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试点城中村有机更新模式 首批试点7个项目

南方都市报 2020-03-03 20:09 阅读 2000+

深圳中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的改造提升不容忽视。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了《关于推进城中村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风貌塑造综合整治试点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以“寻历史、兴文化、展形象、树典范”为核心,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梧桐AI生态小镇、南头古城、大鹏所城、清平古墟、观澜古墟、甘坑客家小镇、南澳墟镇七个项目来探索不同类型的城中村有机更新模式。

甘坑客家小镇位于龙岗区吉华街道甘坑村,起源于明清时期,已有350多年历史,被誉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四山环抱、活水长流、良田多顷,仍保持着客家排屋的原貌。选择该片区作为试点重点在于先行探索传承和弘扬客家民俗文化,打造生态田园,树立民俗文化传承和文化旅游有机融合的典范。

深圳城中村

>>首批7个试点项目探索城中村有机更新模式

据悉,《方案》旨在落实有机更新理念,推动深圳城市更新在注重城市功能完善、产业结构优化、人居环境提升的同时更加注重历史文化保护、特色风貌塑造。更新方式由拆除重建为主向拆除重建、综合整治和功能改变多措并举转变。更新原则由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走向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相融合。以综合整治为主,融合多种实施手段,加快推进7个试点项目实施,以树立城中村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风貌塑造典范。

根据《方案》,以“寻历史、兴文化、展形象、树典范”为核心,深圳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梧桐AI生态小镇、南头古城、大鹏所城、清平古墟、观澜古墟、甘坑客家小镇、南澳墟镇七个项目来探索不同类型的城中村有机更新模式。

>>各项目特色明显 侧重不同

根据《方案》,首批7个试点项目侧重点各有不同。

▪ 梧桐AI生态小镇将聚焦孵化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产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综合治理改革创新示范区。

▪ 南头古城将以“粤东首府、港澳源头”为定位,打造成为代表深圳1700多年历史之根的城市发展共生体,实现“湾区文化地标”的目标。

▪ 观澜古墟将打造成为传统文化旅游示范区,港澳同胞客家文化寻根之地。

▪ 清平古墟将展现清代中晚期松岗、石岩、公明等地商品交易和集散地的特色,打造大湾区为背景的深圳文化创意新名片。

▪ 甘坑客家小镇将活化传统客家民居和风情建筑,保留客家排屋肌理,打造集文化旅游、田园休闲、生态度假、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客家文化旅游目的地。

▪ 大鹏所城将突出“沿海所城,大鹏为最”、鸦片战争肇始地等历史价值,进一步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鹏城村,营造大鹏半岛全域旅游和社区融合典范。

▪ 南澳墟镇将打造传统与现代交汇、文化与生态共进、山城河海交融的国际化滨海特色小镇。

>>多项措施保障试点项目实施

《方案》出台了诸多具体措施以保障试点项目实施。在资金方面,一是市区财政加大对试点项目的支持力度。二是充分利用城中村(旧村)改造扶持资金、文物保护补助经费等多种资金来源作为补充。三是鼓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参与资金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四是鼓励区政府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成立社会公益基金积极参与城中村综合整治,促进城中村转型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五是鼓励建立试点项目实施资金监管机制,避免重复投资,确保资金有效使用。

在项目实施完成后的运营管理方面,一是积极引导参与试点项目实施的市场主体或引入专业市场运营机构,作为后续项目整体运营管理的主体。二是鼓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设立机构处理试点项目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协调解决项目实施及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三是鼓励区政府组织专家、市民代表等成立监督咨询机构,对试点项目规划、实施及运营过程中的决策提供技术咨询和监督。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