到,以华大基因、安多福、海滨制药为首的生物医药企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为盐田的生命健康产业赋能。”盐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刘煜说。

    旅游业也是盐田区的重点产业之一,亦是疫情期间受影响较大的产业。今年五一以来,盐田推出一系列“线上+线下”促销活动,联合大梅沙奥特莱斯购物村、壹海城等重点商圈策划直播“带货”、发放补贴券等活动,利用各类宣传渠道持续扩大盐田“曝光率”,促进市民游客消费热情“一浪胜过一浪”。

    数据显示,“端午”假期,主要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12.3万人;19家纳统酒店宾馆日均入住率达81.8%,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奥特莱斯、壹海城One mall销售总额984万元,同比增长6.6%。

    “能在疫情发生后,如此快速恢复消费活力,主要是多方联动、共同注力、提振信心。”有市场人士认为,随着疫情的基本控制,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冻结的消费需求将逐步被释放出来,而疫情防控过程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也在培育发展中壮大起来。

    “东部华侨城便是一个典型范例。启动整体提升改造后,东部华侨城将在开放式山海景区的背景下,推动康体养生、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逐步打造成为大湾区山地度假旅游首选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大型康养社区。”盐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彭洁说。

    过去一年,盐田区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01.64亿元,增长10.6%。旅游业支撑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结构优化。当前,盐田区以“全域+全季”旅游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鼓励企业创新旅游消费业态,大力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在优化旅游产品供给、重大旅游项目落地、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新路,打造滨海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一线走访

    消毒企业化危为机

    金融活水助力转型

    今年1月,还在为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和产品外包装紧急奔走的吴岗没有想到,疫情发生后不到一周,安多福已经成为全国单日生产含酒精消毒剂产量最大的企业。

    据吴岗介绍,疫情发生后,市场对含酒精消毒剂的需求瞬间扩大了1000倍以上,解决含乙醇的制备和生产刻不容缓。而含乙醇和不含乙醇的两种消毒剂的生产线不互通,生产材料与自动化生产线不配套,想要完成大批量生产缓解市场需求,意味着安多福要创新思路,在短时间内完成生产线切换。

    “疫情暴发当时,整个消毒产品上下游的产业链出现了断链。在原材料疯涨和员工工资的影响下,安多福的现金流出现了问题。”周海林说。

    “经与安多福沟通接洽,了解到公司的需求,建设银行盐田支行响应政府号召,运用创新型产品孵化云贷,迅速为安多福提供了500万元纯信用贷款,满足企业生产备货过程中的流动资金需求,助力企业防疫抗疫。”建设银行盐田支行副行长彭于芯说。

    “正是银行的金融贷款,缓解了安多福的燃眉之急,为后续安多福产品投放到市场,保障广东省、深圳市的消毒产品需求奠定了基础。”周海林说。

    如今,安多福生产的各款式消毒剂的单日总产能较疫情发生之初增加了30倍以上,1—3月份销售额较同期去年增长461%。吴岗认为,经历此次疫情后,全民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将大大提升,消毒产品使用范围也将从医疗机构广泛扩展到普通人群,未来行业市场前景可观。

    “在本次疫情中,我们也看到了民用市场的巨大潜力。”吴岗表示,稳健医疗是安多福很好的榜样。“目前公司掌握的高聚络合技术和分子空间陷阱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我们也将以核心技术去开拓针对民用市场的系列产品,在民用与医用市场里齐开花。”

    ▶记者观察

    迎难而上育新机

    稳中求进开新局

    正增长4%!

    翻开盐田经济的半年答卷,一条条详实的数据诠释了盐田正增长原因:

    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发力。上半年,盐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7.5个百分点,完成全年目标的39.9%。一个个事关城区发展的民生事业的大项目,成为盐田经济的“定海神针”。

    种种经济数据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盐田上半年复工复产、“六稳”“六保”的成效。上半年,盐田区通过制定出台支持企业发展“15条措施”和稳增长“18条措施”,召开工商企业座谈会,“一企一策、一事一策”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有力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达产增产。

    面对挑战,盐田保持高质量发展定力,瞄准了辖区支柱产业做强做大。

    港口物流作为四大传统性支柱产业,盐田区多措并举积极应对疫情对港口物流行业带来的冲击。6月3日,深圳海上国际LNG(液化天然气)加注中心建设项目签约仪式在盐田举行,国内首个海上国际LNG加注中心正式落户深圳,盐田港将成为世界LNG加注中心建设先行者之一。同时,积极协调海关海事等口岸部门,从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发展高端航运产业、巩固国际航运枢纽港地位、发展文体旅游产业、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水上安全治理新格局、建设航运人才高地等方面,助力盐田在未来15年建成国际航运发展的标杆性样板。

