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城市规划教科书里,前海是领跑者

南方楼事 2019-12-18 10:25 阅读 1000+

12月,是属于前海的月份。

2012年12月7日,十八大闭幕后不到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基层考察的第一站就是前海。从此之后,这一天变成了前海最重要的纪念日,这个月也成了充满盘点、总结、规划和憧憬的前海“考试月”。

今年的12月,与往年相比既相似又不同。

 

2019年前海成果发布会(图源新浪深圳

12月7日,前海照例举行大型发布会,新一波涵盖金融、法治、科技等各领域的创新政策新鲜出炉。这是前海的例牌菜,无数细小的创新叠加,未来将结出“人民币国际化”等硕果。

不同的是,今年前海的关键词中,“完成时”与“将来时”、“进行时”的比例,出现了微妙的调整:两条地铁线通车(5号线二期、9号线西延线)、前海法治大厦完工、大批道路通车,一体化开发的妈湾十九单元03街坊作为前海规划的样板区,即将完整投入使用,向世界展示前海在城市规划领域的魄力。

总书记在前海石前眺望的那片荒滩,这座应许给深圳、中国以及世界的新城,7年后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01
还记得荒滩里的前海吗?

前海石(图源网络)

站在那块著名的“前海石”前时,习近平总书记把前海的目标概述为“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

那时,十八大闭幕后不到一个月,前海是他在会后走访基层时选择的第一站。

那一年里,前海仿佛是南中国最大的一所实验室。每条关于前海的新闻,都在谈论人民币国际化、与香港的竞争与合作,甚至与世界接轨的法治建设,都涉及到最顶层的制度创新。

2013年7月,为了报道前海的第一次土地出让,笔者终于亲眼看到彼时前海的样子。

为了拍几张待出让地块的照片,笔者第一次从1号线鲤鱼门站下车,穿过空荡荡的站厅,与两位拎着安全帽的建筑工人一同钻出泥巴小路旁的地铁出口,沿着泥头车的车辙印,遛进还在施工的前海龙海家园小区里,手脚并用爬上20层楼,从脚手架和绿网间找到了一个没有遮挡的角度,终于找到了俯瞰这片新区的最佳视角。

 

照片里就是2013年7月的前海,只是一片沿岸荒滩而已,土地上甚至找不到一丝路网的痕迹。笔者视野里最显眼的人造物,是远处前海湾中分隔海天的沿江高速。

因为找不到参照物,笔者在轮番对比了卫星图、地块图和照片后,才艰难地辨认出待出让土地的大概位置。

很快,荒滩里前两批出让的6块土地遭到疯抢,总共卖出了280亿元,拿地的都是卓越、华润、世茂等知名企业。

这就是荒滩时代的前海,在市场中的价值。


02
人民币,从前海走向世界

那时的前海,不止是物理意义上的“荒滩”,制度层面的建设、金融体系的创新也才刚刚起步,基本还是待开垦的处女地。

前海的创新矛头直指金融和法治,意味着一个复兴中的大国,试图在自己的道路,与世界的惯例之间,求得一个公约数。

但是,人民币国际化,是件何其艰难的事情。如果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合作是一座高楼,它就是楼顶的塔尖。中国必须打好地基,再建起一整座建筑,才有资格安放这座塔尖。

前海要做的事情,就是凭空摸索出搭建这座高楼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不能只适用于前海这个众星捧月的“个例”,还必须可复制、可推广。

于是,在过去的7年中,我们看到前海创造了众多第一,以及更多制度层面事无巨细的制度探索和创新,平均每三天就有一项制度创新成果诞生于此。

前海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将外商投资的登记备案时间从20天缩短至1天。

今年9月,前海试点企业登记“秒批”,又将企业设立审批时限由一天大幅压缩至几十秒内。

20天、1天或者几十秒,时间代表的只是一个指标,背后是行政机构的服务意识和对效率的尊重。

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前海在全国率先实现跨境双向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本外币资金池、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跨境不良资产转让、跨境金融基础设施等“六个跨境,让中国企业能够更加顺畅地从前海“走出去”。

由腾讯财付通打造、今天在香港人眼中越来越习以为常的WeChat Pay HK,就是从前海走向香港,实现行业首例境外移动支付在境内使用;中国银行前海蛇口分行为中石化等大型企业设计的跨境本外币资金池方案,能够提高境内外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集团财务成本;中行还推出主要面向香港人的见证开立内地个人账户业务;工商银行前海分行也在探索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资管业务新模式......

