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否影响人们购房?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做了个调查

南方都市报 2020-05-31 10:25 阅读 3000+

  疫情对惠州购房者有什么影响?近日,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受疫情影响,短期收入问题成为制约购房者入市决策的首要因素,购房者更多会选择推迟入市时机或降低购房预期来规避影响,但购房者对后市预期仍相对乐观。

  惠州调查队认为,如何在不影响现有公积金存量利用的情况下进一步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则显得更有必要,例如调高个人公积金贷款总额、放宽个人公积金余额贷款倍数等措施,能进一步减轻刚需购房者购房负担,对于居民安居乐业和楼市长期健康发展都有裨益。

  

  

  

  

  

  

  短期收入下降 过半受访者推迟购房计划

  为了了解疫情对购房需求的影响,今年3月底,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走访惠城惠阳仲恺等片区部分楼盘,对现场购房者随机开展问卷调研和采访。

  调研结果显示,购房者因短期收入下降或断档问题,导致短期购房能力的不确定性,对购房者的购买计划影响最大,占比达57.9%。

  具体来看,影响购买计划的因素还包括对短期房价波动的担心、对居住环境改善的期待以及对短期调控政策的不确定性等,分别占比42.1%、39.5%和31.6%;相对来说,疫情期间安家落户的需求和对短期金融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并不显著,在受访对象中占比均不足两成。

  调查还显示,55.3%购房者表示其购房计划因疫情原因发生变化。其中购房计划有变的购房者最多的表现为推迟入市,占比61.9%;23.8%的则认为购房时机不受影响,但通过访谈和数据对比发现,这部分购房者会在购房总价预算和房型面积大小方面有所下调,通过降低购房预期完成购房计划;另有4.8%购房者暂停入市计划。。

  并且,受疫情影响,购房群体对房屋的需求点也有所变化,开始更关注容积率、层高、空气流通性等,环境优美、建筑品质高的项目会被客户青睐,绿色健康住宅也很可能成为趋势。

  目前惠州房地产交易市场以刚需为主

  根据调查,目前惠州的购房主力人群为年龄40岁以下中青年群体,合计占比超过八成,其中30-40岁人群占比更高,达到50.0%;而购房性质基本以首套和二套为主(含卖一买一类型),达94.7%,其中42.1%购房者为首次置业。

  通过对受访购房者的年龄结构和购房性质交叉对比,惠州调查队研究发现,大部分首次置业者年龄在30岁以下,而30-40岁人群更多是卖一买一或购买第二套的改善型购房者。

  “这显示,目前惠州房地产市场的购买人群更多会按需购房,投机性行为相对较少,市场环境相对健康。”惠州调查队相关负责人说道。

  超八成购房者对后期预期相对乐观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八成购房者认为半年内惠州市房价将保持稳定或上升,其中认为房价将保持稳定的占比47.4%;认为房价将上升的占比34.2%,其中绝大部分认为将平稳上升,有13.2%的购房者则认为将平稳下降。

  而对未来一年的房价预期,则接近九成购房者认为将保持稳定或上升,乐观的购房者有所增加,其中认为上升的占比达到50.0%。

  一季度市区(惠城、仲恺、惠阳三区)网签成交数据显示,1-3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数分别为3859、813和3001套,1月同比上涨11.2%,2、3月受疫情影响同比分别下滑59.5%和43.3%,可见2020年楼市开了个好头,随后被疫情生生掐断,但目前下滑趋势减缓,部分购房需求正在回流。

  值得注意的是,购房计划有变的购房者中有9.5%的人逆势加快了购房进度。惠州调查队对此分析发现,这部分购房者均属于对后市房价判断为平稳上升或快速上升的乐观人群,其购房选择也符合市场规律。

  建议:有必要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

  在对调控政策感受的调查中,73.7%受访购房者认为调控政策适中,18.4%认为政策偏紧,7.9%认为宽松,“政策方面感受相对友好。”上述负责人称,但部分购房者在访谈中反映,目前惠州的公积金贷款额度偏低,和惠州房价不匹配。

  而调查数据也显示了这一问题,在购房者的付款方式中,有52.6%购房者选择组合贷款,但无一选择纯公积金贷款。另有42.1%的购房者选择纯商业贷款,而目前五年期LPR利率4.75%,惠州各大商业银行首套房贷普遍上浮20%。近期惠州调查队走访了解到广发银行等个别银行首套房贷利率虽然有所松动,但是上浮依然需15%,惠州房贷利率相比其他珠三角地市仍偏高10%左右,购房者压力较大。

  上述负责人称,如何在不影响现有公积金存量利用的情况下进一步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则显得更有必要,例如调高个人公积金贷款总额、放宽个人公积金余额贷款倍数等措施,能进一步减轻刚需购房者购房负担,对于居民安居乐业和楼市长期健康发展都有裨益。

  采写:南都记者蔡雯

  数据、制图来源: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