    除了港口物流产业,盐田区也在努力搭上新基建的发展快车。

    3月23日,盐田区政府与腾讯公司、平安集团、华为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服务项目总承包合同。

    这标志着,未来3年,由华为、平安、腾讯三大巨头组成的深企科技联合体,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增强盐田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全面深化在产业、科技、金融等多领域互惠合作,优化提升盐田产业结构并对现有产业发展进行赋能。盐田正在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智慧之路”。

    莫道春风归来晚,浮云过后艳阳天。

    疫情当前,面对经济发展恢复的考验,盐田将坚定信心,发挥产业优势,在全球产业链上稳住阵脚,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迎难而上、稳健前行。

    ■对话

    盐田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小宁:

    以“产业兴盐”战略为主线盐田将打造“六个区”

    南方日报:面对今年疫情给经济带来的较大压力,盐田如何突出重围,聚焦“六稳”“六保”推出硬核举措?

    李小宁: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上下,特别是广大企业家朋友的共同努力下,一手抓精准化常态化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以扎实有力的双统筹奋力夺取战疫情、稳经济双胜利。

    一是凝心聚力战疫情,全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我们第一时间成立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在全市率先落实城中村和无物业管理小区围合管理设卡排查、“三位一体”社区防疫小组上门排查、空置房屋全部张贴提示封条等措施,被深圳市防控指挥部作为经验推广。针对辖区中英街、沙头角口岸、盐田国际码头、盐田渔港这四个外防境外输入的关键卡口,坚持分类施策,坚决落实边境地区防范疫情跨境输入属地防控责任,对所有境外来盐人员做到“全纳管、全检测、全隔离”,慎终如始落实戴口罩、测体温、勤洗手、少聚集、勤消杀等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持续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截至目前,盐田实现社区传播病例“零发生”,成为全省最早列入并一直保持的低风险区域。

    二是千方百计促发展,不断释放产业兴盐、创新驱动的强大动能。我们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大力实施产业兴盐、创新驱动,加快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进一步巩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1—6月,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1亿元,同比增长2.2%;税收分成收入17.07亿元,增长2.0%;辖区生产总值实现4%的正增长,成为疫情影响下,全市唯一一个从一季度开始经济持续保持正增长的地区。

    南方日报: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机遇和起点上,盐田区如何改革开放再出发,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李小宁:盐田区委五届十三次全会提出,未来盐田要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同时,构想出了以“产业兴盐”为主线,发展深港深度合作先行区、特色科技产业创新区、全域全季旅游示范区、民主法治建设先进区、可持续发展先锋区、民生幸福标杆引领区“六个区”的总蓝图。

    今年以来,盐田区通过“横轴”“纵轴”发展向“六个区”目标迈进。“横轴”,即沿着地铁8号线打造滨海创新产业带。在地铁沙头角站,容积率建筑面积约108万平方米的田心工业区,经过城市更新后,将打造成“万象城2.0版”。同时,推动沙头角口岸重建,以中英街为依托,将建设以跨境商贸、旅游为主要功能的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

    在海山站,沙头角保税区将整体退出保税区,联动盐田港西港区打造都市创新核心区,即“深圳湾科技园2.0版”。

    在8号线二期的大梅沙站,将直达重建后的大梅沙海滨公园,小梅沙也将按山、海、城一体进行片区统筹规划,打造成世界级都市型滨海旅游度假区。

    从“纵轴”来看,在盐田港东港区,未来将投资150亿元建设三个20万吨级的智慧无人码头。港区后方,是综合保税区一期、二期,未来将打造成国内最开放的一个综合保税区。同时,港区后方还建设了一个用于制造临港先进装备的创智核心区。这样,港口枢纽区、综合保税区和创智核心区三区构成了一个综合服务区,将共同建设成国际航运枢纽区。

    而正在规划建设的半山公园带项目,打通大小循环,实现3处瀑布景观、4个水库景观节点、6个公园(节点)、13个山海观景平台及23个登山入口的有机串联,再加上已经全线贯通的长达19.5公里的海滨栈道,串联起山海资源,未来将打造成全域全季旅游示范区。

    未来的盐田,一定是深圳环境最优美、产业最具特色的一个城区。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