这一系列金融创新实践,都是可复制、可推广的。从现在起,就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上了“前海”的烙印。


03

前海法治大厦启用,港人当调解员

今年11月6日,作为前海合作区内第一栋永久性公共建筑,前海法治大厦投入使用。

作为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的审判业务所在地,这座大楼有一个冠以“法治”的独立名号。因为法治创新也是前海的灵魂。

 

前海法治大厦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从2011年至今,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第一国际商事法庭、境外法律查明“一中心两基地”、深圳金融法庭等一大批机构落户前海,全国11家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中有7家落户前海。

据报道,前海法院还与粤港澳商事调解联盟、香港和解中心等域内外47家专业组织联合共建前海“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诉调对接中心,聘请77名外籍和港澳台籍调解员,探索大湾区通用调解规则,逐步实现调解员共享,联动香港打造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截至2019年10月,多元化纠纷解决中心共成功调解案件3423件,调解成功率达40.7%,主要涉及合同、股权转让、公司解散、民间借贷纠纷等。

有香港媒体还注意到,2018年前海共有1775宗涉外及涉港澳台的案件,当中69%涉及港人,法院聘任32名港籍陪审员,在去年参与141宗案件。其中,当事人选择适用香港法律的案件有22宗,判决了14宗。

在金融与法治创新的驱动下,汇丰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在此创立,成为国内第一家港资控股证券公司;作为第一家粤港澳合伙型律师事务所,华商林李黎(前海)联营律师事务所成功落户;腾讯发起成立的微众银行,则是第一家民营和互联网银行第一笔跨境人民币贷款、第一个跨境双向股权投资也都在前海实现。

对于投资前海的企业而言,这些“第一”既体现了前海的创新魄力与信心,也足以证明前海国际化、法治化、便捷化的优秀营商环境:钱出得去也进得来,投融资渠道畅通,与香港及国际法治体系兼容。

截至今年10月底,前海已吸引世界500强投资企业348家,内地上市公司投资企业949家。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881家,注册资本12874.89亿元,注册企业增加值从2013年的49.9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549.5亿元。上半年,港资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9.7%,前9月纳税总额增长5.3%,实际利用港资29.08亿美元。

今年12月7日的“新机遇·新成果·新未来——2019前海成果发布会”上,前海进一步提出对标香港、新加坡,围绕投资贸易自由便利、服务贸易自由化、金融对外开放、国际人才集聚、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20项集成式改革措施,继续代表中国对外开放的最高水平。

2019年前海成果发布会(图源新浪深圳)

发布会上还公布,深圳拟继续出台12项惠及港澳居民的政策措施,包括便利港澳居民在前海购房、推动异地见证开户、支持非中国籍港澳永久性居民来前海工作生活等,同时出台多项措施,如放宽港澳律师事务所服务年限、扩大建筑专业人士资格互认、设立港澳保险业大湾区服务中心等,将前海的制度创新,向法律界、建筑界、保险界,科技界延伸,吸引香港专业人士进驻前海。

由此可见,借助香港的国际化优势,加强与香港专业人士、机构的全方位合作,仍将是前海创新发展重要助力条件。


04

城市规划教科书里,应该有前海

如今的前海(图源网络)

与2012年相比,前海已经是一个制度创新的丰收田园。

但更让笔者兴奋的,是前海以单元、街坊为单位统一规划、分批开发的建设逻辑,也在这片曾经的荒滩上落地生根。

2015年,拿地两年后,世茂集团的前海项目,已经以“世茂前海中心”的名字,开放了营销中心。

营销中心的大厅里,自然有项目自身的模型,展示了那栋拥有旋转楼体的300米超高层塔楼,还有世茂前海中心所属前海妈湾片区十九单元03街坊的完整模型。

 

世茂前海中心旋转楼体,是十九单元03街坊最显著的地标(楼体顶部效果仅供参考,最终以实际交付为准)

前海核心区的规划体系分四个层级,首先是桂湾、前海、妈湾三大片区,每个片区中又划分为数个单元,各个单元中又细分出若干街坊,街坊里再划出每个项目所在的具体地块。

其中,十九单元03街坊所在的妈湾片区,被定位为前海蛇口自贸城的主功能区。妈湾拥有约3平方公里的保税港区,有利于在贸易、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方面与香港形成联动,将围绕“一区三方向六平台”制定战略定位和产业发展思路。

具体而言,“一区”即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先导区,“三方向”为跨国产业链创新、全球价值链升级、国际供应链管理,“六平台”即国际创新投资平台、深港金融科技合作发展平台、中国企业海外平台、国际企业亚太营运平台、文化创意平台、供应链管理平台。

