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塌楼追踪:躲不开的暗河和地铁,炒不起的“塌区房”

南方周末 2019-08-30 08:34 阅读 3000+

“跨暗渠建房存在较多隐患,水流长期侵蚀会导致房屋桩基受损不稳。通常只有在土地资源极其紧张的地方才会采取这种方案。”

事故发生后,不少地产中介炒作“塌区房”概念,不过,南方周末记者检索发现,部分二手房平台已下线该小区二手房房源,另有部分平台屏蔽了打着“待拆迁”标题的房源。

<a href=深圳塌楼追踪:躲不开的暗河和地铁,炒不起的“塌区房”" inline="0">

塌楼现场。 (视觉中国/图)

一幢6层楼房从中间塌陷断为东西两截,相向倾斜呈“人”字形。

8月28日11时20分许,深圳市罗湖区船步路和平新居单身公寓楼发生沉降倾斜。“像爆破一样,持续了几十秒轰隆隆的声音,一大团沙尘蹿窜上了天。”一名现场目击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当日晚间,罗湖区通报称,专家组初步认为建筑下方的暗渠造成桩周水土流失和桩身腐蚀,造成桩基础发生脆性破坏,导致楼体局部倾斜下沉。

所幸无人伤亡,善后处置仍在进行,据最新官方通报,目前正对塌楼进行拆除,预计29日晚拆除完毕,同时对周边建筑进行安全监测,未发现异常。

两声巨响

这场突如其来的塌楼事故,在约两个小时前就出现征兆。

早上约九点半,租住在和平新居2栋的张平在两声连续的巨响中醒来,“跟打桩机的声音差不多,但震动得更明显一些。”张平并没有感到奇怪,以为是附近的工地施工。

一个多小时后,一阵更猛烈的巨响传来,巨响过后,是人们惊恐的尖叫和小孩的哭声。一名目击者称:“房子在巨响过了一分钟后才开始垮塌。”

社区工作人员捕捉到了危机信号。在头两声巨响后,工作人员已经开始挨家挨户疏散居民。该公寓的业主方深圳市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物业”)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涉事公寓是公司自持的员工周转房,几个月前已经全部清空,准备翻新改造成长租公寓,事发时楼内没有居民。

发生垮塌后,社区扩大了疏散范围。“前来敲门的社区人员让我赶快下楼逃命。”张平回忆,他所居住的地方距离事发现场大约五百米。

中午,民警已将整条船步街封锁,禁止居民回家拿取物品。及至29日早上,南方周末记者在现场看到,警戒区域已经缩小至船步街西侧,街东侧的商铺大多正常营业,居民登记后可以回家拿取物品。

南方周末记者28日晚间从南湖街道应急避难点了解到,区政府当晚已将近千位居民安置在附近酒店。深圳市应急管理局表示,倒塌房屋将被拆除,将对周边房屋进行危房鉴定。该局早前向北京青年报表示,楼房塌陷可能与附近正在建设的春风隧道有关。不过,应急管理局回应南方周末记者,目前专家组初步判断事故原因是暗渠侵蚀导致桩基础受损,但还有待最终结论。

地下的暗渠和隧道

和平新居的老居民大多知道沿船步路一侧的房屋是盖在暗渠上的。

垮塌的单身公寓紧邻深圳河支流布吉河。记者在布吉河西岸看到,东侧的和平新居楼房下方有一道水闸,整排房屋均是跨暗渠而建。

“跨暗渠建房存在较多隐患,水流长期侵蚀会导致房屋桩基受损不稳。”一位结构工程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通常只有在土地资源极其紧张的地方才会采取这种方案。”

深圳塌楼追踪:躲不开的暗河和地铁,炒不起的“塌区房”

沿河而建的和平新居,其地下为暗渠。 (南方周末记者 李玉楼/图)

和平新居位于深圳关内的中心地带,紧邻香港,布吉河对岸是繁华的商业中心。“这个小区是1990年前后建的,征的是渔民村的地,寸土寸金,所以修得比较密,暗渠上也盖了房子。”一位小区老居民回忆,当年和平新居的部分房屋以商品房的形式出售。

该小区由是深圳市属国企深物业开发建设,后者正是“三天一层楼”深圳速度的创造者。小区内与垮塌房屋相邻的楼体,曾在2016年出现过沉降和裂缝的情况,当地居民将其归因于当时正在建设的深圳地铁9号线。

