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报告确系抄袭,代表委员建言应保证环评权威性

南方都市报 2020-04-02 10:34 阅读 2000+

  与伶仃洋直接相连的深圳湾,因半封闭感潮海湾的地理条件,罕有惊涛拍岸。而在近日,一份由“张冠李戴”而深陷“抄袭”的“问题环评报告”,则让这颗深圳城市腹地的生态明珠,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当“问题环评报告”从评估单位手中递出,顺利通过层层审批,接连闯入第三次公示,“深圳”变“湛江”的低级错误与10万候鸟未知的命运,都成了公众质疑的焦点所在。

  

  深圳湾。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随着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航道事务中心等单位接连发布通告,该“问题环评报告”所涉及的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暂时停滞。4月1日,该环评报告评估单位——中科院南海所发布调查处理说明,承认抄袭并退费、处理报告责任人(中科院南海所确认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报告抄袭,退费并处理责任人);省生态环境厅表示已成立省市联合调查组,对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评报告问题进行调查。

  

  2020年3月25日。深圳湾人才公园对出海面,疏浚工程拟在此片海域进行。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观点

  委员、代表:环评应保持独立性和权威性

  根据201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单位应当对海洋环境进行科学调查,编制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并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报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开工之前先进行环评,因此有了法律依据。

  而环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的公共参与环节,则给了普通市民参与该项目的机会。也正是这次公众参与,让人们惊觉深圳项目的环评报告中,竟然频繁出现“湛江”内容。

  除了如此“张冠李戴”的低级错误,人们更为质疑的是,报告中,每年与深圳相约的10万候鸟、或将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的福田红树林、构建深圳湾生态系统食物链底端的底栖生物等区域生态重要参与对象将在工程项目中受到怎样的影响,均未得到充分论证。是谁作为甲方与环评单位——中科院南海所就此次环评进行沟通?其过程中提出了怎样的要求?除建设单位以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海洋国土空间主管部门、旅游业主管部门等哪些部门还参与了项目?在环评过程中,是否有部门提出进一步的完善要求?下一步,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将何去何从?截至记者发稿,上述问题仍未有定论。

  

  

  2013年11月24日。深圳福田区域的红树林保护区,候鸟在滩涂上觅食。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深圳市政协常委王富海:

  

公众参与环节应前置 环评享有一票否决权

  “环评到底要放到什么环节才可以?如果认为环评很重要,那在前期的决策就应该把它纳入到很重要的范围。并将公众参与前置,而不是现在投票”,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政协常委、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王富海表示,在现有建设程序中,环评所处的位置决定了环评成为了一个必须要完成的报告,并未起到对环境真正负责的作用。这次之所以出现“湛江”“深圳”混为一谈的低级错误其原因正是因为报告根本就没有价值,“环评到底能不能起作用?有没有一票否决权?我觉得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在深圳未来发展中,对于深圳湾,人们将采取怎样的方式。王富海认为,人类和自然的共生关系是一个互动的概念,既不应以原教旨主义的观点完全不改变自然,也不应该依靠自然的适应能力无限开发,“我们和环境、自然和谐共生,比凌驾在自然之上对深圳更有意义”。

  深圳市政协委员李毅:

  

环评单位不应由项目方聘请 环评费用不能从工程项目里出

  “环评单位是中科院南海所,名头很大又刚刚得了奖,可以说是代表了国家最高水平,这样的单位怎么可能在环评上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对于环评报告中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长期关注环保问题的深圳市政协委员李毅大呼不能理解,“错误的原因是水平低,还是原因在甲方?”

  对于此前多位专家学者诟病的环评独立性问题,李毅建议,环评方不应由项目建设方聘请,“公共项目涉及公共环境,应该由市政府负责环境保护的主管部门出资,聘请第三方单位进行环评。同时,人大、政协也应更多参与监督。涉及环境保护,环境评估费用不能从工程项目之内出,才能保证公平公正,对环境负责”。“我认为深圳湾不能再有任何开发,要把眼光放远一点,留给子孙后代”,李毅直言。

  深圳市政协委员张学虎:

  

环评的权威性是要脱离委托方 监管部门各环节都有把关责任

  对于这份“问题环评报告”,深圳市政协委员张学虎则更看重追责体系的严肃要求。他强调,委托环评的权威性就是要脱离开委托方。

  “市场经济中谁是裁判员?企业是主体,人大制定法律规则,政府是裁判员,而环评单位这样的中介机构应当是市场把关人的角色,环评单位就是环境的把关人”,张学虎建议国家授权给环评单位,使其脱离委托方利益,“环评不是对项目负责,而是对公众负责”。同时,张学虎也提出,应当对评估公司的责任也要严肃要求,无限追责。

  “严严肃肃走过场,这次走砸了”,对于事件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审批监管,张学虎直言,相关部门责任体系存在盲点。“这么多纰漏竟然都过了,证明看似严肃的程序是不严肃的”,他表示,有关单位要建立严肃的责任体系,“各环节都有把关责任”。

  深圳市人大代表吴滨:

  

纳税人的钱要花对地方 建议纪监部门介入调查

  深圳市人大代表吴滨用“贻笑大方”形容这份“问题环评报告”,并直接表明,自己作为人大代表,对这个项目持否决态度,“每一分投资都是花着纳税人的钱,人大代表必须看好这个钱袋子,这个项目到目前为止都是不成熟的,因此我反对”。

  对这份“问题报告”应如何追责?吴滨建议纪监部门发挥作用,介入事件进行全面调查,“有没有按照程序走?究竟是哪里缺位了?能不能补上?”吴滨提到,必须解决这些疑问,才能让人民群众真正满意。

  统筹:南都记者 孙雅茜 采写:南都记者 孙雅茜 吴灵珊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