同时,妈湾也是前海在2013年首批进行土地出让的两大片区,更为前海贡献了世茂前海中心所在的十九单元03街坊,作为前海建设初期就确定的两个重点单元街坊之一。

该街坊首次尝试“小地块、多单位、整体开发”的“一体化街坊”开发模式,计划实现“街坊形象一体化”、“公共空间一体化”、“交通组织一体化”、“地下空间一体化”,因此成为前海建设初期最能体现其规划理念的区域。

 十九单元03街坊地下一层平面图,可见地块间的车辆通道

所谓“一体化街坊”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对公共空间的整合规划和开发利用。

按照规划,街坊中7个项目的地下停车场、共1977个车位,产权分别属于7家业主,但相互之间互联互通、一体化运营。这一高效的公共资源利用模式,在国内尚无成熟案例可供借鉴。

而在地表之上,分属7个项目的共6万平米的商业空间,也以街坊内最大也最高的世茂前海中心为圆心,向其余6个项目辐射,通过空中公共连廊与统一规划的地下空间,创造地面道路分离的全天候步行系统。

 由前海世茂中心,呈放射状向周边辐射的步行系统

受益于“一体化街坊”,十九单元03街坊得以拥有前海首套完善的全天候步行系统,也是深圳第一套实用的、真正覆盖区域内所有项目的立体步行系统。

这套系统让使用者能够避免当前福田等中心区的不少尴尬问题:写字楼与商场各自为政,公共空间水准参差、旱涝分明;车流与人流频频交汇、互相干扰;天气恶劣时,白领们不得不从装饰华丽、挑高喜人的写字楼大堂里走出,被骄阳暴晒,被大雨浇灌。

十九单元03街坊全天候步行系统实景图

在周边城市里,也只有香港中环围绕港铁站建设的巨大地下城和空中连廊体系,可以与之媲美。

十九单元03街坊的规划和开发模式,还将在妈湾片区的其他单元、乃至整个前海进行复制,让未来前海的数十万使用者和居民,都享受到超前规划的便捷福利。

十九单元03街坊

2015年时,十九单元03街坊的惊艳规划,多半还停留在纸面上。但到了2019年的12月,巨大的变化已经发生。

目前,十九单元03街坊的7个项目中,已有前海自贸大厦等4个开始运营,世茂前海中心也将在12月中投入使用。预计到年底,整个街坊除可提供总共33.4万平方米办公空间以及4.5万平方米商业空间。

(地铁5号线二期铁路公园站。深圳商报记者 廖万育 摄)

9月28日,地铁5号线南延段通车,在十九单元03街坊内设有铁路公园站,地铁出入口直接接入街坊内的公共空间,与世茂前海中心实现地下互通。

怡海大道、自贸大街、通港街也已经在12月6日正式通车,在十九单元03街坊内形成“田”字路网。

刚刚通车的怡海大道,穿过十九单元03街坊

从2013年土地出让时,画在图纸上的、规划完善精妙的梦想工程,到现实里完美实现的城市样板,前海妈湾片区十九单元03街坊,总共用时6年整。

对中国这个“基建狂魔”来说,这个过程貌似不算快。但前海想要的,并不只是速度。

按照最初定下的开发方针,前海必须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路网后开发、先环境后发展的“四先四后”规划建设理念和开发时序,建设“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湾区城市新中心。

世茂前海中心与所在街坊间,通过一体化规划、建设而迸发出的有机互动,为前海未来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十九单元03街坊,妈湾片区始终是前海开发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就在11月的最后一个周内,同样位于妈湾片区的两大豪宅相继开盘。其中,颐湾府367套豪宅去化率近九成,而招商领玺则吸引了1306批客户,在4小时内将456套房源销售一空。 

 售罄的招商领玺

紧邻两大热销豪宅,以“重新定义教育”为目标的荟同学校,也已在前海开学。

这所学校由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前校长等教育界泰斗级人物联合创办,吸收全球最优秀课程,将在全球多个主要城市建立校区,让学生在其中自由穿梭。

同时,有450年历史的英国哈罗公学,也将在前海办学,其主体建筑已于近期封顶,计划在明年开学。

从十九单元03街坊,到15平方公里前海核心区的其他区域,前海的开发大方针中放出的每一段豪言,都在变成现实。未来中国的城市规划教科书中,应该有前海的这一章。


如果说从2012年到2019年,前海的最大亮点是以政策创新为代表“软件”,那么从2019年开始,前海的“硬件”也开始逐步成熟了。

这些“硬件”包括了成功实现的世界级区域规划,以豪宅、国际学校为代表的居住条件,以及道路、桥梁、地铁、法院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

“硬件”的完善,是区域成熟的重要象征,同时也是吸引杰出人才进驻前海的有利保障。同时也足以证明,独一无二的政策优势,远远不是前海的全部。

举世公认的大湾区中心城区,才是前海的真正使命。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