罗湖区政府官方网站显示,2016年11月15日,负责地铁建设的中建五局负责人与和平新居管理处负责人,因修建地铁9号线梅林线造成和平新居楼体出现的裂缝及地面轻微下陷等安全隐患进行维修方案的商讨,针对实际问题让专业人士做了评估。中建五局负责人表示,会实事求是找准问题本质做对应的专业修缮方案。

小区附近的深圳市地铁安全保护区警示公告牌显示,地铁轨道线正好穿过涉事楼房。上述结构工程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地铁隧道产生的震动的确会对建筑物基础产生影响,但很难说是某一个原因造成了房屋垮塌。”

深圳塌楼追踪:躲不开的暗河和地铁,炒不起的“塌区房”

地铁公告牌。 (南方周末记者 李玉楼/图)

深圳地铁回应南方周末记者称,目前地铁运营未受到影响,暂未收到地铁工程受损的报告。中建五局此前回应新京报记者称,该线是2014年修建,2016年开始运营的,其期间没有出现漏水、漏沙等异常情况。

对于2016年事故,除了中建五局,近在咫尺的春风隧道施工方亦闻讯赶来,该隧道项目部与涉事小区仅有一河之隔。

春风隧道工程是深圳市“东进战略”重大交通项目之一,记者通过地图比对发现,该隧道线路也与事发小区存在重合部分。

过往报道显示,2016年隧道动工时,隧道经过的另一个老旧小区的业主就曾发出一封诉求书。他们认为自家小区建筑标准偏低,春风隧道工程刚好从小区下方经过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因而希望改变施工方案。但南方周末记者未发现后续的公开报道。

一篇刊发于2019年7月的论文《深圳春风隧道主要施工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指出,春风隧道建设环境非常复杂,繁华城区大量穿越建(构)筑物的社会环境风险巨大,沉降控制是主要的工程问题。

2018年11月,深圳市安委办主任姚亮调研春风隧道时指出,春风隧道周边建设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非常高,各单位都想了办法、下了功夫,但是在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方面仍存在不足。施工安全风险随着施工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单位要建立定期开展风险辨识分析,人人参与风险辨识的机制。

忐忑的房东,焦灼的租客

29日一早,王蕾就赶到事发地查看房屋状况,她2018年才买下和平新居隔壁的这套二手房,目前还在装修。

“昨天下午就有朋友打电话祝贺我喜当拆迁户,但我觉得房子还是不塌的好,塌了之后会怎么样还说不定呢。”王蕾说。

深圳塌楼追踪:躲不开的暗河和地铁,炒不起的“塌区房”

29日上午,船步街封锁区域开始缩小。 (南方周末记者 李玉楼/图)

事故发生后,不少地产中介炒作“塌区房”概念,声称该小区房屋有望拆迁,致使小区二手房价格走高。不过亦有律师提醒称,倾倒的楼房等同于灭失,不可再行交易,周边楼宇也需要根据房屋鉴定结果确定是否可以买卖。

29日上午,南方周末记者检索发现,部分二手房平台已下线该小区二手房房源,另有部分平台屏蔽了打着“待拆迁”标题的房源。

房东大多处于“不知祸福”的忐忑中,而租客大多陷入焦灼。和平新居是该片区比较廉价的租房小区,不少租客担忧,如果目前疏散的一千余人均要搬走,可能将大幅推升该片区的房租。

28日晚十点,南方周末记者在避难点罗湖小学门口遇见一名刚下班的租客,他刚从房东处得知小区无法入住,建议他去避难点过夜。这名租客表示,和平新居里面存在一些群租房,租金低廉,但交通便利,租住着很多在附近上班的年轻白领。

“如果这一片最后都鉴定成危房,势必拆迁旧改,我们就会失去第二个白石洲。”他一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一边将群租房的合同递给社区工作人员寻求安置。白石洲曾是深圳最大的城中村,2019年启动旧改。据测算,约15万名租客面临搬迁。

是夜,船步街头的应急避难点灯火通明,工作人员将陆续前来登记的居民送至酒店,亦有部分居民登记后不愿离去,逗留在路口眺望着警戒线那头的家,卜算着未来的生活。

南方周末记者 李玉楼 南方周末实习生 张洊维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