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0后正式进入购房市场

搜狐焦点深圳资讯 2020-01-03 17:39 阅读 1000+

从2016年开始,每年年末,丁祖昱都会给地产行业内外做一次楼市分享会,今年是在上海静安体育中心举行。

跟往常一样,丁祖昱还是跟大家分享了很多关于地产的相关数据,很多人通过各种方式也看过相关数据了,我也不想来简单的传递一下他的观点或是预测的对不对,在这么多数据中我看到了跟往年有个很大的不一样。因为从今天起,第一批00后就年满20岁了,从法律上看,可以开始买卖房子了,而与此同时,60后的人口占比逐渐增多,中国人口的两极分化开始加剧。所以,其实我觉得这个点与这次的主题还是挺契合的,叫2020拥抱未来,我想要结合此次丁祖昱的分享,从人口特征的角度,再跟大家深入聊聊楼市可能出现的不一样的未来。

01

房子是用来给人住的,所以,人口问题是首先需要重点关注的。根据测算,下一个10年会比上一个10年少4000万人口相当于少了一个上海和一个北京的总人口。

当然,人口减少4000万令人担忧,更让人担忧的是,购房的主力军青壮年人口10年后会减少6100万。

我们经常说,有人才有未来,有人整个楼市才能变得很稳定,因此,谁能抢到人,谁能抢到更多的人才,谁就能在未来更胜一筹。在整个2019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二线城市正通过放松落户的方式正在不断抢人,二线城市自然是抢不过一线的,只能往三线城市抢,于是,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人口开始下滑。所以,为什么我们说长周期看三四线房产缺乏相关价值,因为三四线人口正在受到三个方面的挤压,自然生育的下滑,人口的正常迁移和一二线城市的虹吸。

02

人口减少是一方面,还有另一面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住房需求上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比如有高达62%的老年人不与子女同住,而这样的比例还在逐渐增多,换句话说,老人的家庭人均面积正在持续增大。

也正是如此,所以对于有自有住房的老年人而言,高达82%的比例不打算买房了,自住的面积已经绝对够了,对于没有房产的老年人而言,打算买房的只有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不同的年龄段的购房需求也正在发生着比较大的变化,对于70和80后而言,二孩已然成为了该年龄段所最为看重的新增需求。这也很好理解,一张学票可以做两次用,家庭人口增加了,人均面积被摊薄了,需要更多的儿童娱乐场所还有就是也要上辅导班了,这些其实都是二孩家庭新迸发出的实际需求。

现如今的90后,自然已经是购房的主力军了,但是,我们更需要知道的,其中的95后的需求正在分化。一方面是部分95后因为刚参加工作没多久,近三成的95后月收入不足5000元,还有很多人会选择租房,另一方面,少部分的95后“房二代们”直接跳过刚需一步到了改善。

这其实与我们的实际调研结果是相符的。在大量三四线城市,很多家庭为了给孩子买房,直接上来就是130平到140平,大面积好品质的楼盘在三四线越来越发光发热受到欢迎。还有一点可能很多人都还没有开始意识到,00后也开始粉墨登场了,而且,00后总量已达1.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第一批00后,从今天起,也满了18岁,可以开始买房了。

为什么说一定要注意00后买房这个信号,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这批00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批量产生巨量的购买力。在三年之内想要买房的比例差不多有三成。

03

当然,我们知道了购房年龄上会发生变化,但我们更想知道的是,这对于产品端而言,又会带来哪些实质性的改变。因为我们的项目,我们的开发商,真的很久很久没有实质性的创新了。对此,丁祖昱给出的评论是“产品同质化严重”。

当然,为什么开发商会表现的这么小心翼翼,并不是他们不想创新而更多的是不敢创新,这相当于赌博,赌对了还好,万一赌输了,面对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投入,谁都承担不起。但是,下阶段的情况是逼得开发商不得不创新了,因为整个视市场端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既然二孩家庭对于换房是有实际需求的,那么,到现在为止,你有看过真正为二孩家庭设计的房子吗?没有,一套都没有,真的,我管这个叫“地产创新失去的十年”。丁祖昱还举了一个例子,大家也可以看下某项目的户型图,160平的房子,营销人员还特意强调北面的双子房,是可以互相贯通的,专为二孩设计。

在实际生活中,大家可以去想一下,这样的设计其实是违背真实的使用场景的,因为很少有家庭会同时把两个孩子的房间都放到北面。所以,其实这样的户型设计只是打了一个“二孩房”的概念而已,并不是真正的从内生逻辑上就为二孩家庭进行的设计。还有一点是现在选择不婚或是结婚后选择不育的真的是越来越多了,在丁祖昱的分享数据中,我无意中发现一点。就是在往年,在进口食品中排名第一的是进口奶粉,而今年,则是猫粮,而且宠物类产品的销量的同比增幅超过了大部分的行业。

95后,00后们对猫/狗的宠爱,正在逐年递增,从而替代了部分对生孩子的需求,换句话说,以前的三口之家可能就变成了单口之家或是双口之家。这样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大家对于面积的需求没有那么大了,40平米的住房可能会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欢迎。不仅如此,房子甚至都不需要开辟单独的厨房出来,因为真的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每天在家做饭了。

不仅如此,由于不需要设定固有的厨卫空间,带来的好处就是整体的户型总面积将变得更加可控,这也就意味着总价段是可控的,越来越多的年轻刚需将更早的入市。关于户型上的创新,我忽然想到在今年年初跟大家分享的万科的一个户型案例。

这是2015年上海万科翡翠公园做的85平米的两房户型。大家仔细看户型的冰箱位置,没有放在厨房里,而是选择放在客厅和厨房中间过渡的地方。而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是万科发现对于年轻人,冰箱不会放菜但是会放可乐薯片,坐在客厅看电影或是去卧室的时候方便随时可拿。年轻人的需求在变,开发商也必须跟着变。还有一点就是年轻人对于日照的需求可能就没那么敏感了。一方面的原因是现在的年轻人在周末的时候普遍起的比较晚,这个时候是需要拉着窗帘的,而在工作日的时候,又基本都是早出晚归或是996的状态,对于光照的需求度,就没那么高了。还有一点就是未来高科技住宅将越来越成为发展的趋势恒温恒湿恒氧基洗衣烘干的技术将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日照的需求持续降低。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再去理解为什么以金茂朗诗为首的做科技住宅的企业这两年正在大踏步前进,很核心的一点其实就是正好契合了最新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房企说不定最后就真的会变成很厉害的科技企业。我忽然想到,前段时间看了一部科幻片叫《微光城市》,整座城市的人因为某种原因都生活在地下,人们在这里工作在这里生活,没有阳光,却依旧成长。好吧,如果未来房价太贵,说不定我们也真的能往地底下拓展。

还有一种变化就是,随着共享经济的到来,对于车位的需求可能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未来的车位配比或许就会变的没那么重要了。

04

当我们真正去关注不同的人群折射出的不同需求时,你会发现,大家的诉求其实真的是不太一样的,或许,在未来,每个楼盘都会有这自己的不同属性和不太特征,从而真正实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还是那句话,房产的细分和精细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房子说不定以后就真的会变成“定制化的商品”,房企如果做的产品不贴合年轻人需求,或许真的会被淘汰出局。那怎么选到好的小区呢,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选择TOP50强的品牌房企,质量好是一方面,还有就是。即便是创新,相对来说他们也会走的更前些。

以上文章来源于真叫卢俊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